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架子鼓對兒童和成人的好處

  通過學習架子鼓,手、腳、嘴的配合,進行從簡單到複雜的肢體同向、斜向、時間錯位、協調性、速度、耐力等有氧訓練對大腦進行刺激,尤其注重對右腦的刺激,激發被閒置不用的大腦空間,提高對節奏的平衡性、敏感性、準確性及其快速的反應能力。今天小編為大家帶來,希望能夠幫到大家。

  架子鼓又名爵士鼓,英文:DRUM,最早起源於美國,後傳入中國,真正讓大家知道這門樂器是80年代未,當時隨著歌舞團的興盛也使老百姓知道了有這麼一個樂器。而讓架子鼓發展起來卻是當時北京的一些樂隊鼓手,在當時教材資料和教學極其匱乏的情況下,他們因為熱愛搖滾音樂,所以利用手邊僅有的資料刻苦的研究和練習架子鼓的技術。也就是他們才逐漸把架子鼓的演奏技術和教學普及發展到中國其他地方。時至今日,架子鼓在我國的發展已經不可同日而言,尤其是近幾年隨著國外一些鼓音樂家的來訪交流,我國的架子鼓演奏和教學都已經基本跟上國際的軌道。在某些地區的架子鼓培訓班經常有上百人的學員在進行著架子鼓的學習。下面將給大家詳細介紹下架子鼓的作用和構成。 架子鼓最少由四個鼓,3片鑔構成,並且可以隨自己的需要隨意增加,有的甚至多達十幾個鼓和鑔。而這麼多的樂器都是組合在一起由一個人演奏,所以對於四肢的協調和大腦對身體的控制力有相當大的要求,因為它需要你的四肢同時演奏,所以相對於其他樂器如鋼琴小提琴二胡等等樂器,架子鼓對左、右腦的開發和訓練,增強身體的協調性等有著不可比擬的作用,並且它也是一個相當好的發洩情感的樂器。讓你能忘卻心裡的煩惱,用音樂來淨化心靈。

  對於兒童的作用

  現在中國有相當多的兒童已經開始在4,5歲的時候就學習架子鼓,因為它不僅有強烈的節奏,而且能簡單快速的掌握基本演奏技能,更重要的就是對大腦的開發和對身體協調性的訓練,而這個特點已經不僅僅是樂器演奏了,它已經演變成了對體能和大腦訓練的一種方法,所以我們也倡導家長可以讓小孩從小學習這種樂器,因為這對與他們以後的其他學習是有著很大的幫助。通過學架子鼓後,他們的性格從而開朗活潑了,同時增強了其自信心變更聰明瞭而且並不影響學習。

  對於成年人的作用

  而對於現在的年輕人白領一族來說,越來越大的社會競爭壓力和公司的工作壓力,會使他們身心俱疲,這種疲憊與壓抑甚至已經無法用正常的休閒方式來排解。因為眾所周知,音樂是緩解心理壓力和身體的最好特效藥,而架子鼓又是一種精神發洩的最好工具,現在有些心理診所用於發洩的工具裡除了拳擊運動外,也已經增加了架子鼓,讓你在鼓聲中發洩掉你的壓力。而且架子鼓的學習比較其他樂器來說特別簡單,這種樂器的學習不需要你懂多少樂理知識,就可以讓你很快的入門,只要你再稍加練習,就可以進行簡單演奏,對於成年人來說比較好掌握的一門樂器,也是比較受大家喜歡的一門樂器。

  學習架子鼓的最小年齡和學習方法

  3週歲就可以學習架子鼓啦,只要感覺好就能學,鼓也有專門小孩用的,年齡不是問題,主要看家長的堅持和配合!孩子前期都是興趣,但也有個厭煩期。這時候家長就很重要了。主要多鼓勵,堅持才能有好的成效!

  架子鼓是眾多小朋友首選的打擊樂器,它那激越有力的聲音,複雜多變的節奏,小小鼓手揮灑自如的投入表演,深深紮根在每個小朋友和家長的心中,吸引了眾多小朋友的參與,使它成為青少年器樂學習的一道靚麗風景線。在教學實踐中,教室要營造一個輕鬆、愉快的學習環境,提高幼兒學習架子鼓的積極性。

  培養幼兒的興趣很重要,沒有興趣的練習,對誰來說都是一種折磨。在練習中,千萬要保護好幼兒的學習積極性。少練多次的形式,就是將所學內容化整為零,每次學習內容不多,儘量照顧到每一個幼兒,讓他們都學會,以增強他們的自信心,也提高他們學習架子鼓的興趣。

  注重節奏的培養

  一首好聽的音樂,節奏是它的靈魂,在架子鼓演奏中,只有鼓聲***節奏***和音樂融為一體,這樣的演奏,才有魂,才能立得住;這樣的鼓聲,才有震撼力和吸引力。

  在教學中,發現有的幼兒倫開胳膊使勁敲打鼓,最終槌頭是否落在鼓心上就不管了,這樣的鼓聲根本就沒有節奏,有的只是雜亂、刺耳的鼓聲而已。

  架子鼓的節奏是豐富多彩、變化多端的。感知節奏、學習節奏是架子鼓學習的重中之重,認識基本節奏型:2/4、3/4、4/4,先學會唱,然後再在鼓上打出節奏。在此基礎上,逐漸增加難度如:八分音符、十六分音符、三十二分音符、前八後十六、前十六後八等,一首曲子打下來,幼兒提高了認譜、唱譜能力。不僅如此,孩子們在元聲音樂教育的學習過程中,很多孩子不僅學會了打鼓,更掌握自己聽音樂伴奏,上臺表演的能力。甚至可以自己組建樂隊!

  要想打出精彩的樂段,基礎的學習和訓練是很重要的,沒有耐心、細緻的基礎訓練,就不可能有高水準的演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