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怎樣幫助孩子學圍棋

  圍棋是一種策略性兩人棋類遊戲,下面小編給你介紹怎樣幫助孩子學圍棋,歡迎閱讀。

  家長幫助孩子學圍棋一.家長的工作.

  棋童學棋,一般是家長給孩子選的道路,雖然也有孩子主動接觸並喜歡上的,但促成孩子學棋的決策權最終在家長手中。而且,在孩子興趣減退的疲乏期繼續支援,鼓勵並督促孩子堅持學習的工作,也要由家長來做。

  家長在一個孩子走上圍棋道路並堅持下來的過程中發揮的作用,絕不可小覷。

  1. 選擇機構和老師.

  考慮到作為受眾的孩童較為幼小,本文就不再贅述孩子自學的情況了。進入相應的機構跟隨老師學棋,是我們主要研究物件。

  現在圍棋培訓行業蓬勃發展,新出現的機構和新入行的老師都如雨後春筍,不免魚龍混雜。家長選擇機構和老師的最大難處,在於資訊不對稱。大部分棋童的家長對這一行了解不多,不知道什麼機構才合適,什麼老師才合格。

  選擇機構和老師,絕不可簡單的只看名氣。名氣固然重要,但要知道機構和老師的名氣一般來自於兩方面:一者是通過廣告宣傳,二者是通過其學生家長的認可而口口相傳。

  這兩者雖然有很大程度的交集,但顯然是不一樣的,商業廣告的含金量,和口口相傳的聲譽顯然不可同日而語。當然最難的一點在於,口口相傳的含金量裡,常常包含著廣告類來源的疊加,如何區分,就需要家長的智慧了。

  現在有些培訓機構,崇尚一種新的辦學理念:對幼教類院校畢業的老師進行培訓,讓其從零開始學棋,繼而再教零基礎的幼童。當棋童通過了啟蒙關,留存下來之後,這些老師學棋的速度就必須快於棋童,從而打出時間差,以供持續教學。

  我不推薦家長們選擇這些機構,哪怕這些機構裡,有些掛出的名頭還很大,在全國的名氣還很響***這就體現出商業廣告和規模宣傳的效果了,哪怕一個機構在業內就是笑話,也一樣可以在一段時間裡成為全國最知名的機構之一***。

  我在此並不是要嘲笑這種辦學理念,畢竟這也算一種積極的嘗試,並且很多時候機構的決策選擇也出於無奈。我認識的一些這類幼教出身而投身圍棋培訓行業的老師也很敬業,我絲毫沒有對她們不敬之意。

  業內有一句話,叫“下的好未必教的好”。很多家長可能都聽過,這是說很多教棋的老師,因其少年時代常年學棋,性格也許偏為內向,語言表達能力和與人溝通能力稍欠,故而自身水平雖然很高,將技藝傳遞給孩子的效率卻很低。這種現象確實是有的***但並非多數,教不好又不能自己成長起來的棋手老師最終是會被淘汰的***。

  但還有一句話很少有人提及,這是殘酷的事實:“下不好,一定教不好。”

  雖然對教學效果可以有很多種評判標準,但考慮到圍棋在當代首先是一項競技體育,此處也僅以學生水平高低,比賽成績作為評判好壞的標準***至於其他標準,將放在第二部分來說***。

  說幼教院校出身的老師更擅長和孩子打交道,這個不一定,不論你是什麼出身,人際溝通這種事情都是要實踐幹出來的,不論棋手出身還是幼教專業出身,在接觸足夠多的孩子之前,都難說擅長和孩子打交道。而如果希望孩子水平進步的快,學棋學的正,成績好,就沒得選擇了。幼教專業出身的老師如果是本科畢業後入行才開始學棋,那就不可能很快的有教學成績***我這裡說的已經很客氣了***。就算你再認真再敬業再有熱情,你的技術水平趨近於零,又能傳遞出去多少技藝呢?最多隻能做個稱職的保姆而已。

  所以家長在選擇機構的時候,要首先避開這種風格的機構,選擇棋手出身的老師執教的機構。

  同時,家長們必須知道,機構和老師常常是兩回事。鐵打的江山流水的兵,一個機構的好壞不是永恆的,關鍵在於業內少有的優質師資資源在哪兒。

  什麼樣的老師才是好老師?其自身棋力有多高?教學水平有多好?

