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歌應該怎樣學習簡譜知識

  學習唱歌的人應該知道,唱歌學習簡譜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那麼你知道在唱歌的時候我們應該怎樣學習簡譜?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分享一些方法吧!

  簡譜學習入門知識

  1.什麼是簡譜?

  簡譜是用阿拉伯數字1、2、3、4、5、6、7來記錄音高的一種記譜法,讀過書的中國人幾乎都認識它。這種記譜法的是法國的修道士蘇埃蒂1665年提出來的。後來,將它加以改進和積極推廣的竟然是法國著名的哲學家、文學家盧梭。由於這種記譜法不方便於記錄多聲部的、複雜的音樂,在歐洲幾乎從未普及過。1882年前後,美國人梅森到日本講學時把它傳入日本,19世紀曾有一度在日本學校通用過,不過後來他們也不用了。清朝末年,簡譜通過留日學生傳入我國。1904年,沈心工先生編寫的“學校唱歌法”一書出版,曾風行一時,從此簡譜便在我國普及開來。筆者認為,簡譜作為一種大眾化的記錄方法,在我國普及和推廣音樂方面曾經而且仍在發揮很大的作用。不過由於它記譜有不少侷限,而且現在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又都不用它,我們應當創造條件推廣、普及五線譜,以利於提高音樂水平及與世界各國進行音樂文化交流。

  2.關於簡譜

  簡譜是記譜法一種。由於它簡單明瞭、通俗易懂,在記譜、讀譜上有很大的方便,因此在我國廣泛流傳。

  簡譜有它的優點,但也有它的缺點。例如記合奏合唱,它就不象五線譜在視覺上那麼清楚,而記鋼琴譜幾乎是不可能的。過去有人認為簡譜簡單、不科學,因而否定了簡譜在現實音樂生活中的重要作用,那是錯誤的。應該承認:簡譜對音樂的普及和推廣,作出了重大的貢獻。在今後相當長的時期內,簡譜將會繼續發揮它的積極作用,為社會主義文化事業服務。

  簡譜的創造和發展過程,因為缺乏有關的材料,還不能作準確的介紹。法國的加林***1786-1821***和舍維***1804-1864***;英國的格蘭威爾***1785-1867***和葛爾文***1816-1880***,在簡譜體系方面,都曾作過研究和整理。我國的簡譜是由日本傳來的。這種體系與舍維的體系已有所不同。按照舍維體系,八分音符和十六分音符的短線,都加在音符的上方。然而日本的簡譜到了我國,特別是解放後十年來,又起了許多變化和發展,現在只將現行的簡譜作如下的簡單介紹。

  簡譜 VS 五線譜

  簡譜的音符,不同音高之間的符號差異,比起線譜的豆芽菜要大得多,所以以可分辨性來說,無疑的簡譜的符號差異,要比線譜的位置差異要來得容易辨認,所以對於初學者的學習,簡譜的確比較快容易上手。

  線譜初學看錯行是很常見的,簡譜卻多半是指法不熟而按錯。一個是識譜時候的問題,一個是是識譜後執行時期的問題,這兩者是有很大區別的。

  而採用簡譜,對於初學者來說,容易培養首調感,也較於容易建立起首調的聽覺,有助於以首調方式來演奏的音準。上手容易,轉調也容易,但是對於首調感不明確,臨時記號多的曲子,學簡譜的人就比較缺乏這樣的訓練了。

  簡譜的實際音高,卻沒有線譜那麼明確,尤其是碰到轉調的時候,更容易出現不確定的情況。

  這個問題,在編寫樂曲時,就比較會造成困擾。除了音響效果的轉變以外,有些和聲的轉位也會造成一些問題。

  在和聲方面,愈多音出現時,簡譜就愈吃力。因為簡譜符號大,又要加點,疊起來相當佔空間,而且有時必須分神判斷夾在裡面的點到底是屬於哪個音符的。所以當和聲同時出現的數目多到一定程度時,簡譜的識譜就不如線譜簡潔明瞭。

