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心理健康的大忌

  最近這些年,兒童的心理健康已經得到了越來越多的家長的重視。可是,兒童心理與精神健康的整體水平卻在逐年惡化。那是為什麼呢? 下面由小編為大家介紹,希望能幫到你。

  

  第一、忌嬌慣溺愛

  開口不離“好”,出門不離抬,吃飯任其要,穿衣任其挑,就會養成兒童任性的性格。父母“愛子—溺子—誤子”,這往往是現實生活中一些青少年步入歧途的三部曲

  第二、忌袒護縱容

  在日常生活中,孩子當眾做錯了事,家長明知不對,卻以種種理由加以庇護和掩蓋,其結果必然使孩子不能正確對待缺點和錯誤,有些家長圖一時安寧,不惜編造假話欺騙孩子,這樣耳濡目染,容易使孩子效仿父母,養成虛偽不誠實的品格。

  第四、忌諷刺

  對孩子諷刺挖苦,以為可以“激發”上進,結果適得其反

  第五、忌苛求

  父母對孩子“恨鐵不成鋼”,凡事都要盡善盡美,稍有不順便大加訓斥,使子女無所適從,思想感到壓抑和束縛,時間長了孩子有可能走向反面,我行我素。

  第六、忌放任

  對孩子不加引導和教育,放任自流,任其所為,不盡家長責任,後果難以預料

  第七、忌打罵體罰

  現實生活中,有些家長信奉“不打不成器”的信條,不能以理服人,而是打罵、體罰,結果這樣不但起不到教育的目的,反而損傷了孩子的自尊心,往往產生感情對立

  第八、忌注意力不集中

  要讓孩子自己選擇適宜的遊戲和運動,培養他們注意力集中,專心地完成一項工作的能力,訓練兒童持之以恆的毅力,做什麼事都要有始有終。而不要反覆要求孩子更換活動內容

  第九、忌缺乏適應能力

  要訓練兒童適應環境的能力,這樣對孩子的發展是很有益的

  第十、忌無控制力

  要訓練兒童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包括控制自己不合理的要求和願望

  關於親子溝通的態度和技巧

  許多父母都有這樣的體會:孩子愈大,便愈難與他們溝通,甚至不知應該怎樣去交談。其實孩子是成長的個體,其心理特點具有發展性、多變性、可塑性。當孩子逐漸長大,知識面、接觸面增大,他開始學會自己觀察、思考,對一些問題有自己的看法,有時覺得有些事情沒有必要跟父母說。許多父母抱怨孩子不理解自己,其實他們又何嘗理解孩子!父母缺乏對孩子的瞭解,相互間的溝通就顯得十分必要。

  說到親子溝通的態度,就又要老生常談“尊重與信任”、“民主與平等”和“理解與關心”了,許多家長都明白為什麼要尊重和信任孩子,但一旦涉及到具體的事情,就常常做出相反的行為。來我這裡諮詢的家長中就有對孩子什麼時間做什麼事情,上什麼興趣班、讀什麼書等,都嚴格地控制。究其實質,是他們頭腦中除了“要尊重和信任孩子”的信念外,還存在“我一定要控制孩子”的信念。這樣的信念,使得他們要求孩子必須服從,在與孩子衝突中會堅信自己是對的,一定要贏得“戰爭”。這樣,也就與尊重和信任孩子的信念背道而馳了。

  其實,尊重孩子就是給孩子選擇的機會,信任孩子就是給孩子成長的自由和空間。理解和關心,也意味著要包容孩子的錯誤,允許孩子犯錯。例如,在時間管理上,讓孩子慢慢學著自己規劃自己的時間,只有這樣,他才有可能成為時間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