  哪怕家長們自身不會下棋,一樣可以對這些問題做出判斷。對於老師的棋力判斷,大可從他參加過什麼比賽,出過什麼成績來判斷***現在是網路時代,找到資訊不難***。要說明的是,老師的段位只能作為參考,因為現在行內有些老師的段位,存在虛報的,或是有證無水平的情況。其實對抗性競技體育專案,行家一出手,便知有沒有,段位啊證書啊都只能作為參考。對圍棋圈有了解或是有相應資訊來源的家長,還可以從自己的人脈裡蒐集老師在圈內的名氣。

  教學水平的問題,其實家長只要觀察老師在授課時的表現就知道了。首先,有經驗的老師一定很注重和孩子的雙向互動,而絕不會是單方面的自說自話。其次,認真負責且有經驗的老師一定有清晰的教學思路和長期計劃,甚至可能會為此編出課件。最後,觀察老師在安排學生們下棋時,對於棋道規範的傳授情況,也是一種資訊來源***這裡可以參考我有關棋道規範的回答

  有哪些容易被初學者忽視的圍棋禮儀?接受高手指導的正確心態***能學到東西並且有禮貌***應該是怎樣的?裡的內容,其中第一部分除了小標題2後的內容是隻針對職業比賽的之外,其他內容大多同時適用於棋童學棋***。

  業內的教學課程一般分為大課和小課。大課一般是大盤教學,面對學生數量一般至少在6到8人,甚至10到15人以上,在這種環境下,孩子可以在課程後半段的對局階段接觸到數量較多的同年齡類似水平對手,有一個很好的相互促進共同進步的環境。而小課一般是為了輔助大課而存在的,除了教授新內容之外,還可能有較多做題的訓練,指導棋和覆盤。既然我們此處討論的是級位水平的棋童,那麼其和高水平老師的差距是很大的,一般來說差距可能在13個子到17個子甚至更多。這種水平差距,指導棋的意義其實已經變的很小了,更多的是老師在嚴重放水的情況下引導教學。而在圍棋的學習過程中,實戰的意義之重大是毋庸贅述的,所以哪怕是很好的老師,如果只是找到老師上一對一的小課,卻不參與有較好的同學環境的大課,學習效果就難免大打折扣。

  所以,家長們也一定要首先選擇較好的大課,孩子的大課老師是第一位的。小課有勝於無,但並非必要。而只有小課沒有大課,對孩子的進步是非常不利的。

  2. 家長的課後輔導.

  課後的輔導,主要是對孩子完成做題任務***包括改錯***的督促。

  大課上很多時候不會有時間留給孩子們做題,小課就算有,也遠遠不夠。而學棋的過程中,做題和實戰的量應該大致五五開方為最佳。對於級位水平的孩子,需要做的題目主要是有關吃子,對殺,基礎死活,基礎手筋等四部分。具體用的參考書應該以大課老師的推薦為準。而題目的批改,大課老師有時間願意做最好,否則家長就必須親力親為,如果家長不懂棋,只是對照答案批改,則不免會有很多問題,此處不再展開。

  做題以細水長流為宜,一次不宜過多,但最好不要連斷數日。如果大課老師沒有推薦書目,則可以參考這裡的書目:

  《圍棋教學習題冊——入門》 [胡曉苓] 適合低階位棋童。

  《圍棋進階讀本——梅之篇》 [黃焰] 適合低階位棋童。

  《李昌鎬圍棋基礎訓練——初級班》 [李昌鎬圍棋基礎教研室] 適合低階位棋童。

  《圍棋教學習題冊——初級》 [胡曉苓] 適合高階位棋童。

  《圍棋進階讀本——蘭之篇》 [黃焰] 適合高階位到接近有段水平的棋童。

  《李昌鎬圍棋基礎訓練——提高班》 [李昌鎬圍棋基礎教研室] 適合接近有段水平到低段水平的棋童。

  3. 對孩子心理的把握和引導.

  讓孩子學棋,等於是讓孩子早早接觸競爭。雖然也可以以自身為基準縱向比較,但學棋難免會有橫向的比較。而且段級位賽的賽制,以及圍棋先天對勝負的爭奪,註定了這種競爭機制遠較應試教育的競爭更加激烈。

  讓幼小的心靈早早承受這種競爭,無疑是兼有利弊的。利體現在,學棋出身的孩子在長大之後,面對競爭和成敗,大多心態更為成熟,抗挫折能力也更強,從失敗中爬起來重新上路所需的調整時間更短。而弊在於,一旦在幼年學棋的時候面對成敗心態失調,就容易“童年有陰影”,不但得不到上面所說的利,反而可能適得其反。總之面對這種歷練,孩子既可能戰過關口成長起來,也可能徹底跌倒,留下深深的傷痕。

  其中的決定因素,雖也有孩子自己天性的部分,但更多的是家長言行的助力。

  引導孩子面對勝負的心態,方向在於教會孩子“勝不驕,敗不餒”六字。孩子因連戰連捷或是進步明顯而開始驕傲時,就適當敲打;孩子因受挫而情緒低落時,要適當安慰,並幫助孩子冷靜的分析原因,在孩子情緒最激動的興頭上,家長還可以幫其暫時轉移視線換換腦子。孩子面對重要棋局或比賽過於緊張時要注意讓其放鬆,或是逗其開心,或是轉移視線大法,或是各種自行開發出的對症下藥的方法***當然如果家長只會用嘴說“放鬆,放鬆”那我就...***。孩子過於鬆懈時要注意將其注意力吸引到重點上來,什麼設獎引誘,裝深沉談心,甚至適度恐嚇啊都可以。

