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古箏教學注意事項

  近年來,古箏以其優美動聽的音色和獨特的演奏技巧贏得了眾人的親睞,很多成年人為了提高自身的修養,都想學習古箏。今天小編為大家帶來,希望能夠幫到大家。

  一、明確學琴目的

  興趣是學習的動力。成人在學琴過程中,首先要明確學琴的目的:是隻打算學習幾首簡單的樂曲?還是打算系統規範的長期學習?學琴目的直接影響以後的學習方法及其方向。如果只是為了彈奏幾首簡單的小型樂曲,那就沒有必要花大量的時間練習基礎的部分;如果是打算長期系統學習,那基本功的訓練就必不可少了。因此,和老師的溝通交流非常重要,學習者必須知道成人的教育是很有針對性的,你的學習目的與要求直接影響老師的教學方法,影響著教學進度的安排與教學計劃的制定,老師對於自己短期和長期的教學計劃必須有一個正確、清楚的認識。教與學是教學活動中不可或缺的兩個重要組成部分,在教學過程中,應本著“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原則,充分發揮教與學的“雙邊互動效應”,使教師的主導作用力與學生的主體作用形成最優化的有機執行合力,促使教學相長,才能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

  二、 成人學習古箏應該注意的問題

  ***一***基本功是古箏學習的基礎

  何為基礎,是為植物之根鬚、大廈之地基。通過基本練習,如各種指法組合訓練、小練習曲,讓各個手指具備良好的獨立性並能掌握觸弦的基本方法,在緊張與鬆弛之間感受彈奏古箏的無限樂趣。成人在學習古箏的過程中,切忌省去基本功的訓練,雖不像要求孩子那樣嚴格,但是所有的基礎訓練一樣都不能少。那古箏的基礎訓練都包含哪些呢?包括坐姿、手型、基本指法、發音方法、觸弦方法、左手的“吟、揉、按、滑”及雙手配合能力等等。有的學生會質疑老師,這樣的學習是否有必要呢?是否會影響學習的進度呢?教師要告訴她,“欲速則不達”,不練習基本功、不具備一定的古箏彈奏技巧,在今後的學習過程中就會出現很多問題,這樣不僅永遠彈不出動人美妙的音樂,就連蹩腳的手指也會遭人嘲笑。

  ***二***選擇正確的學習方式

  隨著網路的飛速發展,網路視訊學習或者碟片學習已經成為成人學習古箏的首選方式,筆者不贊成無師自通的自學,這樣的學習會帶來怎樣的後果呢?在學習中盲目的模仿,沒有系統規範的練習,對自己的彈奏沒有正確的認識,通常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這樣的學習永遠只會是一個古箏的門外漢,徘徊在古箏藝術的大門之外,就算是勉強能彈奏幾首樂曲,也是磕磕絆絆、東拼西湊。在老師的指導下才恍然大悟,原來自己根本就不知道什麼叫做彈奏古箏,更不要提古箏的基礎練習,而且錯誤的彈奏方法已經根深蒂固,糾正起來比較困難。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老師不僅教授新知識,而且可以指出存在的問題,告訴改正的方法,因為在學琴初期,主要就是模仿彈奏,由於每個人的手指結構、模仿能力、性格習慣等等多方面的原因,都會模仿出不同的結果而自己並不知曉。筆者認為成人學習和少兒學習一樣,如果初學時,就在老師的指導下重視基礎訓練,接受系統規範的學習,那今後的學習之路就會很輕鬆、很順暢;反之則會走彎路、倍感吃力。

  ***三***選擇適合的教材

  成人古箏教學不同於青少年古箏教學,不僅僅體現在樂理學習和基礎訓練方面,就連教材的選擇與搭配都與青少年有很大的差別,找到適合成人學習、使用的古箏教材,才能使成人古箏學習事半功倍,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近年來,隨著古箏藝術的普及與蓬勃發展,古箏教材也不斷推陳出新,呈現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教材廣泛涉足了古箏學習的各個階段:少兒啟蒙階段、業餘學習階段、專業學習階段、青少年及成人入門階段等,包含練習曲、傳統樂曲、現代樂曲、獨奏曲、協奏曲、重奏曲、改編的流行歌曲等各個方面,因此面對不同年齡階段、不同學習目的的古箏學習人群我們應當選擇不同的教材與教學內容。

  在成人古箏教材的選用上,筆者建議把基礎訓練型教材與名曲薈萃型教材結合起來,這樣既避免了練習基礎的枯燥乏味又避免因基礎薄弱導致無法彈奏某些樂曲的現象。名曲薈萃型教材包含了古箏許多具有代表性的、各個流派的、近現代創作的樂曲,如《高山流水》、《漁舟唱晚》、《瀏陽河》、《戰颱風》、《春到湘江》等,由於樂曲編排不受年齡、級別限制,因此沒有按照循序漸進的原則,這就要求老師在教學中根據學生的彈奏基礎綜合分析,選擇適宜彈奏的樂曲;在基礎訓練方面,可選擇獨立、小型的古箏練習曲進行練習、補充。針對不同年齡階段的成人古箏學習者,還可以靈活進行教材的配搭,結合成人的身心特點,因材施教,在青年人的古箏教學中,適當穿插安排根據流行歌曲改編的古箏小品,如《菊花臺》、《牽手》、《月亮代表我的心》等等;在中老年人的古箏教學中,可多融入些根據革命歌曲改編的節奏歡快、旋律清新、朗朗上口的樂曲,如《在北京的金山上》、《南泥灣》、《茉莉花》等等。

