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怎樣督促孩子學習

  一個孩子要取得良好的學習成績,客觀上要靠老師精心組織教學,認真傳授知識和技能,但也離不開家長的督促。文化程度高的家長,有能力具體地輔導孩子學習。下面是由小編整理的家長督促孩子學習的方法,希望對您有用。

  家長應該如何督促孩子學習

  ***一***家長要以表率作用促進孩子學習。

  培養孩子好學上進的品質,激起孩子對學習的熱愛,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家長本人的情感。孩子感到家長對祖國、對工作、對自己滿腔熱情、意氣風發,孩子就容易形成熱愛生活、好學上進的思想品質。由此形成自覺學習、勤奮學習的思想基礎。所以,家長必須時時處處嚴格要求自己,認真學習,加強自身修養,用自己的模範言行去影響孩子,做孩子的表率。

  ***二***家長可以從學習習慣方面督促孩子學習。

  良好的學習習慣是搞好學習的重要條件之一。文化程度低的家長,雖然不能在學習的具體內容上對孩子進行指導,但培養孩子的學習習慣是有能力的。一是不允許孩子邊做作業邊嗑瓜子,吃點心,看電視,聽音樂;教育孩子做作業時,不要一會兒“捉靖蜒”,一會兒“捕蝴蝶”,五心不定。二是要了解學校的作息時間,督促孩子按時到校,按時回家,不允許孩子在外隨意串門,留宿,上網,打遊戲機,避免形成不良情趣。三是啟發孩子制定學習計劃。有的孩子認為回家只要做完了作業,就是完成了學習任務,其實這是很不夠的。必須進行認真的複習,以鞏固當天所學的知識,並且預習第二天將要學習的內容。這樣,才能學得主動,學得紮實。幫助孩子制定切實可行的學習計劃,一方面可以督促孩子認真完成老師佈置的作業,有計劃地進行復習和預習;另一方面可以使孩子按時學習、活動、休息。長期堅持下去,孩子學習、生活就有規律,既可以使孩子養成自覺學習的習慣,又可以保證孩子有充足的睡眠時間,使孩子有充沛的精力學習,且能提高學習效率。

  ***三***家長可以通過給孩子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促進孩子學習。

  良好的學習環境,可以使孩子安心學習。如何給孩子創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呢?一是儘量給孩子一個單獨學習的地方,以減少干擾。二是在孩子學習時,家長不應因做家務而搞得家裡響聲不斷,電視機聲音要開小,不要打麻將,不要吵架,以免分散孩子的注意力。三是要讓孩子在學習時有良好的情緒。家長不要在孩子學習時,一會兒指責這,一會兒批評那,嘮嘮叨叨。這樣會影響孩子的情緒,從而影響孩子的學習效率。若要指出孩子存在的問題,應儘量在學習前或在學習完以後,這樣既不影響孩子的學習,又能收到一定效果。如果是必須中斷孩子的學習而馬上指出某個問題,家長的態度一定要和藹懇切,讓孩子能夠接受,用商量的口氣比較好。

  家長督促孩子學習的方法

  ***一***家長可以通過與孩子交流思想感情的方式促進孩子學習。

  家長和孩子之間的關係如何,直接影響孩子的學習積極性。所以,家長無論工作有多忙,都要經常關心孩子,主動詢問情況,與孩子交流情感。在與孩子進行思想交流時要有耐心,做到平等相待,使孩子感到家庭的溫暖和父母的愛。於是孩子就會有良好的心境學習,就會親近家長,信任家長,願意將自己的思想和學校裡發生的事告訴家長。這樣,家長不僅可以瞭解孩子在校的表現,而且可以瞭解孩子的內心世界,有助於家長有針對性地做好孩子的思想工作,調動孩子的學習積極性。

  ***二***家長可以通過與老師相配合的行動督促孩子學習。

  孩子的學習主要是在學校進行,在老師的指導下完成的。孩子在學校的表現情況,學習成績的好與差,家長應該掌握,以便配合老師對孩子及時進行教育。若長期不與老師聯絡,連家長會都推辭不參加,等問題成堆,老師找到家長時,就增加了教育的難度。孩子成績差的家長更應經常與老師聯絡。

  ***三***家長可以運用激勵的方法促進孩子學習。

  家長講究教育的方法,有助於孩子的進步,有助於提高孩子的學習積極性,否則會適得其反。對於學習成績較好的孩子,家長既要肯定成績,又要指出不足,還要教育孩子戒驕戒躁,爭取更優異的成績。對於成績較差的孩子,家長一定要有耐心。一方面擺事實、講道理,進行思想教育;另一方面要多鼓勵,幫助孩子樹立自信心。如根據孩子的實際情況制定近期目標;當孩子取得一點成績時,家長要及時給予表揚,並給孩子提出更高要求,激勵孩子不斷進取。決不能一味指責,甚至打罵孩子。這樣只能使孩子產生反感,喪失自尊心,使孩子失去自信而產生厭學情緒,甚至逃學。

  家長督促孩子學習的有效方法

  1、不要指出具體錯誤之處,而是說出大體範圍。

  做完作業時發現有不正確的地方,首先不要指出具體錯誤之處,而是說出大體範圍,如“做得不錯,但這個題有些不對的地方,你再看看。”或者在有問題的地方畫上—個小圓圈,讓孩子自已找出不正確的地方,以改之。若孩子找出來了,就稱讚孩子聰明、能幹。

  三年級以後,重點檢查孩子做題的思路,算式的列法是否正確,而計算的結果一般不檢查,由孩子自已確認。如果計算結果錯了,老師批改或考試時,判了xx,就讓孩子自己去心疼、後悔,家長還裝著深表遺憾、同情的樣子:“真可惜,這兒錯了一點,沒得滿分。沒關係,下次注意一點,會考好的。”

  檢查語文作業,發現錯別字,只在下面畫個小圓點,由孩子自己查字詞糾正。這樣就能培養孩子對自己負責任、認真仔細的學習品質。

  2、不要盯著孩子寫作業

  我看見有的家長喜歡盯著孩子做作業。一旦發現有問題,或字寫錯、寫歪了,一邊幫孩子塗擦,一邊批評、埋怨、責怪孩子:“怎麼搞的,又做錯了,總是改不掉。”“說多少遍,就是記不住,氣死人的!”我們可以想象孩子在這種緊張、焦慮氛圍中,他學習的興趣和能量之門還能開啟嗎?這個時候,家長再怎麼說教,他是聽不進去的,也是改不過來的。

  建議做法是,首先過問一下有多少家庭作業,然後叫孩子自己去完成,我們輕手輕腳地做自己的事,不輕意打擾孩子,等他做完了再按上述方法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