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琴基礎之小提琴與中提琴的區別

  現在很多人都紛紛學習起了樂器,其中提琴就是最受歡迎的樂器之一,那麼你們知道小提琴決中提琴的區別是什麼嗎? 以下是有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希望能幫到你們。

  小提琴與中提琴的區別

  1、拿琴的姿勢不同。

  2、定弦不同,小提琴是E A D G,大提琴是A D G C 。

  3、音域不同,小提琴要高很多,小提琴的二絃也就是A比大提琴的一弦A還要高一個八度。

  4、把位大小不同,小提琴的把位比大提琴的要小很多。

  5、音色不同,小提琴屬於高音樂器,大提琴的聲音更像人聲。

  小提琴的樂器特色

  小提琴屬提琴族樂器中的高音樂器,藝術表現力豐富,音色優美、表達含蓄、變化多端,具有歌唱般的魅力。 小提琴是一切弓弦樂器中流傳最廣的一種樂器,也是自17世紀以來西方音樂中最為重要的樂器之一。 小提琴是最具表現力的樂器之一,演奏技巧極其豐富,作曲家們經常用以引發作品的基調。 小提琴在交響樂隊中,分為第一小提琴和第二小提琴。第一小提琴常擔任樂曲的主旋律,第二小提琴 則擔任樂曲主要聲部的和聲伴奏。此外,小提琴也常在室內樂和小品中常用於獨奏。近年來,小提琴又成為當代流行樂和爵士樂的當家樂器之一。

  小提琴***violin***是一種超擦奏管絃得鳴提樂器。它廣泛流傳於世界各國,是現代管絃樂隊絃樂組中最主要的樂器。它在器樂中佔有極重要的位置,是現代交響樂隊的支現代小提琴的出現已有300多年的歷史,其製作本身是一門極為精緻的工藝技術。小提琴音色優美,接近人聲,音域寬廣,表現力強,從它誕生那天起,就一直在樂器中佔有顯著的地位,為人們所寵愛。如果說鋼琴是“樂器之王”,那麼小提琴就是樂器的“王后”了。 柱,也是具有高難度演奏技巧的獨奏樂器。小提琴的五度定弦為:g, d1, a1, e2, 音域超過3 個半組,是所有管弦樂團必不可少的正規樂器。也是樂器之後。

  小提琴***義大利文:IL Violin***是一種絃樂器。總共有四根弦。靠弦和弓摩擦發出聲音。小提琴由30多個零件組成。小提琴琴身***共鳴箱***長約35.5釐米,由具有弧度的面板、背板和側板粘合而成。面板常用雲杉製作,質地較軟;背板和側板用楓木,質地較硬。琴頭、琴頸用整條楓木,指板用烏木。

  小提琴在絃樂器組中體積最小,音域最高,它的表現力格外豐富多樣。在演奏技術方面,小提琴在全樂隊中也最靈活,它適於演奏任何速度和形式的樂句,包括帶有和絃式進行的樂句。因此,小提琴在樂隊中總是起著主導的作用,它可以稱為交響樂隊的“心臟”。在樂隊中小提琴演奏者一般有二十二人到四十二人不等。

  從十八世紀開始,小提琴便習慣於劃分為第一小提琴和第二小提琴兩部。第一小提琴多半演奏樂曲的主要旋律,第二小提琴有時也同第一小提琴演奏同樣的旋律型,即同第一小提琴齊奏或者保持比第一小提琴低八度、低三度或者低六度的旋律進行。

  因此,第一小提琴和第二小提琴一般都排在舞臺的左方,第二小提琴列在第一小提琴的後面;但也有把小提琴聲部全部排在舞臺前列的情況,即把第一小提琴排在指揮的左邊、而把第二小提琴排在指揮的右邊。因為第二小提琴有時也同絃樂器組的其他絃樂器一起為第一小提琴伴奏,在這種情況下,由於它的排列位置同其它絃樂器較相靠近,音響也較易融洽在一起。有時候作曲家由於需要造成特殊的效果,還把小提琴細分成更多的聲部,例如瓦格納的樂劇《萊茵黃金》中甚至把小提琴細分為十二個聲部,但這種情況終究是比較少見的。中提琴的外形同小提琴一樣,但體積稍為大一點。中提琴的聲音稍低,不如小提琴那樣清麗,但它那不大透明的帶點憂鬱色彩的音色,在樂隊中卻也是不可多得的。

  中提琴的樂器特色

  中提琴屬提琴族樂器裡的上中音樂器,音色柔和、深沉, 略帶些沙啞,因而亦獨具特色。中提琴僅比小提琴大七分之一,外形幾乎一模一樣,同樣廣泛應用於管絃樂隊、交響樂隊 以及室內樂***尤其是絃樂四重奏***中。但中提琴通常擔當中音聲部,為主旋律起伴奏和襯托的作用, 極少用於獨奏。不過偶爾也以獨奏樂器的形象出現,如在柏遼茲的交響曲《哈羅爾德在義大利》中, 中提琴的獨奏就佔了相當比重。中提琴的音質別具一格,近似鼻音的詠歎,非常適合表現深沉與神祕的情調。

  中提琴進入樂隊後並不是馬上就有機會發揮出與它本身相稱的作用。在巴赫和亨德爾的復調音樂中,中提琴與其它絃樂器同處於平等的地位。但是後來的作曲家並不重視中提琴的這一獨特色彩,僅僅把它作為樂隊的中間聲部或者低聲部來處理。只是在貝多芬和浪漫樂派作曲家的作品中,中提琴才成為一種演奏旋律的樂器。帕格尼尼、柏遼茲和理查·施特勞斯還為中提琴寫了一些著名的獨奏聲部和獨奏曲。

  中提琴在樂隊中通常排在大提琴後面斜對著指揮者的地方,人數有八至十二人不等。一般說來,它多半是同其它樂器、特別是同大提琴一起演奏同樣的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