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勞技課程教學工作計劃範文

  勞技課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綜合性學科,課堂教學要求學生既動腦又動手,手腦並用。這種教學實踐活動正式培養學生創新意識,發揮學生創造性的最佳機會。創造性勞動教學終極目標是鼓勵和引導學生增強創新意識,投身創造實踐探索創造途徑。下面是小編帶來關於的內容,希望能讓大家有所收穫!

  ***一***

  一、教學任務

  根據新課程改革的要求,把勞動與技術教育作為學校素質教育的組成部分,並將其納入到學校德育教學計劃之中。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勞動意識。使學生獲得勞動與技術的基本知識和觀點。培養學生的勞動意識和勞動責任感,以及在現實勞動中保護自己的合法合理利益。激發學生主動參與社會發展的勞動的內在動機。懂得怎樣以實際勞動來為自己、為家庭、為社會做出貢獻,形成良好的珍惜勞動、專研技術的習慣。

  二、勞動與技術教育目的和要求

  開展勞動與技術教育活動,普及勞動與技術知識,不斷提高勞動與技術知識水平,增強學生的勞動意識、技術意識、智慧財產權意識,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發展。開展勞動與技術教育,讓學生明確勞動是人類發展的基礎、是個人發展到基礎。讓學生明確現代社會科學技術就是第一生產力的科學論的偉大意義,並運用他來理解技術在個人競爭力、企業競爭力、國家競爭力中的決定性作用。讓學生時時刻刻接受勞動與技術的教育,積極參與勞動,積極參與技術革新,不斷提升自己的勞動與技術能力,不斷提升自己的競爭力.讓學生時時刻刻牢記勞動安全和熟悉勞動法規,維護自己的利益和社會的利益。

  三、學情分析

  學生對現實中的勞動與技術有所認識。可以利用身邊的勞動與技術發家致富的列子作為勞動與技術教育的好教材。

  四、教學中應該採取的措施和方法,預計採用多種形式相結合,使環境教育深入開展,具體計劃如下:

  1、每週一節勞動與技術知識課,以期把勞動與技術知識傳遞給每一個學生。

  2、定期舉辦勞動與技術宣傳活動,主要內容包括:在校園內張貼宣傳畫與科普知識資訊;在學校宣傳欄製作勞動與技術教育專題板報等。

  3、學校將繼續利用班會課、思品課、校會、廣播等途徑,廣泛開展宣傳預防環境教育知識;廣泛徵訂適合學生閱讀的勞動與技術系列叢書用各類宣傳教育報刊、雜誌用各種宣傳資料,包括各種宣傳掛畫、教育掛圖和勞動與技術教育科普vcd等,並舉辦校內相關的圖片、詩歌、徵文、勞動與技術教育知識競賽。

  4、組織學生進行“讀一本勞動與技術書籍,看一場勞動與技術專題片,聽一場勞動與技術教育專題報告,寫一篇勞動與技術的文章”的活動,為提高廣大學生對勞動與技術教育的認識。

  5、為豐富學校勞動與技術教育活動的形式,給學生提供一個直觀的瞭解勞動與技術知識的平臺,學校將聯絡並組織學生觀看展覽。

  6、請勞動與技術——特別是勞動保護專家、民工維權工作者講學。

  7、注重形成社會、學校、家庭相協作的勞動與技術教育合力,共同加強對學生的勞動與技術教育教育。

  五、教學進度安排

  1、紙杯墊的製作

  2、貼補燙

  3、插花

  4、剪紙

  5、剪雪花

  6、水稻

  7、常用工具簡介

  8、認識元器件

  9、縫沙包

  10、小木屋的設計與製作

  11、風箏製作

  12、縫手套

  13、製作絲襪花

  14、水果盤的設計與製作

  15、筆筒製作

  ***二***

  一、指導思想:

  認真學習《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和《上海市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精神,以科學發展觀指導教研工作,根據學科特點與現狀,以學生為本,以德育為核心,在大浦東的新環境下,深入調研,研究、梳理當前課程和教學改革中存在的問題,加強課程與教學改革的領導,探索全面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創新能力的教研模式,為浦東勞技教學的發展作出新貢獻。

