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防幼兒手足口病的方法

  手足口病是由腸道病毒引起的感染疾病,一般高發於5歲以下的幼兒。在秋冬交替季節和春夏交替季節是疾病的小高發期。有哪些呢?如何有效的預防兒童手足口病?本文是小編整理的資料,僅供參考。

  

  幼兒園中

  1.監督每個小寶寶搞好個人衛生。老師們要監督每個小寶寶飯前便後去洗手,經常幫他們晒被子,提醒家長及時換洗床單被褥。

  2.保證寶寶的飲食安全。幼兒園的每一餐都要保證乾淨衛生,把好食物這道關,不要讓寶寶接觸到不乾淨或者是被汙染的食品。

  3.每天早上對剛來到幼兒園的小朋友進行檢查,看看他們的手上嘴巴里有沒有長類似米粒的皰疹,再摸摸小腦袋有沒有發熱***也可以用電子溫度計***,最後和媽媽聊一聊孩子在加家裡有沒有什麼反常狀況。

  4.經常對幼兒園內的玩具、餐具等進行消毒,還有門把手、餐桌邊緣等這些寶寶經常會接觸的地方。

  5.定期組織人員搞室內衛生,噴灑消毒水,尤其是廁所要重點作業。清理時要穿帶好防護服,以免在工作中不甚被細菌感染。

  6.一旦老師發現了疑似病例,要立即將該寶寶隔離,並迅速與家長聯絡,送往醫院,以免發生爆發性的感染,以免波及其他健康的小朋友。

  在家裡

  1.個人衛生同樣重要。勤剪指甲勤洗手是必須的,不要覺得家裡比外面乾淨很多就忽略這些細節,其實遙控器、垃圾桶、門把手等地方也有很多細菌和病毒在繁殖。

  2.家裡始終要保持良好的環境。廚房、衛生間這些家庭衛生重災區裡的內生死角要清理乾淨,床單墊被要勤晒勤洗,平時多開窗通風,呼吸呼吸新鮮空氣。

  3.要保證寶寶有充足的睡眠時間,不要讓寶寶過於疲勞,養成健康的作息習慣,這樣做能改善小朋友的體質,提高免疫力,對抵禦病毒入侵有一定的幫助。

  4.不要讓寶寶吃生的東西或者沒有燒開的水。

  5.關於維生素B族能否預防手足口病的問題,目前科學界尚沒有權威的定論,但適量補充對預防口腔內的炎症還是有好處的,具體怎麼服食建議先諮詢醫生再做決定。

  6.手足口病流行時期出門要給寶寶帶口罩。

  如何有效的預防兒童手足口病

  預防兒童手足口病方法一

  家長要督促孩子做好清潔,保持衛生的習慣;飯前便後自己的雙手要注意洗乾淨。病毒是可以通過餵飯、餵奶等方式傳染給孩子。家長給孩子換尿布、或者處理垃圾的時候要特別注意清潔衛生,並且要好好處理乾淨垃圾。保持孩子生長環境的通風清潔,儘量讓孩子少去擁擠的公共場所。

  預防兒童手足口病方法二

  多吃預防手足口病的食物,像類似牛初乳食物;能夠有效的提高免疫力。平時要多吃水果和蔬菜。不要喝自來水,不要吃生食物。在流行季節和地域儘量少去擁擠的公共場所,平常應該保持家庭的空氣流通,防止病菌的可乘之機,在太陽升起來之後至少要通風一個小時以上,儘量讓窗戶對流,這樣的效果是最好的。孩子喝奶的奶嘴要及時清洗,消滅病菌。家裡孩子能夠經常觸控的玩具也要進行消毒和清潔工作。

  預防兒童手足口病方法三

  孩子的衣服要及時更換清洗、衣服的面料需要柔軟和舒適。給寶寶及時剪指甲,手足口病主要傳播途徑是患者咽喉分泌物以及唾液中的病毒,可以通過病毒來進行空氣的傳播。被糞便汙染過的手、毛巾、牙刷、玩具、奶具等等都是可以通過傳播疾病;所以需要多注意清潔、衛生;最好將日常的孩子經常使用的生活用品,在太陽下進行暴晒對殺菌會有積極的預防效果。

  手足口病發病時的表現

  ***1***發病初期,主要症狀是發熱,體溫一般在38~39℃之間,伴有嘴角痛、咽喉痛、流口水、不愛吃東西等症狀,與上呼吸道感染很像。

  ***2***1~2天后,孩子的手上、腳上、臀部和口腔內頰部、舌、口脣內側等處可出現紅色斑點,斑點逐漸發展成為皰疹,皰疹破潰後形成潰瘍,疼痛異常,因此,患手足口病的孩子常因嘴痛而影響吃奶、吃飯、哭鬧不安。

  ***3***絕大多數患兒的皰疹在3~4天后,可自行消退,不留痂,也不脫屑而痊癒,無併發症者1周左右即可治癒,預後良好。

  ***4***極少數患兒出現呼吸系統、中樞神經系統損害,引起心肌炎、肺水腫、肺緩性麻痺、病毒性腦炎、病毒性腦脊髓膜炎等。個別重症患兒病情進展快,導致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