腎虛的症狀表現與治療方法

  在中年人士中腎虛是一種十分常見的腎病科疾病,而隨著時代的發展,很多年輕人也逐漸出現了腎虛的情況,所以我們需要多以瞭解。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有關於主要的腎虛的症狀表現,希望能幫到你。

  症狀表現

  1、畏寒肢冷

  “畏寒”指有怕冷而且怕風吹的感覺。“肢冷”指四肢手足冰冷,甚至冷至肘、膝關節的症狀。“畏寒肢冷”往往伴隨腰膝痠痛、神疲倦臥、少氣懶言、口淡不渴等腎虛病症。這是常見的腎虛的症狀。

  2、頭暈無力失眠多夢

  腎作為人體重要的臟器之一滋養和溫煦著其他臟腑,若其他器官久病不愈,就容易傷及腎臟。許多慢性病如慢性肝炎、冠心病、支氣管哮喘、高血壓等病人,往往伴隨有腎虛的症狀。

  3、哮喘

  腎臟有“納氣”的功能。因腎虛不能納氣,就會引起喘息氣短,呼多吸少,使你感到難以暢快呼吸。厲害的情況下,伴隨氣喘還可能出現喘氣加重、冷汗直冒等腎虛的症狀。

  4、腰痛

  腰痛根本在於腎虛,可分為內傷和勞損,也是常見的腎虛的症狀。內傷腎虛一般指先天不足、久病體虛或疲勞過度所致。輕者難以彎腰或直立,重者出現足跟疼痛、腰部乏力等症;勞損指體力負擔過重,或長期從事同一固定姿勢的工作***使用電腦、開車等***,久之會損傷腎氣,導致腎精不足。

  治療方法

  1.腎陽虛衰:由於素體虛弱,疲勞過度或年老體弱、精氣不足,導致腎陽虛衰。

  主症:腎陽不足,則陽氣不能外達,見面色蒼白,形寒肢冷。腰為腎之府,腎又主骨,故腎陽不足可致腰脊冷痛,腎主二陰,職司開合,腎陽虛膀胱失司則尿頻或少尿浮腫;後陰失司則便溏。腎陽不足,則性機能減退。舌質龐丹或有齒痕,脈沉弱。

  治則:溫腎助陽。

  方藥:熟地、甘草、附子、肉桂、茱萸、杜仲、山藥、熟地、枸杞。

  2.腎氣不足:多有腎陽素虧,勞損過度,或陰久病失陽、腎氣虧耗,失其封藏固攝之權。

  主症:膀胱為腎所司,腎氣虛則固攝失健,膀胱之氣不固則尿液失其約束,故尿頻數,甚至尿失禁。腎氣虛則精關不固,故見滑精早洩。腰為腎之府,腎主骨,腎虛則骨失所主,故腰脊痠軟。腎開竅於耳,腎氣虛則不能上充於耳,故聽力減退。面色淡白,舌淡苔薄白,脈細弱,是陽氣不足之徵象。

  治則:固攝腎氣。

  方藥:人蔘、茯苓、龜板、龍骨、遠志、桑螵蛸、菖蒲、當歸。

  主要的引起原因

  A、先天不足:腎為先天之本,藏有先天之精,父母精血不足,多是導致子女腎虛的原因:

  B、情志失調:情志活動***精神狀態***必須以內臟精氣化為物質基礎,所以中國醫學很重視“七情”***喜、怒、憂、思、悲、恐、驚***調和,七情失調、喜怒無常、情志過激、悲傷過度等是造成腎虛的原因之一;

  C、房勞過度:房事不節,房勞過度則耗傷腎精,腎精流失過多,元陽因之虧損而導致腎虛;

  D、久病傷腎:久病不愈,失於調養,損耗精氣而導致腎虛的原因,中醫有“久病及腎”之說;

  E、年老體衰:男女自幼年開始腎逐年充盛,至壯年則達極盛,而到了老年則因腎氣衰退呈現衰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