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不好吃什麼養胃水果好

  不要以為吃水果就會對胃不好,其實維生素C對胃有保護作用,吃些水果可以養胃助消化。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7種養胃水果,希望對你有幫助。

  胃不好多吃7種養胃水果

  1、木瓜

  木瓜含木瓜酵素,有助於分解並加速蛋白質吸收,可緩解消化不良和胃炎,木瓜也是健脾胃、治胃痛的好食物。木瓜偏寒,不建議空腹食用。尤其是胃寒、體虛者不宜多吃,否則容易導致腹瀉。食用木瓜多是產於南方的番木瓜,可以生吃,也可作為蔬菜和肉類一起燉煮。

  2、石榴

  中醫認為味道甘甜的石榴具有生津止渴,潤燥的功效,而味道酸澀的石榴可以治療腹痛腹瀉等疾病。另外,石榴中含有鞣酸、維生素C、檸檬酸、蘋果酸等多種有助於消化和降血脂的物質,對於調理腸胃有一定的功效。石榴籽不太容易消化,腸胃不好的人可以連籽嚼嚼,然後吐出來。

  3、桂圓

  李時珍曾說過:“食品以荔枝為美,滋益則龍眼為良”。和荔枝性屬溼熱不同,桂圓能入藥,有壯陽益氣、溫胃補脾等多種功效。中醫裡可用於治療心脾虛損、氣血不足所致的失眠、健忘、驚悸、眩暈等症。

  4、菠蘿

  菠蘿性味甘平,具有健胃消食、補脾止瀉、清胃解渴等功用。每100克菠蘿果實中所含的維生素C高達30毫克,並含有豐富的水分,適當食用對腎炎,高血壓病患者有益。它的果肉中和木瓜一樣含有一種能分解蛋白質的酵素,因此它能柔軟肉質、消解血塊。每次吃菠蘿不可過多,過量食用對腸胃有害。

  5、櫻桃

  專家指出,櫻桃營養豐富,其中鐵的含量尤為突出,超過柑橘、梨和蘋果20倍以上,居水果首位。櫻桃性溫,味甘微酸,具有補中益氣、調中益顏、健脾開胃的功效。需注意的是,櫻桃屬火,不可多食,身體陰虛火旺應忌食或少食。

  6、芒果

  中醫認為芒果味甘酸、性涼無毒,具有清熱生津、解渴利尿、益胃止嘔等功效。芒果特別適合胃陰不足、口渴咽乾、胃氣虛弱、嘔吐暈般等症。芒果中所含的糖類及維生素含量非常高,尤其是維生素A原含量佔了水果之最,還有明目的作用。

  7、蘋果

  蘋果味甘、性涼,可健脾補氣益胃,生津潤燥,適宜脾虛食少、胃陰虧虛、陰虛胃痛等症。煮熟的蘋果可以養胃止腹瀉,熟吃除部分維生素丟失外,蘋果大部分營養成分均可保留。煮過的果膠會起到吸附的作用,這樣會更容易吸收有毒物質。

  胃不好吃什麼主食養胃

  1、粥

  如果你的胃不好,不喜歡吃乾硬的東西時,推薦主食以吃粥為好。記住主食是粥,不是稀飯,胃不好的人吃稀飯並不好,稀飯中的水太多,胃不好的人,往往腸胃的運水功能也不強,以稀飯當主食,反而增加了胃腸的負擔,不好。有的胃不好的人吃稀鈑,還會出現嗝酸、胃脹、難受等不良反應。

  粥與稀鈑是有區別的,粥煮出來是特別爛熟而粘稠的,往粥中插上一根筷子是不會倒的。也就是說,粥中的水分是放到恰當的好處,讓主糧煮得爛透而不稀,這樣的粥當主食吃最養胃。

  八寶粥最適合需要養胃的人群食用。這是由於在八寶粥中國含有大量的花生、杏仁、白糖等,並且熱量也非常的高,經常食用對胃具有很好的保護作用。而且新鮮的花生中還含有大量的蛋白質、脂肪等物質,能夠有效的保護腸胃。

  2、麵食

  如果你的胃不好,主食又不喜歡吃稀軟的東西,推薦主食以吃發酵的麵食為好。

  吃麵食能不能養胃,跟加工方式有很大的關係。腸胃不好、消化不良的人最適合常吃發酵的麵食。面經過發酵後,其滯氣之性就會大為減輕,從而避免胃部發生脹氣,而且更助於人體消化。用酵母發酵的麵食,還會大大增加它的營養價值,經酵母發酵後的饅頭、麵包所含營養比大餅、麵條等沒經過發酵的麵食要高出3-4倍,蛋白質高出近2倍。

  胃不好,主食還是最好吃用酵母發酵做出來的饅頭為好,麵包發酵太過,我們很多中國人吃了胃反而更不舒服,還是不吃的好。

  3、小米

  最養胃的主食是小米。小米又稱粱米、粟米、粟谷。其富含蛋白質、脂肪、糖類、維生素B2、煙酸和鈣、磷、鐵等營養成分。由於小米非常易被人體消化吸收,故被營養專家稱為“保健米”。

  小米具有健脾和中、益腎氣、清虛熱、利小便、治煩渴的功效,是治療脾胃虛弱、體虛、精血受損、產後虛損、食慾不振的營養康復良品。谷萬里指出,由於小米性稍偏涼,氣滯者和體質偏虛寒、小便清長者不宜過多食用。

  推薦5款養胃主食

  1、白朮豬肚粥

  做法:白朮30克,豬肚1只,粳米60克,生薑少許。將豬肚洗淨切成小片,同白朮、生薑加水1000毫升,煎煮取汁約600毫升,再加粳米同煮成粥,早晚2次分服。用於脾胃虛弱、食慾不振、脘腹作脹、大便滯下等症。

  2、豆蔻饅頭

  做法:白豆蔻15克,麵粉1000克,酵母50克。將白豆蔻研為細末,待麵粉發酵後,一起加入製成饅頭。用於脾胃氣滯的脘腹脹痛,食慾不振或胃脘冷痛,噁心嘔吐等。

  3、神曲粥

  做法:神曲10~15克,粳米30~60克。先將神曲搗碎,加水2000毫升,煎至1000毫升取汁,再加入粳米煮成稀粥,分早晚2次溫服。用於脾胃虛弱、食慾不振、食積難消、噯氣、泛酸水、脘悶腹脹等症。

  4、玉竹粥

  做法:鮮玉竹30~60克,粳米60克,冰糖少許。先將鮮玉竹洗淨,除去根鬚、切碎,加水1000毫升,煎取濃汁約500毫升,再加粳米煮為稀粥,加少許冰糖即可,每日分3~4次分服。適用於胃火熾盛或陰虛內熱、容易餓的胃炎患者。酸水、脘悶腹脹等症。

  5、椒麵餅

  做法:蜀椒6克,白麵粉60克,蔥白莖。將蜀椒去閉口者,去椒目,焙乾研末,與麵粉拌和,加水揉成小餅狀。將水燒沸,下椒麵餅,煮熟後,放入蔥白,並加味精、香油、精鹽等調味。吃麵餅喝湯。適用於寒凝氣滯導致的胃脘冷痛、脹悶不舒、食慾不振等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