  4.音符

  在簡譜中,記錄音的高低和長短的符號,叫做音符。而用來表示這些音的高低的符號,是用七個阿拉伯數字作為標記,它們的寫法是:

  1 2 3 4 5 6 7

  讀法為: do re mi fa so la si

  ***多 來 米 發 梭 拉 西***。

  音符是和音高緊密相連的,沒有一個不帶音高的音符。

  5.音高

  音符的數字符號如1 2 3 4 5 6 7就表示不同的音高。在鋼琴鍵盤上可以很直觀地理解音符和音高。廣義上說音樂裡總共就有7個音符。

  鋼琴上的琴鍵由黑鍵和白鍵組成,共有88個鍵盤。上圖標示出這88鍵盤以及對應的音符和音高。現在重點看黃線框裡面的音符---七個白鍵和五個黑鍵。搞懂了這12個音符和位置規律就可以將所有88個鍵盤掌握了。

  黃線框裡面的音符上下都不帶圓點的一般叫中音區音符。如果您記憶的話先將中央1***C***牢記在心---這可以說是所有88個鍵盤位置的基礎。至於說為什麼還叫C您可以參考有關調式的解釋。這7個白鍵的就是如我們通常唱的1 2 3 4 5 6 7 這七個音符。那麼5個黑鍵呢?請看下面有關半音/全音的解釋。

  黃線右面的音符上邊出現有圓點的,則表示要將該音升高一個音組,行話說“高8度”。如出現加兩個圓點就表示將該音升高兩個音組,餘類推。在音符下邊出現有圓點的,則表示要將該音降低一個音組,即“低8度”。如出現加兩個圓點就表示將該音降低兩個音組,餘類推。

  用手依次彈上面各組鍵盤,你會直觀地感到音的“高低”了。

  學習簡譜具備的條件

  要熱愛生活,體驗生活,善於觀察生活

  平時,在生活中要多看、多聽、多分析、擴大視野,增加生活積累。不但要對各種人、各種事善於體察、分析,還應對美好的大自然——山川、田野、大海、江河、風、花、雪、月 等等有更深的瞭解。只有這樣,當你想寫有關題材的歌曲時,才不至於腦子空空,毫無聯想 。試想,如果一個作曲者連山都沒有見過,怎能寫好一首登山的歌曲呢?最多隻能借助於影 視或書本的間接介紹,但他決不能體會到登山時步履的節奏韻律,及攀登山頂後胸懷歡暢的 心情。

  要有一定的樂理知識

  歌曲是通過音樂來表現的,而音樂則需用樂譜記錄下來的。因 此,歌曲作者必須具備相當的樂理知識,青少年朋友應在這方面先打下良好的基礎。試想, 一首 好的歌詞打動了你,你很想把它譜成曲,然而,頭腦中浮現的歌聲,卻不知如何用音 樂符號來表達;或者雖然用音樂符號記述下來了,但不確切、不完整,甚至與自已的本意相 距很遠,這樣是寫不好歌曲的。3要善於學習各種音樂語言 歌曲是通過音樂語言來表情達意的,所以要想寫好歌曲, 首先要學會積累豐富的音樂語言。日常生活中,一個人的口才好,人們誇獎他“出口成章”,這並不是天生的,而是語言的不斷積累和反覆鍛鍊的結果。同樣,你若想寫好歌曲,也應不斷積累起豐富的音樂語言,供自已在創作實踐中運用。或許有些朋友會問,從哪裡去找音樂語言?怎樣積累?途徑是很多的,如我國各民族、戲曲、曲藝和傳統樂曲,聶耳、冼星海、蕭友梅、黃自等老一輩作曲家的優秀作品,目前流傳很廣的一些優秀的藝術歌曲、群眾歌曲、通俗歌曲、新歌劇及影視音樂,以及外國古典及現代的優秀音樂作品,我們都應該熟悉和認真借鑑。就像海綿吸水那樣,吸收越多,儲備充足,到需要參考借鑑的時候,就能得心應手地為你所用。學習前人的創作經驗是文藝創作的必由之路,歌曲創作也不例外。如果掌握的曲調很少那麼你的音樂語言就不會很豐富,有時顯得蒼白、單調。當代著名作曲家如賀綠汀、李煥之、劉熾、瞿希賢、王洛濱、施光南等的作品,都與民間音樂有著“不解之緣”,並從古今中外的優秀音樂作品中,吸取了豐富的音樂養料,所以他們的作口才能受群眾的喜愛。對於前人的作品還應善於學習,要分析他們的得失成敗,而不是盲目照搬,因為生活本般是豐富多彩的,而且每時每刻都在變化發展著的。還要學會分析自已的歌曲,經常給自己當老師,不斷總結經驗都訓,本著精益求精的態度,才能迅速提高。此外,有條件的朋友,還應多掌握些音樂知識及作曲技巧,比如與歌曲創作直接有關的和聲、復調及作品分析等知識。它們能幫助我們學會透徹地分析歌曲,提高創作技巧,更快地掌握作曲本領。

