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心理健康的表現及注意事項

  對於幼兒的心理健康,如果沒有多多注意小孩的心理問題長大後的性格可能就會扭曲,這是父母們都非常擔心的問題所在,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有關於小孩心理健康的表現,希望能幫到你。

  小孩心理健康的表現

  1.情緒基本上是愉快、穩定的。 不經常發怒,不無故摔打玩具與其他什物;生活起居正常,能按時入睡,睡眠安穩,少夢魘,無吮吸手指或咬物入睡的習慣;基本上能聽從成人的合理囑咐,不過分的挑食、揀穿,不經常無理取鬧。

  2.求知慾較強。 喜歡提問題並積極尋求解答;學習時或完成任何力所能及的任務時,注意力集中,記憶力正常;愛說話,語言表達能力同年齡相符,無口吃情況;生活中對力所能及的事,樂於自己做,不過分依賴別人的幫助,能比較認真地完成別人委託的事。

  3.能合群。 愛與小同伴交往,對人有同情心和友好行為,不隨便打人罵人,不妒忌同伴;在集體中能愉快地生活,在成人指導下,願意為集體和所能及的好事。

  4.誠實而不說謊。 很少說不符合現實的話;不私自拿別人的東西或損壞別要的東西;做錯事不隱瞞,肯承認錯誤。

  5.有自尊心和一定的自信心。 對稱讚感到高興,對批評、指責感到羞愧,希望做受人歡迎的事,不願做遭人責罵的事;不過分的畏難、膽怯等。

  培養小孩心理健康的注意事項

  1、不要太親近孩子。應該鼓勵孩子同同齡人一起生活、學習、玩耍,這樣才能學會與人相處的方法。

  2、不要過分誇獎孩子。孩子做事取得了成績,略表讚許即可,過分誇讚會使孩子沾染沽名釣譽的不良心理。

  3、不要過分關心孩子。這樣做容易使孩子過度地以自我為中心,認為人人都應該尊重他,結果成為自高自大的人。

  4、不要賄賂孩子。要讓孩子從小知道權利與義務的關係,不盡義務不能享受權利。

  5、不要對孩子太嚴厲、苛求甚至打罵。這樣會使孩子養成自卑、膽怯、逃避等不健康心理,或導致反抗、殘暴、說謊離家出走等異常行為。

  6、不要欺騙和無謂的恐嚇孩子。嚇唬孩子會喪失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權威性。

  7、不要對孩子喜怒無常。這樣會使孩子敏感多疑、情緒不穩、膽小畏縮。

  8、要幫助孩子去分析他所處的環境。幫助孩子解決困難,而不是代替他們解決困難。應教會孩子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方法。

  小孩心理的變化

  1、忌無注意力。平日裡就應該要讓孩子去選擇他自己感興趣的遊戲或者是一些運動來培養他的注意力,這樣還能夠培養孩子們專心完成工作方面的能力。

  2、忌缺乏毅力。在平日裡就應該訓練孩子持之以恆方面的毅力,要讓孩子形成做什麼事情都有始有終的好習慣。

  3、忌缺乏適應能力。在平日裡要訓練孩子適應不同環境的能力,因為這樣一來的話對孩子的發展是非常有幫助的。

  4、忌缺乏自控能力。在平日裡要訓練孩子控制情緒的能力,其中還包括控制孩子他自己的一些不合理要求和願望的能力。

  5、忌憂鬱沉默。在平日裡要注重培養孩子樂觀和幽默等性格,千萬不要讓孩子鬱郁沉默。

  6、忌過於依賴。在平日裡不要孩子一遇到什麼困難就急著幫他解決,而是應該讓他學會面對一些困難,學會去克服他,讓他從困難中進行磨練。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