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養生之道小竅門

  天地萬物都有個“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的運動和變化的規律。人們想健康長壽就應該很自然地“應天順時”,遵循這個規律。那夏季養生小竅門有什麼呢?小編帶您去看看吧!希望對您有幫助哦!

  夏季養生小竅門:

  夏季養生竅門四原則

  一是健脾除溼。溼邪是夏天的一大邪氣,加上夏日脾胃功能低下,人們經常感覺胃口不好,容易腹瀉,出現舌苔白膩等症狀,所以應常服健脾利溼之物。一般多選擇健脾芳香化溼及淡滲利溼之品,如藿香、蓮子、佩蘭等。

  二是清熱消暑。夏日氣溫高,暑熱邪盛,人體心火較旺,因此常用些具有清熱解毒清心火作用的藥物,如菊花、薄荷、金銀花、連翹、荷葉等來祛暑。

  三是補養肺腎。中醫認為,按五行規律,夏天心火旺而肺金、腎水虛衰,要注意補養肺腎之陰。可選用枸杞子、生地、百合、桑葚以及酸收肺氣藥,如五味子等,可防出汗太過,耗傷津氣。

  四是冬病夏治。所謂冬病夏治,即夏天人體和外界陽氣盛,用內服中藥配合鍼灸等外治方法來治療一些冬天好發的疾病。如用鮮芝麻花常搓易凍傷處,可預防冬季凍瘡;用藥膏貼在穴位上,可治療冬季哮喘和鼻炎。

  夏季養生竅門之心理篇

  心理調節法

  古代沒有空調裝置,因此到了夏天,酷熱難當時,心情就特別煩躁;現代人到了夏天,雖有條件使用空調,但在驕陽似火的日子裡,也容易心神不安。更何況,空調並非萬能用品,只有學會自我調節才是上策。

  那麼應怎樣進行自我調節呢?《內經》說得好,應“夜臥早起***稍晚一點睡覺,是為了順應自然陰氣的不足;早些起床,是為了順應陽氣的充盛。睡眠不足可適當午睡***,無厭於日,使志無怒***切勿因厭惡長日而心情煩躁,濫發脾氣***,使華英成秀,使氣得洩***要精神飽滿,成就夏季應有的秀美,並充分宣洩***,若所愛在外***就像你面對所愛的物件,情志應充分外露而不需內藏***此夏氣之應,養長之道也***這才是適應夏天的氣候,保護長養之氣的方法***”。妙就妙在:通篇講的是“氣”。夏季養生的關鍵是使人“無怒”,“氣旺”可充分地、正常地“宣洩”,但不能“亂”。心情煩躁就是“亂”,就是“逆”,就會使“神志”受傷,如秋天生瘧疾即由此而來。

  現代人的生活條件大大改善了。到了夏天,一方面可在客觀上利用飲食起居的調攝而保健***這在雜誌上已有許多宣傳***,另一方面則不可忽視主觀上的調息靜心。到了夏天,不妨有意作一些可以使人心曠神怡的活動:適當地晨練,適當地娛樂,適當地避暑休養,適當地男歡女愛……總之,入夏之時,養“心”為上,養“心”為先。謹記馬克思所說:“一份愉快的心情勝過十劑良藥”。

  護心食物

  夏天養心安神之品有茯苓、麥冬、小棗、蓮子、百合、竹葉、柏子仁等,這些都能起到養心安神的作用。在飲食方面,應多吃小米、玉米、豆類、魚類、洋蔥、土豆、冬瓜、苦瓜、芹菜、蘆筍、南瓜、香蕉、蘋果等,少吃動物內臟、雞蛋黃、肥肉、魚子、蝦等,少吃過鹹的食物,如鹹魚、鹹菜等。

