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俊杰的專輯和自己對話全評析

  《和自己對話》是林俊杰用人頭錄音的方法制作的一張專輯,到底該如何來評析它呢?小編今天就來為大家聊聊《和自己對話》專輯全評析。

  要說明的是,我覺得使用假人頭,下了血本,卻達到了和雙聲道現場錄音差不多的效果,是很浪費的,也算做比較“失敗”;或者說,這樣的錄音沒有圍繞著假人頭這一個東西來設計最後的成果,失去了音質的同時也失去了特色。

  失敗案例:

  《彈唱》:太“動”

  想法很好:假人頭有了”角色”設定,有自己的活動***早上起來刷牙喝水***,代入感會更強。

  結果:假人頭和林俊杰都在亂動。最後出來的聲像比較亂,聽起來很累。固定一個會好很多。

  《Too Bad》《你,有沒有過》:太“平”

  想法很好:想記錄下來現場的“真實”表現,把假人頭放到觀眾席。

  結果:Live House的現場擴音是雙聲道,有一點浪費假人頭的3D。等於說是拿假人頭去錄了房間裡的一對揚聲器裡的2D音樂。錄到的”3D“就只有環境混響***即使live house的混響調得再好***和別人,以及最後的鼓掌。

  Honorable Mentions:

  《有夢不難》

  這首歌很奇怪的是以上兩個案例的結合:前半段人頭是在動,後半段是在live house。rap的寫作真的比較失敗,聲音上低頻也太多。但是從可聽性上來說這首歌音樂上的對比很有趣。前半部分假人頭雖然一直在動,但是動的軌跡和歌手的軌跡基本相同,所以不亂。從室外到市內增加了很多音樂趣味的同時充分發揮了假人頭的3D,尤其從一開始錄直聲,到最後段落錄音箱的轉接很有意思,還有點捉摸不透。所以我覺得相較前兩首有其成功之處。

  成功案例:

  《獨舞》

  聽到這首歌之前,有一種:3D效果好的全都是彈唱,編曲豐富的曲子3D效果都不好的感覺。

  ——那麼這首歌就是編曲也豐富,3D效果也非常好的曲子了。

  這首歌的假人頭沒有移動。整個表演的choreography炒雞棒,最大發揮了3D錄音的效果。樂器的擺位非常寬廣。貝斯和人聲的高潮段落都保持在中間,聽上去更加平衡;但是在主歌和build up的段落,林俊杰的人聲移到一側,增加變化的同時,使聽眾集中注意力;但是不像《彈唱》那樣混亂。

  估計是一幫人圍繞著假人頭排練了很久,想好了哪一個部分該往哪邊走,哪一個聲部應該站多遠等等的問題。一切圍繞著那個假人頭錄音!最後的效果非常棒!而《彈唱》雖然也是一遍錄,但估計是因為假人頭也在動的原因,移動的路線感覺比較隨意。

  Honorable Mentions:

  《不為誰而作的歌》《關鍵詞》

  是對人頭分軌錄音的探索。但是處理的痕跡重了些,壓縮一加上去,自然感3D感立刻就沒了。另外人聲被修音修得太準也減弱了一定的表現力。另外,樂器的擺位有頻譜不平衡的問題。

  以下是關於音樂寫作、以及製作和混音本身的點評:

  《和自己對話》專輯全評析一:

  《序曲:調音》

  序曲其實不是太想聽。第一首調音真的就是調音啊汗,就是說“警告你啦我的聲音很3d,準備好哦”

  《和自己對話》專輯全評析二:

  《不為誰而作的歌》

  1.從人聲和樂器的分離度來看,這首歌應該是分軌錄音的。因為聲場和《調音》很不一樣,後期處理的痕跡比較重。人聲、鋼琴和絃樂的壓縮不一樣,尤其前者壓縮很多,如果整體一遍過,人聲很難得到這樣的清楚的壓縮。而且和後面《彈唱》《有夢不難》作對比,《不》這首歌人聲特別特別靠近的時候沒有近講之類的染色***雖然不是非常瞭解假人頭的傳聲器***。另外和《獨舞》對比,整體,尤其是人聲的響度非常大,更是說明了分軌處理的痕跡。

  最最重要的原因:1:50秒“我”這個字後期auto-tune調過音準,有一個不自然抖動***抽搐***,沒有影響到其它聲部,也是我這麼認為的理由。如果錯了也是歡迎打臉。

  總之,已經人頭錄音,還是分軌,預算簡直超支,林俊杰財大氣粗,我也是大寫的服。每個聲部的確有3D的感覺,但是每個聲部混音時不同的處理,以及林俊杰的聲音被調得太準了,反而減弱了這首歌的現場感,感覺花了很多錢但是沒有得到最好的表現。***我的意思只是個人感覺分軌錄有點不大適合人頭錄音這樣。。***

