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系列四季養生之夏季養生

  夏季養生要注意,晚睡早起,避開烈日熾熱,每日溫水洗澡,睡眠時不宜扇類送風,不宜夜晚露宿。那麼有哪些呢?小編帶您去看看吧!希望對您有幫助哦!

  原則

  1、儘量穿淺色衣服

  深色衣服會吸收陽光,使人體溫升高燥熱;同時蚊子有趨暗的習性,深色容易吸引蚊子,特別是黑色。

  2、晚睡早起加午休

  大家要根據節氣變化,相對於冬春季節,可晚些入睡,早點起床,以順應自然界陽盛陰虛的變化。但應增加午睡,尤其是老年人多有睡眠不實的特點,更需要午睡。中午沒午睡習慣的人,可聽聽音樂或閉目養神,最好不要加班工作。一般來說,午休半個小時到一個小時為宜,時間不宜過長,睡醒後不要急於起來,再躺上10分鐘起床為宜。

  3、注意幹稀搭配

  健康的飲食每餐要有幹有稀,易於消化。可採取肉絲、碎肉、燴肉末羹、肉丸子等製法,或與一些富有營養的食物共同燉煮、燴炒,如豬脊骨燉海帶、菠菜燴豬肝、萵筍炒肉片、紫菜蛋湯等。總吃乾巴巴的食物對人體腸胃不利,根據具體情況採用幹稀搭配,不僅能增加飽腹感,還有助於人體消化吸收。要記住“飯前喝湯,苗條健康”。

  4、補充足量的蛋白質

  在炎熱環境下,人體的組織蛋白的分解會增加,所以不需要適量增加補充蛋白質來進行平衡,此外,還要注意賴氨酸的補充。

  5、小心脾胃受損

  從養生方式來說,在夏季養護脾胃,最好能多進稀食,吃粥喝湯,既能生津止渴、清涼解暑,又能補養身體。此外,新鮮蔬菜水果能補充足夠的維生素、水和無機鹽。在食物中,清熱利溼的食物有西瓜、苦瓜、桃、烏梅、草莓、西紅柿、黃瓜、綠豆等,這些都有一定消暑作用。而從冰箱裡取出來的食物,最好不要急著吃,應在常溫下放一會兒再吃,且一次不要吃得太多,特別是老年人、兒童及有慢性胃炎、消化不良的人更應少吃或不吃。

  6、補充水分和鹽類

  夏季炎熱,容易出汗,必需要補充水分和鹽類來平衡體內流失的水分和鹽類,否則會導致脫水現象的發生。在大量出汗或者運動後,可以通過喝鹽水來補充,而且要少量多次,避免人體蒸發。

  7、衣著隨氣候的變化

  在衣著方面,夏天必須視氣候的變化而變化:初夏氣候溫差較大,必須適時依人,即根據氣象臺所指示的“穿衣指數”和個人“穿衣指數”,防止受寒感冒。當然,進入初夏,會出現“陣雨陣熱”,就必須注意衣服的乾爽,不要因淋溼衣服而受寒化熱而傷溼。夏天的衣著要選擇透氣性好的棉織品。

  8、多吃五穀雜糧

  多吃五穀雜糧,補充膳食纖維。夏季可以通過食用例如綠豆、小米等五穀雜糧來補充人體的膳食纖維。

  9、堅持健身

  很多人存在這樣一個誤區:由於夏天出汗多就懶於運動了。其實夏季仍需堅持適量的運動,但不應在陽光下運動,要及時補充水分。飯後1小時再運動,且運動不宜太劇烈,可選擇散步、慢跑、游泳等運動。

  10、防過汗

  正值春夏交接之際,此時人體集體發散,容易出汗,而汗出過度則會影響夏季的氣血健康。因此,運動養生謹記遵循“懶散形骸,勿大汗,以養髒氣”的原則,可選擇踏青、慢跑、放風箏、八段錦等方式。汗為津液所化,只有春季注意陽氣的有序升發與津液固護,才能保持夏季的氣血充盛。

  11、靜養,切忌大喜大怒

  初夏養生應重視的一點就是“靜養”。天氣逐漸炎熱,人們易感到煩躁不安,此時養生要做到“戒怒戒躁”,切忌大喜大怒,要營造平靜的心境,力求“心靜自然涼”,保持精神安靜,情志開懷,心情舒暢,安閒自樂,笑口常開。還可多做“靜”一些的文體活動,如繪畫、釣魚、書法、下棋、種花等。

  12、重視冬病夏治

  所謂冬病夏治,即夏天人體和外界陽氣盛,用內服中藥配合鍼灸等外治方法來治療一些冬天易發的疾病。如用鮮芝麻花常搓易凍傷處,可預防冬季凍瘡;用藥膏貼在穴位上,可治療冬季哮喘和鼻炎。

  13、面板瘙癢有妙法

  夏季出遊,因日晒而導致面板瘙癢、幹疼時,可塗少量膚輕鬆等軟膏,不要用熱水燙洗,也不宜用鹼性大的肥皂清洗,以免刺激面板,加重症狀。

  14、做好清潔衛生

  天氣熱起來,細菌繁殖增速,剩菜殘羹腐敗加劇,做好飲食衛生非常重要。專家提醒,夏季人們出汗增多,枕頭枕芯容易滋生細菌和微生物,但常被忽視,需定時清洗,並進行暴晒消毒。夏季還應特別注意生熟食分開存放、餐飲具清潔和消毒等工作。勤洗手這一好習慣應該堅持,對寶寶來說更為必要,以防發生手足口病。

