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種學笛子要不得的錯誤方法

  學笛子的人需要了解哪種方法可以學習哪種方法要不得,今天小編給大家整理了學笛子的錯誤方法,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學笛子的錯誤方法

  一:只上課,不練習

  有些家長對學習樂器規律沒有足夠的認識,或者是把它同學習文化課的方法苟同起來,即只需要上課聽懂,課堂掌握便可。實際上並非如此,器樂學習有別於其他文化學習的特殊之處是:理性理解不等於實際掌握,通過實際的練習才能獲得實際技能的提高。並且,器樂作業不僅僅需要用腦、用手完成,而是眼、腦、耳、手並用的過程,課堂上學到的東西僅能領會而已,只有通過眼、腦、耳、手的嚴格聯絡才能貫徹課堂所學內容。學習新知識都有消化、理解、掌握的過程。如果不能堅持每天練琴,也就不能使得這個過程非常有效的運轉,那麼出現的結果就是回課質量不高,音符僅能免強認識,根本顧及不到音樂表情,而且演奏法上存在大大小小的問題。回課質量不高,孩子會逐漸產生逆反,在學習中達不到家長的期許,逐漸產生放棄念頭也就不足為奇了。

  解決方法:

  每天練習、固定時間練習、專人負責練習。

  二:一味求進度,不練基本功

  有些孩子和家長之間互相攀比進度,攀比考到了幾級,不重視基本功練習,甚至在潛意識裡認為練習基本功浪費時間,這種認識害處非常之大。基礎不牢,地動山搖。有的孩子考級的級別已經很高了,但因為基本功不紮實,在諸如手型、指法、儀態等方面小毛病太多,在專業的老師和評委面前得不到認可,在正規的考試和比賽中因為基本功反面的瑕疵而被淘汰,非常可惜。絕大多數孩子參加考級,一年考一級已經比較困難,有的孩子和家長一味求快,讓孩子一年考兩級,這種做法無異於拔苗助長,甚至導致孩子在學習的道路上到達一定的高度之後無法繼續前行。

  解決方法:

  一步一個腳印,在一首曲子包括練習曲沒有練好之前不要去學下一首。

  三:家長光“指揮”,孩子出“手指”

  在孩子學習的過程中,經常見到聰明而不會動腦的學生,出現這種情況多數是因為家長沒有準確地把握輔導的尺度,也就是說家長表現出過分的責任心,除了自己該做的,幾乎包辦孩子練習的一切,甚至是讀譜。雖然家長光“指揮”,孩子出“手指”在短期的學習中會有較大的進步,但卻背離學習的初衷,不利於孩子自我學習能力的培養,以至於有些孩子很大了識譜能力仍然很差,更不用說分析和詮釋作品的能力了。

  解決方法:

  在孩子練琴以前應首先貫徹本週老師教學的意圖,可以以提問式開始,讓孩子充分回憶課堂並帶著問題在練習中解決問題。

  其次,應隨著年齡和程度的增加,逐漸減少輔導,而變成監督,充分發揮孩子自己的主動性。

  當然,在這個過程中家長可能感覺孩子的回課質量稍差,但經過一段時間的培養和訓練,孩子就會進步很快了。

  學笛子的方法

  首先,你須要知道你所用的笛子是什麼調的吧,對於初學者而言,喜歡流行歌曲的話,梆笛F調應為首選,曲笛就選D調比較理想。

  其次,你須要知道最基本的指法吧,一般來講,入門指法為以筒音為5,從遠離吹孔那一側起,各個孔所發的音依次為6、7、1、2、3、4。其中,第三孔為1音,該孔邊就有一個英文字母,標明依這樣的指法,為該笛所命名的調。如第三孔旁邊標有字母“F”,則表示該笛是F調***以筒音作5***。

  第三,你多少須要懂得一點樂理知識啦,最起碼應該知道什麼是拍子,即節奏,這樣看譜才有了基礎,否則就只能閉著眼睛吹奏了,要想這樣練會笛子不是不可以,但恐怕很不容易喲。