  要有相當的文學基礎 歌曲是音樂與歌詞的結合

  因此,歌曲作者的文學水平將直接關係到歌曲的創作質量。要熱愛文學,關心文學,並不斷提高自已文學水準。對於小說、報告文學,並不斷提高自已文學水準。對於小說、報告文學、散文,尢其是詩詞應給予很大的關注。歌曲作者必須具備一定的文學修養,比如對各種詩詞的瞭解,包括流派、創作及聲韻特點等。這樣就能從色彩紛呈、數量眾多的歌詞中擇優譜曲,甚至可以自已動手寫詞。在創作實踐中,因為歌詞選擇不當,致使整個歌曲創作失敗的例子是屢見不鮮的 。經常可以看到一些作曲者在音樂上很下功夫,但由於忽視了歌詞的作用而最終未獲成功。希望朋友們不斷提高自已的文學修養,以適應歌曲創作 向我們提出的日新月異的要求。有了生活體驗,又常握了一定的寫作技巧,就應“勤寫多練“了。學到的知識如果只停留大書本概念上,不去實踐,不經常磨練,是寫不出好的曲調來的,所謂“熟能生巧”就是這個道理。但是,我們說的勤寫,是要動腦筋有意圖地寫,而不是無目的地瞎寫。比如,可以根據合適的歌詞寫一首完整的歌曲,也可以根據自已的能力,按特定的情緒要求寫一段曲調,甚至只求寫好一個或幾個不同的樂句,從中得到鍛鍊和提高。循序漸進的規律,對於學習作曲同樣是適用的。 !

  作曲對於我們音樂愛好者來講,也不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事。俗話說: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我們聽多了別人創作的優秀作品,有時自己也能哼出幾句別緻的旋律,而這就是樂曲創作的火花。只是多數人都未能將其點燃成一團火,成就出一首作品就是了。

  有興趣作曲的網友,不妨學習一下簡譜,先把自己哼唱的旋律記錄下來,這個不難。如不會簡譜就先錄下音。否則你以後往往就想不起來了,”火花“熄滅,悔之晚矣。

  不過往往我們自己哼唱的新旋律和我們聽過的某首歌中的一段相似,這是難免的,初學嘛。也很可能記錄下的旋律,經一段時間再聽,感覺不咋樣了,那就廢掉,重找靈感。

  業餘作曲創作挺有趣,除上貼講的諸條外,①要會簡譜;②能記錄旋律;③懂點歌曲結構,完善樂曲;4懂點復調、和聲知識,豐富樂譜,等等。

  簡單的簡譜教學方法

  一、簡譜怎樣表示音的高低

  在記譜法中,用以表示音的高、低、長、短變化的音樂符號稱這音符。通過一定的節奏、節拍組織起一些相同或不同高低、長短的音符,即構成了一首具有一定音樂形象的曲調的基本部分。因此,要掌握簡譜的規律,首先必須認識各種音符,理解其意義。

