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足吃什麼藥治療

  秋冬季節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波動大,容易引發糖尿病足。那麼治療糖尿病足的藥物都有哪些呢?接下來小編帶大家瞭解一下吧。

  治療糖尿病足的藥物

  1、肥胖伴有高胰島素血癥及胰島素抵抗者

  初始治療可以選用雙胍類、α-葡萄糖苷酶抑制劑、噻唑烷二酮類等藥物,增加機體對胰島素的敏感性,達到降低血糖的目的。如血糖控制不佳,可以聯合用藥:二甲雙胍或阿卡波糖 噻唑烷二酮類;二甲雙胍或阿卡波糖 格列美脲;二甲雙胍或阿卡波糖 甘精胰島素;高度肥胖者:二甲雙胍 阿卡波糖,或再加用噻唑烷二酮類、磺醯脲類或甘精胰島素。

  2、非肥胖者

  初始治療可以選用雙胍類、曠葡萄糖苷酶抑制劑、噻唑烷二酮類、磺醯脲類以及格列奈類等藥物控制血糖,可以1~2種藥物聯合應用,如二甲雙胍或阿卡波糖 噻唑烷二酮類或二甲雙胍或阿卡波糖 格列奈類或磺醯脲類。應用磺醯脲類繼發失效者,或在初始治療階段行聯合用藥血糖控制不佳者,可以首選二甲雙胍或阿卡波糖甘精胰島素治療。

  3、降血糖藥物

  貝特類降脂藥是首選的降TG藥物,還可通過減少甲基羥戊二酸輔酶A***HMG-CoA***還原酶前體的合成而抑制HMG-CoA的作用,從而減少TG在肝臟的合成,並增加LDL受體的數量,加速LDL由血液轉入肝細胞,使血清TG和LDL水平下降 。

  4、水腫:可採用利尿劑或ACEI治療。

  5、合併感染:應儘量在區域性處理前取分泌物進行細菌培養,再根據藥物敏感試驗,合理選用抗生素。

  6、下肢動脈硬化及血栓:可應用抗凝劑和溶栓劑。

  適合糖尿病足患者吃的中藥

  1、一期糖尿病足的內服中藥

  在嚴格控制糖尿病及感染情況下,靜滴川芎嗪、丹蔘、血栓通注射液等活血化瘀中藥,改善肢端血液迴圈,中藥內服以活血通絡,解毒化溼為主,可選用丹蔘、赤芍、當歸、地龍、銀花、公英、赤小豆等。區域性處理:區域性紅腫者,可塗中藥***黃連、黃柏、馬齒莧、大黃***溼敷,以消炎祛腫。已形成膿腫者,應切開排膿引流,保持引流暢通,但避免擠壓或過分沖洗,以免感染沿肌間隙蔓延擴大。若出現較多的壞死組織,採用蠶食的方法逐漸清除。可在壞疽創面貼敷複方654-2外用藥膜,或活血化瘀,去腐生肌的中藥粉,以改善創面微迴圈,促進肉芽組織生長。

  2、二期糖尿病足的內服中藥

  該級壞疽嚴重,中醫辨證論治:熱毒重應加強清熱解毒,溼熱重應重在清熱利溼,血脈阻滯應加大活血化瘀作用,創面新鮮、久不癒合應益氣養血促進創面癒合。

  3、三期糖尿病足的內服中藥

  在嚴格控制血糖基礎上,配合活血化瘀,清熱解毒的中藥治療,可選用丹蔘、川芎、赤芍、當歸、銀花、連翹等。區域性處理:若肢端供血尚好,創面較小,應儘早逐漸清除潰爛組織,有利於潰瘍癒合。

  4、四期糖尿病足的內服中藥

  在積極控制血糖及感染的情況下,可內服清熱涼血、解毒利溼的中藥,選用銀花、連翹、黃芩、丹皮、馬齒莧、黃柏、蒼朮、苡米等。區域性處理:對區域性膿腫應及早切開排膿;對口小腔大的壞疽應擴大切口,保持引流通暢。對局灶性或少數足趾乾性壞疽,並與健康組織分界清楚後,手術清除。

  糖尿病足的檢查事項

  1.查體

  應行雙下肢膝關節以下部分的徹底查體。查體要至少每年進行一次,對於高危人群應更為頻繁。需要觀察記錄的問題有:步態異常、鞋子的磨損情況,以及有無外物突入鞋內部、血管搏動、毛髮生長、皮溫和毛細血管再充盈情況、觀察足與足跟部的畸形與組織破壞、潰瘍的位置與大小、有無水腫或是炎症的表現。還應檢查關節的穩定性以及肌肉的力量。

  2.全面的神經學檢查

  反射、運動和感覺功能的檢查。定性的感覺檢查,如輕觸覺、兩點辨別覺、針刺覺和本體感覺。定量的感覺檢查,最常使用Semmes-Weinstein尼龍單絲進行壓力檢查。

  3.血管檢查

  最常用的非侵入性檢查為動脈多普勒超聲。其資料由絕對壓力或踝-肱指數表示。踝-肱指數達到0.45被認為是截肢後傷口可癒合的最小值。足趾血管壓力絕對值達到40mmHg是傷口癒合標準的最小值。注意有動脈硬化性疾病的患者可能出壓力值假性升高的現象。其他的血管檢查包括面板灌注壓和經皮氧分壓的測定。前者是通過試驗確定面板受壓後阻斷其再充盈所需的最小壓力。後者也可用來確定截肢術後癒合的潛力。壓力如果小於20mmHg則有很高的傷口感染風險,而高於30mmHg表明有足夠的癒合潛力。

  4.實驗室檢查

  血糖控制在糖尿病足的護理中非常重要。如果糖尿病代謝控制不佳則有較高發生潰瘍的風險。如果血紅蛋白A1c***糖化血紅蛋白***升高,則潰瘍癒合時間延長以及復發的可能性增大。這些指標的變化預示了患者依從性和癒合最優化的情況。此外,還應檢查血清總蛋白、血清白蛋白以及總淋巴細胞計數。利於組織癒合的最小值為:血清總蛋白濃度高於6.2g/dl;血清白蛋白水平高於3.5g/dl;總淋巴細胞計數大於1500/mm3。

  5.影像學檢查

  普通X線為一線的診斷性檢查,用來評價應力性骨折、骨折、骨溶解/骨破壞、脫位、半脫位和足踝部骨性結構改變的情況;CT用於評估皮質骨的細節和改變效果較佳,如評估術後骨折或融合的癒合情況。此外,CT還可用於評估軟組織疾病,如膿腫;MRI對於各種原因造成的軟組織和骨組織改變都非常敏感,如應力骨折、膿腫、骨髓炎或神經性關節病變等。但是對於分辨Charcot關節與骨髓炎有困難。因兩種病變都有骨髓水腫與侵蝕樣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