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琴基礎之小提琴弓子的挑選

  怎樣挑選一支好的提琴弓,是每個提琴愛好者所關心的問題。以下是有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希望能幫到你們。

  現在市場上主要有4大類的弓子:

  1、波爾南哥地區的蘇木,優質的材質可做上乘的弓子,但也要好的制弓師的精雕細琢。但資源已經枯竭。

  2、碳纖聲學纖維複合材料製作的弓子,其效能可堪比上乘的波爾南哥蘇木。好的弓子價效比非常之高。

  3、雜木弓材料製作的弓子,因受材質的制約,就像法國大師說的外型是弓子,其實就是一根棍子。

  4、玻璃纖維、混合著稍許碳纖維,用魚目混珠的方式製作的弓子,因其是晶狀體分子結構,不利於聲音的傳遞。不適於做提琴弓。

  小提琴弓子的挑選

  1、首選是弧度,它跟彈性有直接的關係,弧度要偏頭一些為好。

  2、一根弓的圓錐度要均勻一致,弓子纖細流暢,弓杆挺拔堅韌,當繃緊馬尾上弦時反應靈敏,聲音清純無雜音***運弓時弓身不能貼住馬尾***。

  3、好的弓子重量子59---62克。

  4、平衡點在帶螺絲26.2cm左右,整根弓子的力點均衡,弓子繃直時,頭頸處稍稍彎曲。

  5、每根弓子的馬尾毛在190---210支左右。弓毛要選粗細比較均一較好,具有一定彈性的為好。

  6、所有木頭弓子都是越拉越軟,所以賣新弓都要賣硬一點的,所有法國高階弓都是從硬弓拉到有韌性的。

  一把好的琴弓,使演奏者感到輕巧靈便,可控性強,拉奏非常省力,就像琴弓有一種自然向下的壓力,馬尾粘在弦上一樣。既平穩有緊貼。新弓尤其要強韌。能拉出豐富的圓潤音,音量集中且大為要點。

  當然,一根好的波爾南哥蘇木弓子還必須要具備好多的條件,比如:木頭的乾燥年限***自然乾燥30年以上***,蘇木也分3、6、9等的***不是所有的蘇木都可以用來做弓的***,木頭的紋理通順筆直沒結疤,等。。。。。

  當拿到一隻琴弓,先不要急著試奏,首先是問,要了解弓子是什麼材料做的?

  如果得到的答案是蘇木,你可以繼續追問:是巴西蘇木,還是雲南蘇木。如果得到的答案是巴西木料,你可以繼續追問:是不是巴西的蘇木?大多數有信譽,有手藝的製作師是絕對不會在木料上開玩笑的。個別玩文字遊戲,不過欺騙外行的人也有,因此還需要大家有一定鑑別的能力才不致在這方面吃虧上當。

  手工小提琴的選購方法

  先看的是油漆。油漆說道很多,制琴師們也都在研究,各有自己的祕方,意見也不一樣。比如油性漆製作週期長,但未必就是好。很多制琴師都用酒漆製作,相反,工廠的小提琴倒常用油性漆。亮漆和亞光漆也沒有好壞之分,只是個人喜好問題。有的漆光亮如傢俱,一般是工廠的噴漆,如果琴看起來像一個硬亮的殼子,那麼不會是好琴。而有的漆表面不是那麼光亮,甚至有木紋的痕跡,那卻是手工精心刷出來的。油漆看起來很厚,色彩也很豐富,但這並不是說油漆真的很厚,而是一種獨特的油漆方法造成的。油漆主要起保護作用,一般對聲音沒有那麼大的影響。有觀點認為底漆會對小提琴有影響,但也有的專家根本就不用底漆。我覺得薄一點、能清楚地看見木紋、在陽光下有一定的層次感和溫暖感一般就是不錯的油漆。至於顏色,完全看自己的個人喜好,而且這種喜好會變。

  再看看材料。面板對琴的聲音影響最大,也是制琴師最重視的材料。面板的紋路要儘可能地直而細密,但一般的幾百的琴,你就不能要求得非常嚴格。紋路過寬、過細、走向缺少規則,儘量不要選。背板一般要有虎皮紋,但沒有也不影響聲音,這隻有美觀作用。紋路的走向仍然很重要,至少要有一定的規則。側板和琴頭要採用和背板花紋接近的材料,一塊板下來的很少。材料上有個別小的巴結並沒有什麼影響,個別琴甚至聲音會好,但一般以儘量避免為宜。有的名琴甚至選用材料更隨便一些。注意有些小提琴面板和背板貼的是花紋木皮,混入中檔琴賣個好價格。據說小提琴的木皮銷量還很大,賣到那裡去了,我不知道。