  總之,要把握中庸之道。孩童心理不成熟,情緒難免大起大落,家長要注意適當助力減小方差,而具體手法可以隨機應變。實在不行,冷處理也可以,但絕不能自己意氣用事的加大孩子情緒波動的方差。

  尤其是,家長可以望子成龍,但切忌“恨鐵不成鋼”,尤其不能在孩子受挫之後還情緒用事的用言語攻擊孩子。“你看人家XXX怎麼怎麼樣!你為什麼就不能怎麼怎麼樣呢?!”“你怎麼這麼笨呢!這麼簡單的事情都做不好!”別人家的孩子大法,人身或智商攻擊大法,都是是終極自殺大法,切忌!切忌!切切忌!!

  4. 家長自己的心態問題.

  每個家長都會或見到,或聽到這樣的故事:某個孩子幾歲開始學,多久就上段了或者幾段了云云。然後就難免拿來跟自己的孩子對比,希望自己的孩子也能做到。而發現自己的孩子怎麼都做不到甚至差之甚遠時,望子成龍的心裡就難免不平衡了。每個家長都需要戰勝這種不平衡感。

  人生來天生的智商本就不是完全一致的,而每個人先天的性格,以及天賦裡對於不同領域的適應性也各有不同,後天成長的環境,家長給予的啟蒙教育與能力培養,物質支援都天差地別,種種因素堆積下來,到了學齡前後,孩子與孩子之間其實已經有很大的差別了,在學棋的速度上就顯得差異更大。

  有些孩子先天天賦就好,再加上適當的培養,對圍棋濃厚的興趣,好的境遇***老師以及啟蒙的時機***,在初入棋道的短時間乃至幾年裡時確實可能突飛猛進,但那是天時地利人和的齊聚。天下的成功各不相同,沒有任何一個可以複製,家長必須清楚的認識到這一點。而且我還想指出的是,笑到最後,才笑的最好,學棋的路上沒有人可以永遠一帆風順,該經歷的,早晚都要經歷。所以孩子如果在某個階段進步不快,家長固然可以分析是不是哪方面的因素出現了問題,是老師教的問題?還是孩子自己的問題?並對這些條件加以調整。但也有些時候,所有的一切看起來都沒問題,孩子一樣可能進境緩慢,這很可能就是瓶頸期而已。這個時候,家長千萬不要只顧著羨慕其他的孩子突飛猛進而對自己的孩子“恨鐵不成鋼”。

  其實,家長自調節心態,和家長調節孩子的心態一樣,儘量避免波動過大,向著“中正平和”的方向努力即可。

  家長幫助孩子學圍棋二.孩子的學棋過程與成長道路.

  我覺得,孩子學一項才藝,除了多掌握一門本領本身的價值,以及培養孩子的思維等各方面能力以外,更重要的是給孩子留下快樂而又有價值的童年。當孩子長大,回憶童年的時候,覺得自己將童年的一部分投入在自己感興趣的,學習一項終身性才藝的事情上,是一件非常慶幸的事,回過頭讓自己能夠再選一次,自己仍然希望走這條路,這才是對家長的決策的最大肯定。

  如果是琴棋書畫裡的任何其他一項,我大可鼓勵家長和孩子完全拋卻對比,自娛自樂,只要孩子開心就好了,不要以超過他人為目標。

  然而遺憾的是,圍棋不行。

  作為競技體育,圍棋先天的激烈競爭性要求你必須去比,而且要比贏。比如瑞士積分迴圈制的段位賽上到了最後拼刺刀的時候,每過一輪就有一半的孩子被淘汰,失去升段的機會,這是非常殘酷的。對抗性競技體育意味著這種競爭,不是高考或者考研時那種取前百分之幾的競爭,更不是什麼考試拿到一定比例分數及格就行的客觀評價,而很可能是咱們面對面對決,不是你死,就是我活。我把你幹掉之後,下一場我要面對剩下來的更強的對手,同樣只有那個更強的人才能留下來。

  一輪復一輪,一年復一年。這種競爭會將人群無情的按金字塔劃分,只有最強的人可以殺到塔尖。

  這種殘酷的勝負的世界,我就不做過多描述了。

  但哪怕在這種殘酷中,我們仍然可以讓孩子收穫比勝負更多的東西。功利性與去功利性,永遠是共軛平衡的。各位家長,共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