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便祕是什麼原因引起的

  便祕是臨床常見的複雜症狀,而不是一種疾病,主要是指排便次數減少、糞便量減少、糞便乾結、排便費力等。上述症狀同時存在2種以上時,可診斷為症狀性便祕。為什麼小孩會便祕呢?以下就是小編給你做的整理,希望對你有用。

  小孩便祕的原因

  ①功能性便祕

  幼兒通常有排便上的困難,醫生會建議先由飲食方面改善。多吃蔬菜水果,促進大腸的蠕動,加速排便。

  其次,可以使用軟便劑。一般,短期使用軟便劑沒有問題,但是長期使用,某些藥可能會傷害到腸黏膜及腸神經,或造成電解質異常,或反而造成腹瀉情形。

  自幼養成正常排便的習慣,例如每日定時讓寶寶坐馬桶,即使沒有大便也要讓他坐個十來分鐘。涼水或鮮奶對某些寶寶是有促進腸蠕動及排便的作用。

  ②腸神經的問題

  如巨腸症,它的特性是自幼即有排便困難,腹脹現象。診斷時,需要藉助特殊的消化道攝影、腸黏膜切片及腸動力學方面的檢查。如果確定為巨結腸症,就必須以手術切除有問題的一段腸子。

  ③肛門異常

  肛門的開口位置異常,使得大便出路拐彎抹角的很不順,也會造成排便困難。這個問題需要看醫生才能發現,必要時也是要以手術矯正。

  ④肛門裂口因大便過粗硬,將原本肛門口的黏膜撐裂了,就如同傷口般的反反覆覆,每次排便時會疼痛。久而久之,寶寶就不願意解便了。因此較好能找醫生做詳細的檢查,以確定根本原因所在,對症治療才是上策。

  小孩便祕怎麼辦?

  1. 培養寶寶定時排便的好習慣。

  利用餐後胃結腸反射訓練,可在每天早餐後半小時讓寶寶坐便盆進行排便訓練,不論有無便意都要在便盆上坐上10-15分鐘,允許反覆實踐,允許失敗,一旦形成定時排便的時間,不要隨意變動。尤其是對膽小的寶寶,儘量在家裡排便,不要輕易改變排便環境。

  2.注意合理飲食。

  餵奶的小寶寶發生便祕提倡儘可能地母乳餵養;如果發生便祕,乳母的飲食需要調整。

  已經新增輔食的寶寶出現便祕,可適當增加纖維素含量較高的食物,如菜泥、菜末、水果及菜粥。較大一些寶寶便祕時,避免甜食,減少油膩食物,可選擇水果:香蕉、獼猴桃、火龍果,可給寶寶吃一些粗穀類的食物,如紅薯。多吃芹菜、韭菜等粗纖維蔬菜,每天晨飲溫開水,少吃易引起便祕的食物,如巧克力等。

  3. 多參與戶外運動。

  鼓勵走路、爬梯、跑跳、踢球等,一來可以增強腹肌的力量,二來可促進腸道蠕動。每日應有1小時以上的體育鍛煉,可以明顯改善便祕。

  4. 適當地腹部按摩。

  每天晨起空腹或早餐後30分鐘,持續10分鐘以上,也可起到改善便祕的作用。 需要特別指出的是寶寶出現便祕時,要及時帶寶寶去看醫生,並且在醫生的指導下,採取綜合有效的治療策略,可選擇藥物***微生態製劑、健胃消食等***結合行為治療,媽媽不能隨意濫用瀉藥、開塞露。

  如何預防小孩便祕?

  1.避免進食過少或食品過於精細、缺乏殘渣、對結腸運動的刺激減少。

  2.避免排便習慣受到干擾:由於精神因素、生活規律的改變、長途旅行過度疲勞等未能及時排便的情況下,易引起便祕。

  3.避免濫用瀉藥:濫用瀉藥會使腸道的敏感性減弱,形成對某些瀉藥的依賴性,造成便祕。

  4.合理安排生活和工作,做到勞逸結合。適當的文體活動,特別是腹肌的鍛鍊有利於胃腸功能的改善,對於久坐少動和精神高度集中的腦力勞動者更為重要。

  5.養成良好的排便習慣,每日定時排便,形成條件反射,建立良好的排便規律。有便意時不要忽視,及時排便。排便的環境和姿勢儘量方便,免得抑制便意、破壞排便習慣。

  6.建議患者每天至少喝6杯250ml的水,進行中等強度的鍛鍊,並養成定時排便的習慣***每天2次,每次15分鐘***。睡醒及餐後結腸的動作電位活動增強,將糞便向結腸遠端推進,故晨起及餐後是最易排便的時間。

  7.及時治療肛裂、肛周感染、子宮附件炎等疾病,瀉藥應用要謹慎,不要使用洗腸等強烈刺激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