  做工和外觀。一般4/4小提琴國內都選用斯特拉迪瓦里的琴型。在這方面,至少要求基本資料是標準的。當然很多資料都是相對而言,並不是說所有4/4的小提琴都一般大小,資料都是完全一樣,琴身的弧度也都絲毫不差。有的時候制琴者會根據材料的硬軟、結構和聲學等特點,會做些細小的改動。你想你用的木料和斯特拉迪瓦里的某把琴不一樣,資料怎麼可以完全一樣呢?機械地照搬照抄,對所有的琴都可能有問題。至於琴頭、琴角、F孔、鑲線***也有低檔琴是畫上去的***等體現高階製作者風格的東西,暫時不要考慮了,這隻對於大師級琴有意義。

  琴絃與琴弓。好的琴絃會對小提琴的聲音有非常大的影響。很貴的尼龍弦和一般的尼龍弦效果完全兩樣,而國產的琴絃現在基本就不過關,但可以練習用。琴絃屬於易耗品,幾百元的琴絃,如果不是演出用,一般人根本就承受不起。不過高興了,不妨買套高檔弦享受一把,但恐怕富日子過慣了,難以忍耐日常生活的簡單。弓子也是這樣,一把好點的弓子價格成千上萬,並不是我等普通業餘愛好者應該去追求的。百八十的,差不多就可以了。

  聲音。如果材料、工藝過關,這方面就基本沒什麼問題。每把琴的聲音都不同,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喜好。但有一點是肯定的,你拉出的琴聲和cd裡的小提琴聲是完全不一樣的。剛開始學琴的人,對cd裡傳出的聲音,會理解有誤。就像你把一位自己崇拜的明星娶到家裡做老婆,你也許會感到很失望。其中的問題就在於幻覺和真實的差距,其實很多人無法面對真實。另外如果你給自己錄音,那麼錄音機的質量也非常重要,低檔的錄音機是難以錄好小提琴的聲音的,還有錄音的環境、錄音機的遠近與錄音的效果也大有關係。這點弦悅坊小提琴在視訊錄製的時候就有深刻的體會。尼康相機D3100***內建單聲道麥克***也僅僅錄入了音域很窄的部分。導致聽起來高音過高,低音削弱。我看過趙薇老師的一個vcd講座,她的琴應該是相當好的,但vcd發出的琴聲簡直沒難聽死了,這應該就是錄製的原因。

  價格。一般成人業餘愛好者,買3000元左右的就可以了,這個可以用得住,也不丟人。當然這全依靠自己的經濟情況,錢少的買500元左右的也可以練,也能練好***不過經濟狀況很不好的成年人,還學什麼琴啊,應該想辦法去賺錢才是正道***。對於一個成年人來說,我不是很贊同買那種低檔琴,就像幾毛錢的電子錶也可以看時間,但你決不會戴在手上。你不懂琴,最好是讓你的老師和你信得過的懂行的熟人給你買。別想什麼老師吃回扣的事情,毫無意義。

  開音。小提琴肯定存在生命週期,但每把琴的週期是多少似乎還沒有規律性的定數。小提琴製作的歷史也就不到500年,帕爾曼現在用的琴是將近300年前的。也就是說一把琴最成熟的時間到底是多少年,似乎也難以確定。專家說一些琴的聲音要經過幾年、幾十年,甚至上百年才能成熟,而且要每天拉一小時。我們不妨假定100年的琴相當於30歲,那麼我們手中新買的琴,不過都是剛出生的孩子。

  最後想說的是,對於一把琴必須作出整體的判斷。允許美人有一醜,但不能是醜人有一美。要從大局著眼,而不要光盯著精緻的配件啊,花紋啊,沒有劃痕、疤節啊,等等。顯然好琴、好弦、好弓子,會使你拉琴非常容易。有些技術難練,跟手裡的傢伙有一定的關係。但當你看到你的老師,拿你的破琴拉出好聽的聲音,你就會覺得還是你的水平不過關。練琴去吧,別總想著別人家的媳婦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