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吃黴豆腐有什麼危害

  每個地方的黴豆腐都有當地的特色,自制豆腐乳又幹淨同時也充滿著家鄉的味道,對於在外的遊子是很難的的。但是吃多也是不好的,下面由小編為大家介紹黴豆腐的危害,希望能幫到你。

  黴豆腐的危害

  導致碘缺乏

  製作豆腐的大豆含有的皁角甙,會加速體內碘的排洩。長期過量食用豆腐很容易引起碘缺乏,導致碘缺乏病。

  促使痛風發作

  豆腐含嘌呤較多,嘌呤代謝失常的痛風病人和血尿酸濃度增高的患者,多吃豆腐易導致痛風發作。

  增加腎臟負擔

  在正常情況下,人吃進體內的植物蛋白質經過代謝,最後大部分成為含氮廢物,由腎臟排出體外。人到老年,腎臟排洩廢物的能力下降,此時若不注意飲食,大量食用豆腐,攝入過多的植物性蛋白質勢必會使體內生成的含氮廢物增多,加重腎臟的負擔,不利於身體健康。

  促使動脈硬化

  豆製品含有極為豐富的蛋氨酸,蛋氨酸在酶的作用下可轉化為半胱氨酸。它會損傷動脈管壁內皮細胞,使膽固醇和甘油三酯沉積於動脈壁上,導致動脈硬化形成。

  對精子有害

  英國科學家實驗室初步研究發現:大豆中一種植物化學物質可能對精子有害。據路透社報道,英國研究人員稱,在大豆中發現的一種植物化學物質可能對精子有害,影響男性的生育能力。

  自制豆腐乳的儲存方法

  買回家的豆腐乳,才開瓶放了幾天,竟然長出噁心的黴菌,想必不少人有過這樣的經驗。其實,豆腐乳即便不放冰箱,開瓶後儲存也十分容易。切記別讓豆腐乳接觸水氣。

  用乾燥沒有水份的筷子挾

  從小到大每次挾豆腐乳,阿媽總會告戒別用溼筷子挾。即便洗過沒有保持乾燥的餐具,接觸豆腐乳都是讓它發黴的頭號公敵。所以,下次要吃豆腐乳可要準備好乾筷子,恭恭敬敬的把它從容器裡挾出來,並記得把瓶蓋拴緊,放在陰涼處,即便一年後開啟罐品嚐都是原先好滋味。

  加點米酒更美味

  豆腐乳放置一段時間,常發現浸泡的汁液少了,沒有水份淹蓋的豆腐乳,不只口感不對,有時看起來甚至像壞了。這時候米酒派上用場,只要倒進米酒補充,讓米酒淹過豆腐乳,之後瓶蓋密封后,兩三天後,豆腐乳不只找回原來口感,而且酒香入味,也讓豆腐乳更美味。

  甚至豆腐乳買回家不用急著吃,可以將原來的汁液混合一些米酒,多放幾天,就會發現經過米酒浸漬發酵的豆腐乳比平常更夠味。

  別選剛出廠的豆腐乳

  豆腐乳跟酒一樣,可是越沉越香。剛出場的豆腐乳看起來白白的,但吃起來就是少些什。原因在於放得不夠久,汁液還沒跟豆腐乳產生足夠的化學變化,香氣跑不出來。下次要吃豆腐乳,記得挑一下,製造出廠日至少三個月以上的,這樣吃起來才下飯。

  豆腐乳的自制方法

  1.選滷水豆腐,洗淨,切成3釐米見方1.5釐米厚的豆腐塊,用2%鹽水浸過,放入鍋中蒸好。豆腐塊放在溫暖避光的地方發酵5天左右即可,一般溫度為20℃~25℃。在豆腐表皮長出白色或黃色菌毛,俗稱毛豆腐。

  2.發好的毛豆腐放入醪糟中包裹一遍。

  3.辣椒麵裡面按自己口味摻入鹽、花椒麵、胡椒麵,然後把毛豆腐放進去厚厚包裹。

  4.裹好的豆腐胚裝入密封罐中,倒入菜籽油,油的高度要沒過豆腐,密封。經過十天至十五天再次發酵即成豆腐乳,可長期儲存不變質。 發好毛的毛豆腐一般在菜市場也能買到,大家不妨買來自己試著做做,非常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