  在簡譜中,用以表示音的高低及相互關係的基本符號為七個阿拉伯數字,即1、2、3、4、5、6、7,唱作do、re、mi、fa、sol、la、si,稱為唱名。

  音符:  1  2  3  4  5  6  7

  唱名:  do  re   mi  fa   sol   la  si

  漢字   多  來  米  發  梭  拉  西

  對照:

  顯然,單用以上七個音是無法表現眾多的音樂形象的。在實際作品中,還有一些更高或更低的音,如在基本音符上方加記一個"·",表示該音升高一個八度,稱為高音;加記兩個" :",則表示該音升高兩個八度,稱為倍高音。在基本音符下方加記一個"·",表示該音降低一個八度,稱為低音;加記兩個" :",則表示該音降低兩個八度,稱為倍低音。

  在一般歌曲中,無論是在基本音符上方或下方加記兩個以上的"·"的音符都是很少見的。

  現將高音、中音、低音分組如下:

  在簡譜中,不論基本音符是高音還是低音,七個阿拉伯數字所表示的唱名是始終不變的。 在簡譜體系中,如果將 1→ i或i→ 1之間的音像階梯一樣按高低次序進行排列,稱為音階。順方向 1→ i,一個音比一個音高;逆方向 i→ 1,一個音比一個音低。***參見圖右圖***

  音階的種類很多,以上為最基本的自然大調音階。在音階中,相鄰兩音之間的音高距離不是均等的,其中 3與 4、7與 i之間為半音關係,其餘各相鄰兩音之間為全音關係。一個全音等於兩個半音。

  在鍵盤體系中,白鍵與黑鍵按固定規律排列,每個鍵均有固定的名稱,用七個英文字母C、D、E、F、G、A、B表示音的名稱,稱為音名。音名不等同於唱名,唱名沒有固定的音高位置,其音隨調的改變而移動***參見"怎樣認識簡譜中的調與調號"***,音名是固定不變的。

  二、簡譜怎樣表示音的長短

  在簡譜中,1、2、3、4、5、6、7這七個基本音符,不僅表示音的高低,而且還是表示時值長短的基本單位,稱為四分音符,其他音符均是在四分音符的基礎上,用加記短橫線"-"和附點"·"表示。

  1.單純音符

  在簡譜中,如果音符時值的長短用短橫線" -"表示,就稱為單純音符。單純音符除四分音符外,有以下兩種形式:

  ***1*** 在基本音符右側加記一條短橫線,表示增長一個四分音符的時值。這類加記在音符右側、使音符時值增長的短橫線,稱為增時線。增時線越多,音符的時值越長。

  ***2*** 在基本音符下方加記一條短橫線,表示縮短原音符時值的一半。這類加記在音符下方、使音符時值縮短的短橫線,稱為減時線。減時線越多,音符的時值越短。

  單純音符的名稱以全音符為標準而定。如:全音符的二分之一稱為二分音符,全音符的四分之一稱為四分音符,其餘類推。

  常見的單純音符的名稱、寫法及時值長短列表如下:

  從上表可以看出,相鄰兩種音符之間的時值比例為2:1。現將單純音符之間的時值比例列表

  2. 附點音符

  在簡譜中,加記在單純音符的右側的、使音符時值增長的小圓點"·",稱為附點。加記附點的音符稱為附點音符。

  附點本身並無一定的長短,其長短由前面的單純音符來決定。附點的意義在於增長原音符時值的一半,常用於四分音符和小於四分音符的各種音符之後。例如

  在簡譜中,加記在單純音符的右側的.使音符時值增長的小圓點·,稱為附點.加記附點的音符稱為附點音符。

  附點本身並無一定的長短,其長短由前面的單純音符來決定。附點的意義在於增長原音符時值的一半,常用於四分音符和小於四分音符的各種音符之後。例如:

  附點四分音符:

  附點八分音符:

  附點十六分音符:

  在簡譜中,大於四分音符的單純音符通常不加記附點,而用增時線來表示。例如:  附點二分音符:不用表示

  帶有兩個附點的單純音符稱為復附點音符,第二個附點表示增長第一個附點時值的一半,即音符時值的四分之一。例如:

