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箏技法中顫音和揉弦的區別

  顫音與揉弦有相似之處,一些古箏書籍上對顫音和揉弦區別的解釋也不夠詳細。這導致很多初學者在學習過程中往往對這兩種相似的技法產生混淆,不能準確的理解顫音與揉弦的區別,在處理時也就不能很好的處理這兩種技法。今天小編為大家帶來,希望能夠幫到大家。

  

  實際上,雖然這兩種技法有相似之處,但還是有很大的區別的。從本質上來說,顫音與揉弦所產生的音都屬於振動音。兩者產生的音的音高都是在本音的基礎上有規律的呈“準——偏高——準——偏高——準”振動,音高隨時間變化的函式曲線在平面直角座標系中是一條正弦曲線。揉弦和顫音的物件一般都是右手彈響的箏弦,這些都是顫音與揉弦的相同點。

  顫音與揉弦的不同點也是很明顯的。

  首先,二者的目的不同。揉弦的目的是為了使音聽起來更加柔和、圓潤、細膩,讓人產生甜美的感覺,強調“柔”,而不追求什麼突出的聲音效果。而顫音是為了表達某種情緒,強調音的顫動性和變化性,必須要突出“顫”的感覺以達到預期效果。

  其次,二者的技術要求不同。由於顫音和揉弦有著各自不同的功能,所以在技術要求上也就有了差異。以它們各自產生的音來比較,二者所產生的音在音高和頻率上具有很大不同。揉弦技法所產生的音高變化不是很明顯,只有四分之一全音左右,有時會更小一些。對於這樣細微的變化,一般人如果不刻意分辨,是很難加以分析的。這也是使人產生甜美柔和感覺的原因。而顫弦產生的音在音高上有明顯的變化,大都超過二分之一全音,接近一個全音。音高產生如此大的變化,這是任何人都可以很容易就感覺出的。可以看出,音高變化範圍的不同是區別二者很重要的一點。揉弦由於其音高的變化較小,所以其所需的力度也小,可以保證較高的頻率。而顫音的音高變化遠較揉弦為大,其所必須的力度相對也較大,這就使顫弦的頻率受到限制,不能過高。

  再次,二者在樂曲中的地位不同。揉弦的原則是“能揉則揉”,只要有機會,一般就不要放棄對音的適當潤色。所以,揉弦技法本身沒有符號標示。如果單從曲譜來看,根本看不出揉弦的存在。而顫弦則要突出表現音的變化,所以有明確的符號標出。

  最後,二者的在技法體系中的作用不同。顫音不但本身包括很多種技法,如重顫音、持續顫音等,還可以與其他輔助性技法搭配,而形成多種組合技法,如滑後顫音、顫後滑音等。而揉弦則比較簡單,沒有複雜的形式,我們一般所說的揉弦在理論上只有唯一的一種。揉弦也基本沒有和其他技法組合的情況。

  古箏揉弦的練習方法

  揉弦是最基本的技法之一,也是古箏彈奏者較早接觸到的輔助技法。它沒有特定的符號,全憑演奏者自己來控制,隨意性很強。正因為如此,在教學和練習過程當中,揉弦往往被忽視。從某種意義上來說,藝術性的演奏和泛泛一般的演奏的區別,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揉弦的運用。

  音樂的美,體現在富有藝術性地越離聲音的各種固定的性質。而揉弦則是改變聲音固定性質的重要技法。揉弦所產生的音在本質上屬於振動音,它是音樂裝飾音中最重要、最常用的一種,好的揉弦可以使樂音變得更加圓順、甜美,富有潤性。

  客觀上,揉弦是通過左手有節奏的不斷按壓、放開處在振動中的弦,使聲音的各項要素產生變化;主觀上,揉弦則使聲音產生抖動、顫動的感覺,從而使其達到圓順、甜美的音樂效果。很顯然,它是有意變化準確的奏法,將準確的音變得不準確,以此獲得聲音的圓滑性。實踐證明,揉弦可以使音調、旋律、和聲等消除掉強硬的感覺,使音樂更加和諧優美動聽,具有極大的使用價值

  目前常見的揉弦方法有兩種,一種是臂動揉弦法,一種是腕動揉弦法。

  臂動揉弦法,就是利用前臂的主動活動帶動手腕,有規律地按壓和放鬆箏弦,使音在高度上產生有規律變化的揉弦方法。這種揉弦方法所產生的振動音振動頻率一般說來較低,只有少數箏曲或者片段會利用這種頻率較低的揉弦,來表現某種特殊的風格。

  腕動揉弦法,是以腕部關節為支點,以手腕的主動活動來帶動手指有規律地按壓和放鬆箏弦的揉弦方法。腕動法揉弦可以達到很高的頻率。在實際應用中,腕動法能很好的完成揉弦任務。但對於初學者來說,採用腕動法揉弦時腕子不夠靈活,穩定性也不夠好。這是因為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上肢基本沒有類似揉弦的動作。由於平時的鍛鍊較少,手腕以及前臂的肌群和韌帶就顯得不夠發達,神經系統的反射功能也不夠完善,不能自如靈活的控制肌肉。這些因素導致了腕動法不易被初學者掌握。如果在接觸腕動法相對較困難時,可以先學習臂動法,然後過渡到腕動法。

  揉弦的基本步驟是:***1***左手以搭橋手形位於箏碼左側目的箏弦之上,右手以搭橋手形位於箏碼右側目的箏弦之上,各自做好彈奏準備。***2***右手撥絃發聲,左手在右手撥絃的瞬間開始揉弦。***3***右手撥絃完畢,回覆準備姿勢,左手揉絃動作要持續至餘音消失,或右手進行下一次撥絃為止。

  揉弦技法的練習要避免急於求成,要有長遠練習的打算和準備。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這幾乎可以看成是一種“活到老、學到老”的技法,所以要避免產生急躁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