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為什麼會手腳冰涼

  擔心寶寶會著涼,通常寶寶身上穿的衣物並不會少,但是寶寶還是出現了手腳冰涼的情況,這是什麼原因呢?下面跟隨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寶寶手腳冰涼的原因

  1、體溫調解能力差:寶寶在過冷或過熱的環境中難以很好的調節體溫,影響血液迴圈。

  2、寶寶穿得少:天氣寒冷,若寶寶穿得少,就會感覺到冷,手腳自然會變得冰涼。

  3、疾病引起:寶寶若有發熱、貧血、營養不良等症狀,也有可能會出現手腳冰涼的現象。

  寶寶手腳冰涼的壞處

  1、冬天手腳易受涼,神經系統掌控受限

  寶寶神經系統發育尚未完善,掌管血管舒張、收縮的植物神經易發生紊亂,導致手腳部的熱量散發快。

  寶寶皮下棕色脂肪少,體表面積相對較大;四肢含血量少於內臟,對手腳的供血不足,特別是雙腳處於肢體末端,離心臟較遠,供血相應減少,保溫能力弱。如果對寶寶呵護不周,晚上睡覺時蹬被子,手臂放在被子外,手腳就更容易受涼。

  2、手腳受涼降低免疫力,易患呼吸道感染

  寶寶的體溫調節中樞不完善,禦寒能力差,如果手腳著涼,極易導致全身供血不足,反射性地引起鼻、咽、氣管等上呼吸道黏膜血管收縮,對病原微生物的抵抗能力降低,潛伏在體內的致病菌便會乘機大量生長繁殖,引發呼吸道感染。

  3、易生凍瘡

  寶寶的手腳若長時間受到寒冷和潮溼侵襲,末端的小血管處於痙攣性收縮狀態,血液流量驟減,皮下組織得不到充足的血供,細胞會因缺血缺氧造成損傷或壞死,從而形成凍瘡。尤其是體質較弱或患有營養不良、貧血、內分泌障礙、慢性感染性疾病以及小胖墩寶寶。

  4、面板皸裂

  寒冬臘月,氣溫低,寶寶的汗腺、皮脂腺分泌減少,面板易變幹、粗糙,尤其是手腳部位長時間乾冷,易造成指端、腳跟面板皸裂,引起疼痛等症狀。

  預防寶寶手腳冰涼的小技巧

  1、多運動:冬天只要是陽光好的天氣,就要帶寶寶到戶外運動,如快步走、小跑、爬梯子、玩球、做遊戲、模仿操等。對剛剛會站立或學走的小寶寶,也要帶去在草地上玩耍,大人拉著寶寶的雙手,跳一跳、蹦一蹦,有助於強化體溫調節能力,使肢體手腳溫暖。

  2、飲食調養:寶寶手腳冰涼吃什麼?在寶寶的膳食中,適當新增一些富含蛋白質、脂肪、糖類、維生素的食物,如玉米、小米、牛奶、肉、魚、蛋黃、堅果、胡蘿蔔等,尤其是溫熱性食物,能讓寶寶抵禦寒冷的侵襲,手腳也會溫暖起來。

  3、日常保健:在日常生活中,媽媽經常給寶寶泡澡、按摩,用暖手保暖手暖腳,使四肢溫暖,從而改善寶寶手腳冰涼的現象。寶寶從外邊玩耍回來,小手凍得通紅時不能立即取暖,不宜馬上用熱水泡手,要等適應了室溫後,再去取暖。

  4、常搓手腳:冬天寒冷,要經常給寶寶搓手搓腳,使寶寶雙手雙腳發熱,加速血液迴圈,腳暖則一身皆暖,幫助寶寶抵禦寒冷。

  寶寶手腳冰涼解決方法

  1、注意保暖:如果家長遇到寶寶手腳發涼的現象,首先要看看是不是穿少了,只要鼻尖和後腦勺熱就是不冷。保暖要特別注意腿、腳的保暖,如果下肢保暖做得好,全身都會覺得暖和。

  不要穿太緊的衣服,因為衣服過緊會阻礙血液迴圈,適當運動可以增加血液迴圈和新陳代謝。另外,給寶寶捂得太嚴實的話,也很容易引起疾病。

  2、調節室內溫度:寶寶生活在適宜的溫溼度環境裡,手腳就不會發涼。家裡有空調,最好把溫度調到20℃左右,如果溫度太高孩子經常出汗,也很容易引起疾病。

  3、發熱引起的手腳冰涼:寶寶在發熱時常常伴有手腳發涼,這時有手心足心無汗乾燥現象,用手背觸及小兒前額可以感到發熱,必須及時看醫生。

  4、疾病引起的手腳冰涼:一些疾病可以影響寶寶的血液迴圈,如貧血、心臟疾病、營養不良等,家長要注意及時就醫,同時,還要注意觀察寶寶是否有面色蒼白、口脣發紺、哭聲弱、活動少和容易疲勞等現象。

看過的人會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