  以下四種夏日常見護心瓜果大家可以多多食用。

  西瓜:除煩止渴、清熱解暑。適用於熱盛傷津、暑熱煩渴、小便不利、喉痺、口瘡等症。

  黃瓜:皮綠汁多脆嫩鮮美,含水量約為97%,是生津解渴的佳品。鮮黃瓜有清熱解毒的功效,對除溼、滑腸、鎮痛也有明顯效果,夏季便祕者宜多吃。

  桃:生津、潤腸、活血、消積。適用於煩渴、血淤、大便不暢,小便不利,脹滿等症。每日午、晚飯後食用兩個。

  苦瓜:苦瓜味甘苦性寒,老瓜逐漸變黃紅色,味甘性平。它能除熱邪、解勞乏、清心明目,工作勞累的人可以多吃些。

  養心運動

  夏季運動量不宜過大、過於劇烈,應以運動後少許出汗為宜,以免運動量過大、出汗過多損傷心陰。對於夏季依然堅持鍛鍊身體的人可以選擇練太極拳、太極拳動靜相兼,剛柔相濟,開合適度,起伏有致,身端形正不偏倚,正氣存於內而風邪不可侵,與自然的陰陽消長相吻合,可謂夏季最佳的養心運動之一。

  不少人認為太極拳套路繁複,較難學。其實套路只代表形,光是簡單的站樁動作就頗有講究,兩眼輕合,雙腳自然站立,身端形正,雙膝微曲,心靜神寧,上虛下實,腳下生根。初學者可以從站樁開始,再逐步學習簡單的招式,重要的是配合呼吸。慢、深、長、勻的呼吸,不但能消除煩慮,還能對心臟的微細血管和經絡起到養護作用。

  夏季養生竅門之飲食篇

  飲食注意收發,對應節氣而食用。平時挑食需要注意。飲食對於養生來說,就是順應天時地利人和。

  比如蔬菜瓜果存在著南北差異,吃異地的瓜果容易引起身體不適。

  養生更偏向於中醫,但是百度的詞條更教條一些,誤讓人理解為必須這麼做才能養生。最大的變數在於自己的身體因素決定了,什麼時候 吃哪產的 什麼食物。而不是像西醫打這針就能怎樣。如同吃菜一樣。大家這段時期狂熱的追求養生,視為心動。容易受損。

  以下這些是一些小項,根據個人的需要自行選擇。

  1、多吃瓜類:夏季氣溫高,人體丟失的水分多,須及時補充。蔬菜中的水分,是經過多層生物膜過濾的天然、潔淨、營養且具有生物活性的水。瓜類蔬菜含水量都在90%以上。所有瓜類蔬菜都具有降低血壓、保護血管的作用。

  2、多吃涼性蔬菜:吃些涼性蔬菜,有利於生津止渴,除煩解暑,清熱瀉火,排毒通便。瓜類蔬菜除南瓜屬溫性外,其餘如苦瓜、絲瓜、黃瓜、菜瓜、西瓜、甜瓜都屬於涼性

  蔬菜。番茄、芹菜、生菜等都屬於涼性蔬菜。

  3、多吃“殺菌”蔬菜:夏季是人類疾病尤其是腸道傳染病多發季節。多吃些“殺菌”蔬菜,可預防疾病。這類蔬菜包括:大蒜、洋蔥、韭菜、大蔥等。這些蔥蒜類蔬菜中,含有豐富的植物廣譜殺菌素,對各種球菌、桿菌、真菌、病毒有殺滅和抑制作用。其中,作用最突出的是大蒜,最好生食。

  夏日的膳食調養,應以低脂、低鹽、多維生素且清淡為主。人們出汗多,食慾不好,可用各種營養保健粥來開胃,並調理身體。如早、晚進餐時食粥,午餐時喝湯,這樣既能生津止渴、清涼解暑,又能補養身體。在煮粥時加些荷葉***稱荷葉粥***,味道清香,粥中略有苦味,可醒脾開胃,有消解暑熱、養胃清腸、生津止渴的作用。在煮粥時加些綠豆或單用綠豆煮湯,有消暑止渴、清熱解毒、生津利尿等作用。幹扁豆浸透與大米同煮成粥,能清暑化溼、健脾止瀉。此外,紅小豆粥、薄荷粥、銀耳粥、葛根粥、苦瓜粥都是夏季的好食品。

  同時,還要注意補充一些營養物質。

  1、補充充足維生素,如多吃些如西紅柿、青椒、冬瓜、西瓜、楊梅、甜瓜、桃、梨等新鮮果蔬;

  2、補充水和無機鹽,特別是要注意鉀的補充,豆類或豆製品、水果、蔬菜等都是鉀的很好來源。多吃些清熱利溼的食物,如西瓜、苦瓜、桃、烏梅、草莓、西紅柿、黃瓜等都有較好的消暑作用;

  3、適量地補充蛋白質,如魚、瘦肉、蛋、奶和豆類等都是最佳的優質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