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學古箏基礎

  初學古箏要建立哪些基礎?有哪些?下面小編整理了,供你閱讀參考。

  :四種練習方法

  1、帶著目的練琴

  彈琴的時候,要抱著目的去彈去練習,這樣每天都會有提升,練習的時候要本著解決問題來進行練習,這樣才能有效率。

  2、彈琴的方法

  共有四種方法:分別是看譜練琴法、不看譜練琴法、看譜不用琴練法習、不看譜不用琴練習法。後兩種學習方法非常利於思考能力的提升,建議大家去嘗試後兩種練琴的方法。

  3、實際演奏解決的問題

  手指機能問題:注意指尖的控制和反應,用慢練習來解決問題,之後採用加速原則,這樣才能把基礎打實。

  音樂技術問題:要從作品結構、音色控制、力度控制、音準問題這些方面來解決處理。

  最後就是要注重積累。

  4、加強綜合能力訓練

  平時注意試奏訓練,提升試奏能力,不要嫌麻煩,曲子要從頭彈到尾,這樣才能有所提升。

  5、背譜

  分為三種形式:聽覺記憶、肌肉記憶、大腦記憶。

  建議大家要大腦記憶,因為前兩種記憶不適用於演出,很容易忘記譜子,因此,譜子一定要從大腦中記憶一遍,打牢基礎。

  :學古箏六大技巧

  一、合理安排練習時間 合理安排練習時間是有效練習的起步和關鍵。 ***1***按時定點:因為人的生理機能常常是受到生物鐘控制的,所以按時定點訓練可以養成定時對感受音樂的興奮習慣。***2***連續不斷:連續不間斷地上課和練習是始終保持學習進取心理狀態的唯一方法。二、明確練習的目的

  要想練習的既省時,又有效果,就必須明確練習目的。漫無目的地練了幾個小時沒有絲毫進展,不但會令你苦惱,並且會使你因懷疑自己的能力而失去自信心。

  三、學會默練

  默練就是不用樂器進行練習。默練是依靠內心體驗的練習方法,其作用是非常驚人的。由於默練時沒有演奏技術上的負擔,因此可以完全按照樂曲的速度、強弱、表情等細節在頭腦中想象。這樣的練習不但能增強樂譜的記憶力和找出自己在練習中的薄弱環節,而且還能加強對樂曲的理解和豐富音樂的感覺。

  四、視譜練習與背譜練習相結合

  “視譜練習”為的就是把每個音,每個節奏,都彈的準確無誤。“背譜練習”為的是做到“胸有成竹”地把樂曲瀟灑自若的表現出來。因此,在學習器樂演奏中視譜練習和背譜練習都不可少。

  五、慢練與快練相結合

  正確練習方法是慢練與原速演奏相結合。在學習一首新作品的初期,一旦完成了指法、節奏時,就得考慮正確的速度要求。再把一些技巧較複雜的樂句通過慢練,確定了指法的正確和協調了左右手動作後,就應該開始用原速進行練習。只有原速演奏,才能真正理解樂曲,才能真正發現所存在的不足和技巧的問題,也才能找到真正需要慢練的地方。要記住,練習時應該做到:困難點重點練,易錯點仔細練,慢練與快練結合練。

  六、不可忽略的左手的按顫技巧練習

  古箏演奏中,左手恰到好處的“吟、揉、按、滑”是箏樂表現力的“靈魂”所在。“以韻輔聲,音韻相成”是古箏音樂的特色所在,左手按顫技巧運用的好壞,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一個古箏演奏者的藝術水準的高低。缺乏了左手的按顫運用,箏樂就淡而無味的失去了光彩。由於左手按顫技巧和表現手法不那麼具體,又富於美學性質,要想練習好左手按顫技巧其實又是最困難的。因此,在練習中必須認真仔細的琢磨左手按顫技法,決不可忽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