  二、主要工作:

  1、加強基層學校調研,對合並後的新區初中勞技教學狀況,有一個比較完整的認識,為建立一支穩定的專兼職勞技教師隊伍、有效開展教研活動提供保障。

  2、加強課程教學的指導力度,充分利用常規教研、網路教研和帶教指導等渠道,開展教學中“三維目標”的設定與教材“核心價值”的落實的研究與引領。

  3、響應市教研室的號召,積極開展網路教研活動,針對本區地域廣、學校多、教師學科背景複雜的特點,制定出適合教師網上研修的教研模式,利用網路平臺,提高教師的理論素養。

  4、努力創造條件,提高教師的動手操作能力。擬定於下學期中旬開展教師“技能操作”評比活動,以激發教師學習專業技術的積極性,提高專業教學水平。本學期宣傳發動,做好評比的前期準備工作。

  5、整合區內優秀教學資源,建立融合後的新區勞技骨幹教師隊伍,根據要求做好在各片區的教研基地建立工作,有計劃、按比例調整和充實勞技中心組成員。

  6、開展對2017年度初中勞技學業考試的分析研究工作,從組織落實和教學質量兩方面總結經驗,爭取在2017年的考試中提高一個層次。

  三、實施措施:

  1、深入基層學校聽課調研,除參加集體調研之外,每週不少於3次的單獨調研,儘快瞭解本區***特別是原浦東新區***學校的勞技教學情況,努力完成聽課指標***80課時***,調研時做到聽課有反饋、記錄有重點、課後有分析,將調研結果形成文字進行研究。

  2、結合市教研室對現行課程標準中的“主題內容”和“學習水平”的細化研究,通過開設區級專題講座、研討課等,從學科標準的“要素”、“框架”、“描述的角度”等,指導教師開展“三維目標在具體教學中的設定與落實”的研究,提高教師的備課質量,促進教學的有效性。

  3、安排在第一次的集體教研活動上,組織教師對兩套教材***上教版、科教版***各年級的教學要求進行梳理,尤其對教材中的知識目標、技能目標、情意目標和教學重點、難點逐一進行討論分析,幫助教師對教材有個基本的把握。

  4、結合“第四屆浦東教學展示周”活動,發動專兼職教研員、青年明星教師等開展以“怎樣使教學內容對學生具有探究性?”為主題的教學研討活動,努力將優質教學資源輻射到全區,起到骨幹教師的示範引領作用。

  5、積極探索遠端網路教研模式,本學期要與有關部門合作,爭取有一次網路教研的嘗試***學校及內容待定***,同時組織教師積極參加上海教育資源庫的網上研討活動。

  6、開學初召開教研組長會議,佈置、發動下學期的“操作技能”評比的有關事項,做好競賽的前期準備工作,激發教師苦練操作基本功的積極性,以提高教師的專業教學水平。

  7、整合骨幹教師隊伍,在原有的浦東新區中心組的基礎上,按比例調整、充實學科中心組,並依靠中心組成員開設好各片區的教學研討課,通過教研活動促進南北勞技教師的大融合、大提高、大發展,初定在第四周召開一次全體中心組成員會議。

  8、積極參與《試驗通訊》第16期的組稿工作,努力發現青年優秀教師,指導他們總結經驗,開展教學研究,並將優秀論文推薦到《試驗通訊》發表。***稿件內容:教育論壇、教學實踐與教法研究、教學案例與設計、學科德育等,稿件截止時間另行通知***

  9、計劃在第4周集體教研活動時間,在A片區開展對2009年度初中勞技學業考試的成績做出分析,從教學質量、操作材料的配置、使用兩個方面,研究當前初中勞技教學存在的問題,同時對區級層面的組織形式也做一個客觀的評估,提出本年度應當作出的哪些改進方法。

  10、積極參與並完成教發院、區教育局和市教研室等條線臨時下達的各項任務。

>>>點選下頁還有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