  生活系列之夏季養生湯

  1.參草燉鱔魚

  原料:黨蔘3克、蟲草2根、黃鱔200克、姜2片、黃酒6克、雞汁、精鹽、雞清湯等各適 量。

  製法:黃鱔切段,汆水洗淨血水及黏液,入盅內。藥才洗淨後與姜、黃酒、雞清湯注 入盅內,食用玻璃紙包住,橡皮筋封口。入蒸箱燉1.5小時後,加適量雞汁、精鹽調味即成。

  功效點評:黃鱔性溫味甘,含有豐富維生素及多種微量元素,尤其是鈣和鐵的含量為 常見淡水魚之首,具有補氣養血、祛風通絡、滋養肝腎的功效,並能調節血糖。黨蔘性味甘平 ,功善益肺氣,補中氣、養血、生津。蟲草味甘性平,有益腎壯陽、補肺平喘、止血化痰之功 效。諸味與黃酒配製食用,共增益氣健脾、潤肺化痰、補益肝腎之功效。

  適宜人群 凡腎虛腰膝痠軟、目糊,病後或產後氣血虧虛,咳嗽氣短、咯血、脾虛便 溏、臟器下垂、面色萎黃,以及生長髮育之孩童皆可食用。

  2.楓鬥苦瓜鮮蚌湯

  原料:蚌肉200克,楓鬥5克,苦瓜50克,姜2片,黃酒6克,清湯、精鹽等各適量。

  製法:蚌肉切片,汆水洗淨血水,入盅內。苦瓜去囊,切片與洗淨後藥材、姜、黃酒 、清湯注入盅內,食用玻璃紙包住,橡皮筋封口。入蒸箱燉2小時後,加適量精鹽調味即成。

  功效點評:蚌肉味甘、鹹,性寒,含有蛋白質、核酸、鋅、鈣等營養素,具有滋陰清 熱、平肝明目、豐澤肌膚、軟堅散結之功。楓鬥性平味甘,有益氣養陰、養胃生津之功效。能 補五臟虛勞,提高人體免疫力,抑制腫瘤,改善糖尿病症狀等。苦瓜味苦性寒,含有大量維生 素C,具有清熱解毒、消暑防暑、清心明目、降血壓、降血糖之功效。三味相伍,更添益氣養陰 、生津潤燥、清熱解毒、消暑防暑、養顏明目、提高免疫力、抗癌抑癌、降壓降糖之功效。更多養生資訊盡在懶人幫!

  適宜人群 諸凡口燥咽乾,大便乾結,兩目乾澀,面板乾燥無光澤,食慾不振,易疲 勞,易中暑之人,腫瘤患者,放化療後陰虛津虧之患者以及高血糖、高血壓之人均可食用。

  3.黑豆陳皮鯉魚湯

  原料:黑豆20克,陳皮3克,鯉魚150克,姜2片,黃酒3克,高湯、精鹽、白胡椒粒等 各適量。

  製法:鯉魚切塊油炸透,放盅內。黑豆泡軟洗淨後,與洗淨的陳皮、姜、黃酒、高湯 注入盅內,食用玻璃紙包住,橡皮筋封口。入蒸箱燉1小時後,加適量雞汁、精鹽調味即成。

  功效點評:鯉魚性平味甘,具有健脾補虛、利尿消腫、清熱解毒、通經下乳之功效。 黑豆性溫味甘,含有豐富蛋白質和維生素等,功善補益肝腎、除溼利水、養血明目。陳皮性溫 ,味辛、苦,具有理氣健脾、燥溼化痰的作用。合而用之,有利水消腫、健脾化痰、安胎通乳 之功效。

  適宜人群 各種水腫、少尿、腹脹者,痰溼咳嗽,肌膚不澤之人皆可食之,尤適於妊 娠水腫以及產後乳汁不通者。

  4.百合薏米燉綠豆

  原料:百合100克,薏米50克,綠豆50克,冰糖適量。

  製法:原料洗淨後與冰糖入盅內。加適量白開水注入盅內,食用玻璃紙包住,橡皮筋 封口。入蒸箱燉1小時後,即成。

  功效點評:百合性微寒味甘,具有養陰清肺、潤燥止咳、清心安神的功效。薏米性微 寒味甘、淡,有健脾利水、清熱排膿、舒筋除痺、美容養顏、防癌抗癌的功效。綠豆性寒味甘 ,富含B話維生素,具有清熱解毒、消暑利尿、除煩止渴之功效。諸味調製,共湊養陰潤肺、消 暑上渴、利水安神之功效。

  適宜人群 凡夏季中暑煩渴尿赤者,肺虛久咳,或燥熱咳嗽,或胸痛、咳吐膿痰者, 泌尿系感染患者,虛煩不眠者,面生痤瘡、暗瘡者,腫瘤病人之防治等皆可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