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凰琴的樂理知識

  鳳凰琴***Taisho Koto***:又稱“大正琴”,是日本自行發明的樂器,可能大家對這種樂器的樂理知識還感到很陌生。下面小編給大家帶來鳳凰琴的相關樂理知識,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一***

  中國製作鳳凰琴已有50多年曆史。鳳凰琴的品種以弦數分為四弦、五絃、六絃和七絃的四種,從外型分有長方形、兵艦形、有蓋和無蓋的多種式樣。改革後的新品種有用料較少的窄琴頭***不影響琴的共鳴***式、燕尾式、風頭式和吉它式等,造型新穎,色彩豔麗,發音清亮,工藝精細。

  鳳凰琴構造簡單,容易演奏,音色清脆、明亮,可用於獨奏、合奏或為歌舞伴奏,尤其適於一般民間娛樂和彈唱使用。

  相傳1912年***大正元年***,由日本名古屋大須森田屋旅館主人的長子森田吾郎創制。由於其構造簡單、容易彈奏、音色清脆而深受日本民眾的喜愛。20世紀20年代,大正琴傳入中國。因流行地區的不同,又有“鳳凰琴”、“大眾琴”、“和平琴”、“中山琴”之稱。

  鳳凰琴構造簡單,容易演奏,音色清脆、明亮,可用於獨奏、合奏或為歌舞伴奏,尤其適於一般民間娛樂和彈唱使用。

  ***二***

  鳳凰琴由琴身、切音板、鍵板、琴鍵、絃軸和琴絃等部分構成。

  琴身是呈扁長方形的共鳴箱,它由面板、框板和底板膠合而成。左為琴頭,右為琴尾。面板尾部中央開有一個圓形音孔,在琴身的頭部裡面膠有安裝絃軸的硬木,琴腔內膠有支撐框板和馬子的木條和木柱。琴身底部裝有4個琴腳。

  切音板是橫膠於面板中央的木條,按下琴鍵後,能起到控制不同長度的琴絃振動的作用,在切音板的左端嵌有支弦的山口。有的琴在切音板上還鑲有金屬製的音品。

  鍵板是安裝琴鍵的木板,表面多作琴的裝飾用,也有塗上美麗商標圖案的,它的底面裝有放鍵杆用的線槽板和勾住健杆的彈簧。

  琴鍵包括鍵杆和鍵鈕,它們是用金屬片衝壓成型的,每個鍵鈕上鑲有音名,也有的鍵鈕是用塑料制的。琴鍵一般有23或24個,分兩排並列,與鋼琴的黑白鍵相同,一排為基本音鍵,另一排為半音鍵。

  絃軸與揚琴的弦釘相似,用細鐵棍經砸方和滾螺紋製成,裝於琴頭處,起好轉調音的作用。

  琴絃有4~7根的不等,全部使用鋼絲絃,除裡面的一條採用纏弦***作低八度和聲弦***外,其餘各弦使用32號細鋼絲。在琴的尾部,有支弦的馬子和控弦的弦勾板。琴的附件有用於擰轉絃軸的琴匙和用以撥絃的拔片。

  ***三***

  依其音域之高低分為:SOPRANO***高音琴***、ATLO***中音琴***、BASS***低音琴***可分別奏出樂曲上所需之音程。又依其學習的層次可分為〞櫻〞***不通電***、〞沙丘〞***可通電二用***、〞蘭〞***完全通電***,可分別奏出其樂曲上所需要之演奏形式及其演奏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