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崎病的發作有什麼預兆

  近幾年川崎病的患者是越來越多,原因是許多家長們對川崎病還不怎麼了解,導致會顯得束手無策,耽誤了治療川崎病的最佳時機,使得病情是越來越嚴重,那麼我們一起來了解川崎病的預兆吧。

  川崎病的預兆

  1.突然發熱,呈弛張熱或持續性發熱,持續5~11天或更久***2周至1個月***,平均體溫常達39℃以上,抗生素治療無效。常見雙側結膜充血,口脣潮紅,有皸裂或出血,見楊梅樣舌。發熱約1~4日後,軀幹尤其會陰部出現多形性紅色斑疹,亦可呈蕁麻疹樣皮疹,有瘙癢感,但無水皰或結痂。1周後,指甲或趾甲近端蒼白,手中呈硬性水腫,手掌和足底早期出現潮紅,面板常繃緊較硬,壓之無凹陷。10天后,甲床面板交界處出現特徵性趾端大片狀脫皮。約2個月後指甲和趾甲常出現橫溝。病程中往往伴有急性非化膿性一過性頸淋巴結腫脹,以前頸部最為顯著,直徑約1.5cm以上,大多在單側出出現,稍有壓痛,於發熱後3天內發生,數日後自愈。

  2.約在發熱後第10日,當皮疹、發熱和其他急性期症狀開始消退時,往往出現心臟損害,發生急性心肌炎、心包炎、心內膜炎、心律失常等症狀。患者面色蒼白、發紺、乏力、胸悶、心前區痛,聽診時可聞收縮期雜音、心動過速、奔馬律、心音低鈍。經臨床、心電圖、超聲心動圖和放射線檢查約50%病例發現心臟損害。作超聲心動圖和冠狀動脈造影,可查見多數患者有冠狀動脈瘤、心包積液、左室擴大及二尖瓣關閉不全。X線胸片可見心影擴大。冠狀動脈瘤直徑小於8mm者可以退縮;大於8mm者不能退縮,容易發生冠狀狹窄或閉塞,而引起心肌梗塞。

  川崎病的生活預防

  要加強消化道管理,多食用高營養、易消化的食物,主張以高熱量、高蛋白、高維生素的流質或半流質飲食為主,如雞蛋糕、果汁飲料、豆漿等。避免食用生、硬、過熱、辛辣的刺激性食物。急性發作期以少量流食、多餐為主,必要時補充營養物質如脂肪乳、氨基酸,保證有足夠營養進入,提高自身的抗病能力,促進疾病早日康復。

  一般來說,川崎病日後不會復發,但由於心臟受到影響的後遺症要在多年以後才會出現,所以有必要定期進行心臟檢查。該病病因尚未明確,相關研究表明該病在急性期存在明顯的免疫失調,在發病機理上起重要作用。主要症狀常見持續性發熱,如果單獨使用抗生素是沒有效果的。同其它疾病引起的發燒一樣,要多給寶寶喝一些水,最好是果汁。

  川崎病恢復期兒童在接種活的或其他疫苗後的安全性問題。一些自身免疫性疾病包括系統性血管炎,在應用活的或死的疫苗後病情可能會突然惡化,因此川崎病後全部預防接種推遲至少3個月,一般建議6月以後。

  川崎病的治癒率

  川崎病是一個導致全身體中,小型動脈壁血管炎症的疾病,包括心臟的冠狀動脈。也影響全身的淋巴結,面板,內口,鼻和咽喉粘膜。川崎病的症狀也包括:高燒,面板脫皮。但是川崎氏症通常是可以治癒的,大多數患川崎病孩子都會疾痊癒而沒有遺留下嚴重的問題。

  川崎病要儘早治療,治療目標是降低發燒和炎症,防止心臟受損。減少併發症的風險。川崎病的平均持續12天,15%至25%未經治療的兒童,可能會發生冠狀動脈瘤的後遺症需要兒科心臟病專家治療***可能導致缺血性心臟疾病或猝死***。川崎病的複發率大約是3%左右。***在日本川崎病的複發率≈3%。15%至25%未經治療的兒童,可能會發生冠狀動脈瘤的後遺症並可能導致缺血性心臟疾病或猝死。川崎病在日本病死率為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