  復附點常用於器樂曲中,在歌曲中很少使用。

  三、簡譜怎樣表示休止

  在樂譜中表示音樂的休止***停頓***的符號稱為休止符。簡譜的休止符用O表示。

  休止符是一種不發聲的符號,又稱"無聲的音符"。在音樂中,休止符一般起句逗作用,並能加強歌***樂***曲的表現力,變化歌***樂***曲的情緒,使曲調的進行表現出對比的效果。

  休止符停頓時間的長短與音符的時值基本相同,只是不用增時線,而用更多的 O來代替,每增加一個 O,表示增加一個相當於一個四分休止符的停頓時間,O越多,停頓的時間越長。

  在休止符下方加記不同數目的減時線,停頓的時間按比例縮短。

  常用休止符的寫法、休止時值如下:

  在休止符右側加記附點,稱為附點休止符。附點休止符的停頓時值與附點音符的時值相同,即增長原休止符停頓時值的一半。

  音符是有聲的,有的音可以拖長,而休止符是無聲的符號,因此在實際使用中常用相當於附點時值的休止符來代替附點。例如:

  常寫成

  在休止符右側加記兩個附點,稱為復附點休止符,第二個附點表示增長第一個附點時值的一半,即休止符停頓時值的四分之一。例如:

  在簡譜中,復附點休止符是很少使用的。

  四、怎樣認識簡譜中的拍子和拍號

  將旋律的強拍與弱拍用固定音值進行強弱迴圈,有規律地組合,稱為拍子。拍子分為單拍子與複拍子兩種。每小節的每一拍由一個完整音符即單純音符組成的拍子,稱為單拍子;每小節的每一拍由一個附點音符或與其等值的音符組成的拍子,稱為複拍子。

  用以表示不同拍子的符號稱為拍號。拍號一般標記在調號的後邊。例如:1=C 2/4     1=G 3/4

  拍號是以分數形式標記的,分數線上方的數字***分子***表示每小節的拍數,分數線下方的數字***分母***表示每拍音符的時值。如2/4 拍子中的"2"表示每小節兩拍,"4"表示以四分音符為一拍,2/4 即表示以四分音符為一拍,每小節有兩拍。

  旋律的強弱是有規律的,拍子決定旋律的強弱次序。強拍用●表示,弱拍用○表示,次強拍用◎表示。2/4拍子的強弱次序為:●○,這種強弱強弱不斷交替的拍子的旋律,給人一種步伐整齊、具有進行曲風格的感覺;4/4拍子的強弱次序為:●○◎○,具有一種莊嚴、崇高的感覺;3/4拍子的強弱次序為:●○○,給人以翩翩起舞的感覺。當然,這三種基本節拍的感覺並非絕對的。

  在歌曲、樂曲中,音符的強弱關係由小節線來劃分。無論哪種拍子,小節線後邊的一拍總是強拍,小節線前邊的一拍總是弱拍。

  五、怎樣認識簡譜中的調與調號

  在音樂作品中,為了更好的表達作品的內容與情感,適合演唱、演奏的音域和表現,常使用各種不同的調。

  調由兩部分組成,即主音的高度與調式類別。如自然大調音階1、2、3、4、5、6、7、i,1***do***的音高等同於鍵盤中的C音,則此音階稱為C自然大調音階;自然小調音階6、7、1、2、3、4、5、6中,6 ***la***的音高等同於鍵盤中的A音,則此音階稱為a自然小調音階。在簡譜中,歌曲、樂曲調的高低均按大調的高低確定,即按 憗***do***音的音高確定調的高低。因此C大調與A小調在簡譜中的調號均為 1 = C,它不代表歌曲的調式。

  調號是用以確定歌曲、樂曲***或調子***高度的定音記號。在簡譜中,調號是用以確定 1***do***音的音高位置的符號,其形式為 1= ……。例如當一首簡譜歌曲為D調時,其調號就為 1= D.

  鍵盤上任何一個音都可以作1***do***,1***do***音在鍵盤上的位置確定後,按照音階各音之間的全音、半音關係,即可找出各調的音階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