  第四,需要練一練“氣功”呀,練急吸慢吐,平穩撥出。如果覺得書上講的呼吸方法不太好理解,那你只要記住“吸氣時如聞花香,吐氣是如吹火杖”,也許會管用一些。至於肺活量,應該不成問題,你把笛子看成自己的嘴巴的話,想一想,你說話需要多大肺活量,那吹笛子用多大肺活量大概就差不多夠用了。

  第五,沒有老師教的話,手底下無論如何也該有本教材或樂譜什麼的吧,平時呢,喜歡什麼曲子時不妨多吹一吹,最好是自己熟悉的、旋律較為流暢的經典一些的歌曲,突擊先吹會一首。但長音還是要練一練的哦,找準笛子上的每一個音,在吹響它的同時,儘量延長這個音的發聲時間,每次練上個十分八分鐘還是可以的吧,這就叫練長音,目的是固定口型,穩定氣息,好處大大的啦。

  最後,自然要強調一下“拳不離手、曲不離口”,持之以恆。學練笛子,肯定會有時感覺到枯燥乏味的,特別是感覺不到進步時,真想一腳踩壞它!哈哈,這可要不得,你得對它有感情才對呢,要相信自己!只要吹響了它,你就算會吹了,這就是進步——當然這不等於你已經吹得很好嘍,那就接著練唄。

  笛子的分類

  笛子不但演奏技巧豐富,而且它的品種也多種多樣,有曲笛、梆笛、定調笛、加鍵笛、玉屏笛、七孔笛、十一孔笛等,並形成了風格迥異的南北兩派。

  笛子實際上是一類樂器的通稱,如果從音高上分類,笛子一般分為曲笛 ***笛身較為粗長,音高較低,音色醇厚,多分佈於中國南方***、梆笛***笛身較為細短,音高較高,音色清亮,多用於中國北方各戲種***和中音笛***形狀、發音特點介於曲笛和梆笛之間***。

  曲笛

  因伴奏崑曲而得名,又叫班笛、市笛或扎線***即纏絲***笛,因盛產於蘇州,故又有"蘇笛"之稱。這種笛子多 為D調或C調乃至降B調,管身粗而長,可能是大橫吹的遺制。音色渾厚而柔和,清新而圓潤。廣泛流行在我國南方各地,最適於獨奏或合奏,是江南絲竹、蘇南吹打、潮州笛套鑼鼓等地方音樂和崑曲等戲曲音樂中富有特色的重要樂器之一。這種笛子的笛膜貼得較鬆,音色潤麗、清晰。在演奏中以各種北裝飾手法,如“喚音”、“迭音”、“倚音”、“顫音”等最為多用,一般忌用強吐和斷奏。在氣息運用上要求飽滿均勻,不能過猛過急。

  梆笛

  因伴奏梆子戲曲而得名。這種笛子通常分為:F調梆笛、G調梆笛、A調梆笛。管身較曲笛細而短,可能是小橫吹的遺制。音色高亢、明亮,是吹高音用的一種笛子,主要流行在北方,多用於北方的吹歌會、評劇和梆子戲曲***秦腔、河北梆子、蒲劇等***的伴奏,也可用來獨奏,富有濃郁的鄉土氣息和地方色彩。 北方的笛子多為梆笛***高音笛***,發音高亢、嘹亮。這和北方人民所處的地區特點和生活、勞動習慣是分不開的。在演奏當地色彩的樂曲***包括各種地方戲曲***時,以“歷音”、“滑音”、“吐音”、“花舌”等最為多用。氣息運用上較猛。如秦腔、郿鄠、蒲劇、河北梆子等,只要多吹一吹這些歡曲音樂,就可以熟悉北方笛子的一些傳統演奏方法。

  蒙古笛

  內蒙草原上的人民,常年多過著不定居的生活,那裡的人們性格開朗、奔放。樂曲遼闊、高亢,常常出現一些多音的急速進行而又突然停留在一個延長音上,造成了非常開闊、奔放的效果,就像一匹駿馬在草原上飛馳一樣。這個地區的笛子,笛膜一般貼得較緊,甚至不要笛膜***有時也要鬆膜的效果***。在演奏技巧上多用一些裝飾手法,如“迭音”、“倚音”、“喚音”等。更突出的一個特點是,多用上方三度或四度的顫音指法。