  ***四***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建議有規律的學琴

  成人學琴的一個普遍現象就是學琴時間不能保證。筆者建議有規律的按時上課,不建議等自己練熟再上課。首先,因為上課時間間隔較長,老師教授的內容容易忘記,長時間自己練習不正確造成的錯誤,也不能得到及時的糾正,通常是學習的內容還沒有掌握就已經忘記了;其次,人都有惰性,等自己練熟,不知道是何年何月了,規律的上課時間也是對自己練琴的督促,古箏的學習不是一蹴而就,而是一個長期漫長的過程;再次,勤做筆記,對繁難的地方,一定要認真做好筆記,對授課內容有不理解的地方一定要提出來,持有不同意見也要提出來,教學相長,通過師生探討提高教學質量。

  三、成人練習古箏應該注意的問題

  ***一***擺正心態,不可急於求成

  “我多久能學會呢?”、“多久可以彈奏《漁舟唱晚》呢?”成人學生經常會這樣問。什麼叫做學會呢?學幾個月的學生會彈奏樂曲,學十幾年的學生也會彈奏樂曲,但彈奏出的音樂效果肯定不一樣。有些成人學生一聽說彈奏《漁舟唱晚》至少需要一年的時間,就會驚訝的問:“啊!這麼長時間呀!”。殊不知彈奏這首樂曲是需要一定的技術技巧的,樂曲前部分對左手“揉弦”、“滑音”及右手音色的控制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其次樂曲的高潮部分速度較快,又要求有力度、力度及情感的變化,所以想彈好此曲,必須要求學生有一定的彈奏基礎。如果急於求成,二三個月勉強教會,也能彈奏樂曲了,但是會不會好聽呢?想必是不堪入耳吧!

  ***二***充分利用自身優勢、學習不能粗略化

  成人學習的自覺性高,但堅持性卻不如孩子,經常因為家庭或工作原因耽誤學習,漸漸的也就放棄了。不論學什麼做什麼都貴在堅持,學琴不僅可以陶冶情操、修身養性,更有助於注意力、思維力、想象力及意志力的培養。同時,成人的接受能力和領悟能力比孩子好,學習也比較快,有的學生通過幾節課的學習就能彈奏出簡單的樂曲了。但成人通常是學完一首樂曲就馬上急於學下一首樂曲,這種只追求數量而不追求質量的學習方式,帶來的後果就是:雖然練習過的曲子很多,但卻沒有能彈得出色的,甚至連一首完整的樂曲也不能彈奏。學習樂曲不是學完就算了,最難的是怎樣才能彈好?怎樣能彈出樂曲所表達的內容?怎樣彈奏的音樂才動聽?

  ***三***掌握科學、合理的練琴方法

  成人不能完全按照兒童的練習方法進行練習,成人在思想上比兒童成熟,因此在練習過程中要多用腦思考,彈琴是頭腦指揮手指等演奏器官去操作,是頭腦先手指而動,而不是純粹聽任手指等器官自己無意識、盲目地去動。要求成人學生對於自己所彈奏的每個音、每個音樂細節,在練習時都應當通過頭腦去分析、思考、聆聽,找出問題、分析問題、最後解決問題。成人練習應該具有針對性、不應該把大部分的練琴時間花費上一遍又一遍地重頭到尾的彈奏上,可以把自己感覺彈奏困難的片段集中起來,反覆練習,做到“活”練,而不是“死”練。

  ***四***提倡慢練為主,快練為輔

  一切的技術困難,都只有通過慢練才能解決問題。一開始練琴就應該放慢速度練習,雙手彈奏部分可選擇分手慢練。練習的過程,就是培養彈奏習慣的過程。只有通過慢練,才能夠保證有足夠的時間用頭腦去思考、用心去聆聽所彈奏的每個音。練得越慢,注意和思考的問題越多、越全、越細。困難的技術,放慢幾倍速度就會容易克服,俗話說:“熟能生巧”,當慢練達到一定的程度,自然速度就會提高,困難也就迎刃而解了。有些學生誤認為,慢練是浪費時間和功夫,每次都是漫無目的的快速練習,結果練琴沒有效果,更不要提練琴的質量了。慢練非但不浪費時間,而是節省時間,通過慢練,才能更牢固的掌握困難的技術。

  演奏是一門深奧、複雜的藝術,包羅永珍。而且不同氣質、不同人身閱歷的人,表現情感的方法也不同,同一首樂曲在不同的年齡階段、不同的環境及不同的狀態下演奏也會有差別。因此,要找到適合自己的路,堅持不懈的走下去,持之以恆,只有課堂教學與課後練習結合好,才能有效果,才能讓古箏學得更出色、更出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