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箏演奏技巧

  古箏最初的演奏方法,是用右手彈出旋律,掌握節奏,左手在“雁柱”左側,用按、滑、揉、吟來控制絃音變化,以美化音色,裝飾旋律,表現風格。那麼有哪些?下面小編整理了,供你閱讀參考。

  :放鬆

  一、練習快速技巧的過程中,必須掌握一個要領一一放鬆,只有使肩、臂、肘、腕的肌肉,充分放鬆,才能把所有的力量集中到指尖。如果有任何一個部位緊張,那力量在送往指尖的過程中,就會減弱,同時牽制了手指的靈活性。就好象一股清泉從上而下,突然被半路截斷一樣。因此,我們應放鬆自己,不能使肌肉僵硬,這樣手指才能被積極調動起來。如果不是這樣,就會以臂為支點帶動手腕,從而帶動手指,使手臂、手腕、手指全都處於緊張狀態,這不但影響了演奏速度,也影響音色及清晰度。所謂彈琴,就應用手指去彈,以指根為支點,指頭運動的動作越小,速度越快;動作越大,速度越慢。

  :放慢

  二、練習快速技巧時,不能急於求成。在最初的基本功訓練中,應有意識地把速度放慢,把力度加大。例如:十六分音符彈成八分音符,四分音符彈成二分符,等到手指肌肉逐漸適應了這一過程再逐步加快速度,加大密度。另外,我們還可以做改變節奏的練習,如:把平均分配的音符中間加人符點,或把平均的兩個音中間加入音符,改變原有的節奏,讓手指適應各種複雜節奏的頻繁變換。接下來是手指肌能的幾種訓練。

  1.快四點練習:可以訓練手指位置相對固定,彈奏中避免發生碰撞。尤其是大指要特別注意,一定要放在食指外側,各行其道。

  2.貼弦練習:手指不能扎樁,不能同時離開琴絃,訓練手指主動的交替行走能力,為以後手指的滾動練習打好基礎。此練習強調兩點:一是力度;二是速度,不能隨便彈。

  3.手指指序滾動練習:一定要在打好貼弦練習的基礎之上才能進行此訓練,否則手指的力度和速度以及控制能力都達不到新的要求。通過這種訓練方法,一定讓手指積極主動,前一手指彈弦時,後一手指就要做好下落的準備,同時彈同時下落,手指彈弦不能間斷。尤其是對四指和二指要著重訓練,因為這兩個手指的肌能相對比較弱,注意先慢後快,逐漸加速,保持力度,而且力度要均勻,彈出的音色要統一。經過這些系統訓練才能讓手指發揮它的主動性,使肌肉得到循序漸進的鍛鍊,在演奏快速技巧時才能快而不亂,最終達到甚至超過原有的速度。

  :技巧

  三、練習快速技巧要因人而異,根據每個人的不同生理條件,做出相應的訓練計劃,不能盲目地一把抓。有些人,手指肌能較差應通過對四個指頭的開發,運用對稱、‘質性的原理,使各彈奏手指以其根部關節為支點,擺脫腕的制約。最初,從慢速開始,把各指頭的能力練平均,逐步掌握對稱與慣性的規律,彈奏時以腕關節為支點,做一來一回的擺動,這種勻稱地調換重心,來回運動的彈奏方式,稱“對稱”。而慣性是在保持一種運動趨勢的情況下,完成多音、多指的彈奏,再進行對稱與慣性的轉換,使手隨時能夠調整重心及進行運動方向的轉換。在不同彈奏方式進行轉換時,無論是對稱轉換為慣性,還是慣性轉換為對稱,還是慣性轉換成另一種形態的慣性,都應通過對稱進行轉換過渡。因為對稱是傳統彈奏技術中,普遍存在和使用的,只有以對稱為基礎,進行各種轉換,才能在快速彈奏中,做到快而不亂,從而獲得最大的鬆馳與靈活性,這樣也就充分發揮了手指的靈活性,達到最佳效果。手指肌能較強的人,在訓練過程中,應採取綜合練習的方法。彈奏傳統箏曲時,運用快四點手法***就是通過中指、大指、食指勾、託、抹的快速交替,進行演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