  維吾爾笛

  維吾爾族人民能歌善舞,他們的音樂明快、火熱。多用高音笛子,一般不用笛膜,或將笛膜貼得很緊***有時也用鬆膜效果***。在吹奏方法上一般運氣較猛,衝力較大,強弱對比特別明顯。最多的技巧是“急滑音”和一些裝飾性的如“倚音”、“贈音”、“喚音”等等。此外“花舌”和“吐音”也常常使用,而且多半要求吐得斷頓有力。

  藏笛

  笛子在藏族過去不很流行,但也有一些民間藝人吹得很好。他們多用中音笛,在吹奏方法上,許多地方是模仿二胡奏法和人聲唱腔。此外,還有如下幾個特點:

  在一拍時間內,有兩個同度的八分音符連續進行時,一般都給每拍的第一個音加上一個上方三度***有時是上方二度***的裝飾 音***即上倚音的吹奏方法***;在第二個音上加一個下方二度的裝飾音***即下倚音的吹奏方法***。

  凡是連續四個以上的十六分音符,多是兩個音符吐吹一下,很少用長連線或者吐音斷奏。

  樂句或小節開頭腦第一個音,很多時候用指顫音***二度或三度***。但是這種指顫音與一般指顫音不同,它要求手指儘量低抬,動作很快,有些近似波音的效果。

  口笛

  經考證,口笛要我國曆史上早有記載,並有出土實物。但將它推陳出新,正式搬上舞臺,登上音樂的大雅之堂,是20世紀七十年代。上海民族樂團的俞遜發把自己改進的口笛首先運用於獨奏中,受到了人們的歡迎。許多青年演奏者,喜吹愛好,而且,又有不少人對口笛進行了以自己使用為主要目的的某些改進。不斷豐富著它的表現力。目前口笛五花八門,有兩孔和五孔口笛,七孔口笛。有按音位的對稱,以中心開吹孔的,也有的以在比二的比例開吹孔的。有的開孔為了轉調方便,有的則為增加音域。

  目前一般口笛,就其音域而言可達兩個八度,但就其音程、音階而言,有些音又是不易發出或者發音十分不準。由於它的製作簡單,造價很低,攜帶方便,以及它的特有風韻受到許多人的歡迎。

  侗笛

  侗笛在湘、黔、桂三省交界的侗族地區非常流行。它的音色優美,明朗而不浮華,甜美而不消沉,它反映了侗鄉的幽幽杉林,清清流水的山川風光,其音響近似竹笛與洞簫之間。

  侗笛之所以能形成那種特有的聲響效果,關健就在於笛頭的吹口。它不像竹笛是橫吹的孔吹樂器,它是依靠吹口***吹嘴***來發聲。

  侗笛一般長約30釐米,內徑為1.3釐米,共開六個音孔。從吹口頂端至六音孔約為14釐米。各音孔間的距離基本相等。

  民間流行的侗笛都無有嚴格要求,一般較多用的是D調、E調和F調。每支侗笛的音域約在10—12度。

  演奏侗笛時多采用一口氣到底的吹法——“鼓腮換氣法”,這也就是它的所難之處。其它演奏技巧是不難掌握的,只要有吹笛子的技能,運用於侗笛是足足勝任了。

  玉屏笛

  產於貴州玉屏侗族自治縣。用當地的小水竹製成。笛身呈橢圓形,外表刻有山水、花草、鳥獸、蟲魚或詩文等圖飾,工藝精細。成對的雌雄笛更為著名,雄的笛管稍粗,上面刻有"騰龍";雌的笛管略細,發音明亮,上刻"綵鳳"。這種龍鳳對笛,在工藝上頗具特色。

  管樂器

  西洋管樂器中,笛分為短笛、長笛、風笛、直笛、陶笛。


猜你感興趣:

1.笛子學習心得

2.學笛子有什麼好處

3.怎樣學吹笛子

4.初學者學習笛子的技巧和方法

5.學吹笛子的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