  2.編曲很不錯。吳慶隆的編曲嘛。***他的編曲都很棒,建議去聽。他編過很多林俊杰。***主歌半音化的傾向非常明顯,絃樂里加入的和絃外音非常值得一聽,也值得學習。同時編曲裡充滿了變化,幾遍副歌編曲都不一樣,第二遍副歌的時候2:44秒,“不能睡”的“睡”字的時候,左聲道絃樂有個升 V 級,加強了 III 級和絃本來就具有的小調化的色彩,非常好聽。而且,在最後的副歌時,並沒有重現這一個半音,應該是為了使最後的副歌顯得更加鏗鏘有力。***還有最後副歌的八分音符的底鼓,打破了前面切分的節奏***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這個升 V 級本來應該是非常非常不和諧的,但1.是高聲部;2.被放在了聲場的左邊,和右邊的 V 級隔得很開,所以沒有clash在一起。***中文不會說orz***

  類似的例子還有很多,這個編曲充滿變化,但是每一處都有充分的理由,效果也很好。

  3. 林俊杰人聲的共振峰是一個痛。這首歌林俊杰豐富的共鳴在混音的時候有點不受控制,1:32秒的“避過”的“避”尤其明顯:這個字共鳴很強,音量突然變很響,很突兀。當然,如果全部是一遍錄的,當然修不起來。但是我真的覺得這首歌是分軌錄,尤其你人聲的音修得那麼準,沒有什麼理由不順帶削一下啊。。另外,華語很多的混音人聲都不會削共振峰,所以其實。。

  ***這樣不好。。。。。。不光整體音色會刺耳,會使幾個字特別突出,也會限制母帶處理的時候響度的提升。。不過這張實驗專輯都不能在揚聲器上放,還談什麼零點幾dB的響度。。***

  【削過共振峰的的歌曲舉例Adele: Someone Like You注意聽2:41秒的“you”共振峰沒有被削掉,所以聽上去很突兀。不過這首歌其它的共振峰都得到了很好的控制;The Wanted: Glad You Came,這首歌人聲的共振峰被削到有點不自然。。不過聲音整體明顯得到了更好的控制。】

  4. 其實我覺得這首歌的副歌沒有主歌有感染力。“夢為努力”這四個字的節奏有點拖沓,不靈動。***請聽:“當我抬起頭”的節奏感就要好很多很多。***然後“澆了水”的 IV 級和 VII 級這樣的減五度都出現了。。。VII***“水”***這個導音還在句尾被拉超長,而且緊接著的第二句沒有解決。。。唱這一段簡直太蛋疼。我個人還是喜歡主歌遠大於副歌。在流行音樂裡面看。。不是個好事情。。

  PS:江蘇跨年,應該就是因為這個導音音準不好找,所以林俊杰那時候唱第二段副歌跑調了lol。他唱功沒得黑啦。不過這裡真的寫得很奇怪,也不好唱。

  PS 2:Pre-Chorus 的“他們關心的”當中,“的”字出現了 IV - VII 的和聲音程,算是為副歌這兩個音之間旋律音程做的預告。

  5. 1:08秒附近有一個鑔類樂器的倒放:就是那個感覺在吸什麼東西的那個音色。這個音色是鑔錄下來之後倒帶放出來的,現實生活中演奏不出來。所以在這張人耳錄音、強調真實的專輯中,這個音色選擇其實有點奇怪。很好奇是現場錄的然後混音的時候倒放的嗎?很有意思。應該不是什麼別的地方的取樣。。

  6. 這首歌和《關鍵詞》的錄音都有一個我不是特別喜歡的地方:鋼琴和絃樂的高聲部都在右邊,低聲部都在左邊,所以聽起來的時候感覺左邊全是高音右邊全是低音,並且鋼琴的低聲部對低音絃樂有還算明顯的的掩蔽效應。個人覺得頻譜在聲場的分佈不是特別平衡。當然這可能是交響樂的擺位規矩?絃樂是這樣擺沒錯啦。。只不過我看到的現場交響樂只要有鋼琴,鋼琴都是整體在比較左的位置,像這樣整體在中間也是沒見過。。也算自己見識不夠。

  我能想到的理由就是,鋼琴擺在左邊,在只有鋼琴沒有絃樂的段落,聲場聽起來會不自然,不好聽。

  ***但是。。。這張專輯裡聲場不自然不協調的歌多了去了。。。***

  那麼為什麼不把鋼琴轉過來以取得更好的效果呢。。。無意聽到王力巨集的《落葉歸根》,這首歌就是絃樂的高聲部在左,低聲部在右,鋼琴相反,頻譜的聲場分佈就比較均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