矮小症給兒童帶來的危害有哪些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過於富裕的物質條件讓孩子的身高出現了問題,而兒童矮小症也成為繼肥胖、早熟之後又一個危害兒童健康的大敵。下面由小編為大家介紹兒童矮小症的危害,希望能幫到你。

  兒童矮小症的危害

  1、內向及情緒不穩定

  因為身材矮小,90%以上的患兒有較為強烈的自卑心理,缺乏自尊,其情緒易受內外環境的影響而產生變化。

  2、交往不良及社會退縮

  學齡期患兒,由於矮小,怕遭同學譏笑而恥於與人交往,產生壓抑退縮而變得孤立、離群,同學之間關係較差,並時有違紀行為,注意力不集中,甚至影響學習。在集體生活和社交能力方面明顯落後於正常兒童,存在自我封閉現象。

  3、抑鬱

  矮小兒童由於自卑的心理不願與人交流,導致內心承受的壓力無法宣洩、意願無法表達,最後產生自閉,進而發展為抑鬱。抑鬱障礙可能導致孩子在青春期或成年焦慮發作或躁狂發作。

  4、智力發育落後

  矮小症還有一個不容忽視的危害,如果該矮小患者是因為體內甲狀腺功能地下所致,那麼,由於甲狀腺激素對大腦發育有重要作用,故3歲前發生甲狀腺功能低下可導致不可逆的智力發育落後。

  矮小症預防四大要點

  01、定期帶孩子做體格檢查,觀測身高增長速度

  目前臨床上用標準差法和身高百分位法來判斷身材矮小,即兒童身高低於同年齡、同性別、同地區、同民族正常兒童身高標準的第3百分位或兩個標準差,就可診斷為矮小症。

  專家建議,應定期帶孩子接受體格發育檢查。1歲內每3個月一次,1歲以後6個月隨訪一次,2歲後每年身高的長速大於5釐米的寶寶就可以排除矮小情況。骨齡則一年複查一次。如果每年增長小於7釐米或者3歲之後每年增長小於5釐米,應該考慮是否生長髮育遲緩,要找醫生諮詢原因。

  02、4歲是矮小的分水嶺

  4歲是發現孩子矮小的分水嶺,一旦發現孩子偏矮,就得趕緊治療,及早干預可以有效改善身材矮小狀況。兒童正常生長髮育有三個階段:第一階段為胎兒到2歲的生長快速期,通常出生後第一年長25釐米左右,第二年長10釐米左右;第二階段為3歲到青春期前的生長速度減緩期,每年長5~7釐米;第三階段為青春期的生長加速期,男孩增長25~28釐米,女孩增長23~25釐米。

  03、合理的飲食和運動

  蛋白質是骨骼與肌肉生長的能量來源,同時又能促進生長激素的分泌,是兒童生長髮育最基本的要素之一。以平衡的飲食為好,即葷菜、素菜合理搭配,粗糧、細糧均衡攝入。營養過剩,是目前造成性早熟發病率逐年增高的主要原因之一。兒童矮小症患者由於生長緩慢,需要量就會比其他孩子少,多數食量不大。我們時常也會發現,原來食量較小的兒童,如果出現青春期發育後,食量就會明顯增長,就是這個原因。

  運動不僅能促進生長激素的分泌,同時,身體充分運動後還能增進食慾,對孩子增高有幫助。運動的方式以慢跑、慢速跳繩等為好。球類運動、游泳等也可,只不過需要注意保持運動的連續性,球不在手時也要注意跑動。一些長時間、高強度、過於劇烈的運動***如馬拉松等***,有可能造成缺氧,可能是無氧運動,反而不利於長高。

  04、為孩子提供良好的心理成長環境

  愛撫的缺乏、精神上的壓力和心靈的創傷都會導致神經、體液、內分泌等功能紊亂,致使生長激素、甲狀腺素等有助於長高的激素分泌減少,從而引起孩子的生長髮育障礙。因此,為孩子提供良好的家庭氛圍,讓其在愛與關懷的溫馨環境下成長,能促進兒童身心健康。

  家長和社會對矮小症認識的誤區

  1、營養缺乏而“進補”

  很多人尤其是老年人大都以為孩子成長緩慢是因為營養缺乏,於是就想法設法大補,購買各種保健品,胎盤、燕窩、雪蛤等來補充營養,但是過度進補會導致骨齡的過快增長,使骨骼生長的潛能一點點流失,這是非常錯誤的一種方法。

  2、“後長”的老觀念

  青春期是孩子身高突長的一個階段,正常的孩子都會有2-3年的快速增長的時間,促使身高增長有兩個原因,一個是性激素的分泌,一個是生長激素的增加,會導致身高的突增。但是有些兒童青春期的身高增長不是很明顯甚至不增長,很多家長認為沒關係,即使現在不長,以後還會繼續長高,其實這種觀點非常錯誤,會傷害很多人的。因為青春期身高不增長可能是由於疾病原因導致的,如甲狀腺功能低下,就會導致身高的不增長。

  3、對廣告的增高產品的迷信

  由於增高產品鋪天蓋地的廣告宣傳,很容易讓一些患者走進廣告的“迷霧”中。家長需要額外警惕,沒有“一針就靈”的藥物,很多增高產品的成分不清,潛在的危險性不明,有可能含有激素類物質,促進骨齡加速增長。另外,補充的營養素,還有可能存在缺乏促進生長的依據,對身高增長沒有一點幫助。因此,作為家長要理性對待廣告中的增高產品。

  4、忽略過早發育的孩子

  由於性早熟是導致身材矮小的一個重要原因,因此家長也應該注意不要忽略了過早發育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