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棋的基本功打棋譜

  怎樣才能把象棋學好,精通呢?下面小編給你介紹,歡迎閱讀。

  關於打棋譜的一些基本概念

  ***1***打棋譜的必要性

  這個就不多說了,打一打棋譜,看看從古到今那些大師的對局,享受的同時還能提高自身水平,據不快哉!要說的只有一點,您打過自己的棋譜嗎??您吧自己半年前和別人下的棋譜,重新打過一次嗎??有何感悟和收貨??稍微提一下,供大家參考。

  ***2***打棋譜的資格。

  問:打棋譜還要資格?答:沒錯。幹什麼都要資格,憑什麼瞧不起棋譜?就像練武術一樣,您那腰腿硬的像木棍子一樣,您還想吧高階套路打一遍?就算您照葫蘆畫瓢打了一遍,那也是歪七扭八,慘不忍睹啊。問: 我就一純愛好,也不知道啥資格不資格的,這樣能打棋譜嗎?答:可以。但是如果說基礎好的人能從這個棋譜裡獲取一萬元,基礎一般的能收貨一百元,您的話,棋譜打完了就是打完了,有可能啥收貨也沒有。浪費時間就是自殺啊。問:那資格指的是什麼呢?答:簡單來說,就是棋力!當然,誰也不是到了胡榮華大師的那個水平才開始打棋譜的。這裡的棋力,指的是基本的能力。比如一定的算度,物件棋一定的理解,最起碼你也吧我之前說過的稍微練練吧,解過一定的的殘局習題,有最基本的覆盤能力。反過來說,隨著你打的棋譜越來越多,這種能力會日漸提高的。

  ***3***棋譜要不要背?

  第一,如果您要是像我之前文章裡面說的,有了一定的基本功,尤其是通過記錄棋譜,對自己下過的棋進行復盤訓練,有了一定的覆盤能力的話,背誦棋譜對您是小菜一碟,根本不是個事。所以,有了好的基礎,往後想提高的話,學什麼都很方便。***這時候看出有覆盤能力的好處了吧,您要是基本功裡少了這個環節,往後經常掉鏈子啊***

  其次,古代的對局譜是一定要背的。現代的對局譜我一般只要求學習,瞭解。比如當年全國比賽胡大師對陣呂大師,胡大師在開局的時候,在一般性開局的基礎上突然變招,在開局結束階段獲得了優勢,最終取勝。這種佈局變化,您是一定要了解的。但是您要知道,這種變化在近幾年內甚至永遠,在比賽場上幾乎就再也見不到了,因為誰都知道這個佈局,劣勢的一方當然會盡全力避免,所以再次碰到的可能性很小很小。但是說不去了解,誰敢啊!有人說,我身邊很多人都不看象棋雜誌的,最新的佈局他們也不瞭解,我學了對付他們肯定很爽啊。這個。。。。您自己看著辦吧,我也不攔著。

  ***4***古代有哪些對局譜,有什麼區別。

  所謂古代的對局譜,基本上是指明清兩代的棋譜。棋譜很多,大家上百度一搜索都有,誰寫的,何時寫的,關於這些資訊我不多囉嗦。明清棋譜,大致分為兩大類。一類是少林派,以橘中祕,金鵬十八變等等。簡稱用炮局。一類是武當派,很簡單,以梅花譜為代表。簡稱用馬局。所謂少林派,節奏明快,直來直往,勢大力沉。所謂武當派,一波三折,曲徑通幽,綿裡藏針。

  插一句: 為什麼沒有用車局??因為開局時候整個棋盤的間架結構主要是靠馬和炮搭建起來的。所謂開局階段,指的就是用主要用馬和炮來搭建你的間架結構,用這個間架結構去打別人的間架結構。而車機動性比較大,主要負責穿插,突擊,是特種兵,在破壞別人的間架結構上,往往有意想不到的效果。既然是特種兵,就要快速出動,所以才有人說開局三步就要出車。但是您不注意間架結構的搭建,就用兩個車在那來回折騰,沒用!***雙方水平差距太大的,不在此列***

  ***5***先學用炮局還是先看用馬局?

  答:沒有一定的答案,只給您我的看法。用炮局基本都是明朝的產物,用馬局基本都是清朝,其實這代表了象棋的不斷髮展,發展的越來越複雜。我的建議是由簡入繁,僅此而已。此建議是給初學的同學的,下棋有一定年頭,棋風基本形成了,您可以根據自己的基礎自行斟酌。

  ***6***怎麼打棋譜***對局譜***

  咱們拿橘中祕做例子,試著聊一聊。橘中祕對局很多,其中還有不少變化。我要是和初學者說,您吧這本書給背下來,估計頭都要大了。怎麼辦?

  首先咱們要明確,您就是吧整本書全給死記硬背下來,提高是有的,但是如果抓不住精髓,未必有很大提高。幾千年封建社會,把四書五經全背下來的太多了,背完了您肯定不是文盲,但是又有幾個成狀元的??這麼一本書,您可以先吧目標定在,我就背前三局。您吧這三局吃透了,比吧全書死記硬背下來有用多。剛入手開始背的時候,只要求背主要對局,各種變招可以先不背。這樣咱們的任務就很輕鬆了吧。

  怎麼背?是一大早五六點鐘起床,拿著書像背誦英語單詞一樣背嗎???那一點用都沒有!您這樣背,和下棋是兩回事!!應該是抱著欣賞的態度,不斷重複地打這個對局,您可以帶入自己到對局中,比如我是先走,我是這麼樣攻城略地的,我是後手,我是這麼樣被虐的。古代對局譜都不太長,用不了多長時間,您就能”認識“這盤對局了。等到您完全認識這盤對局的時候,就好像您進入了一個房間,雖然進了大門,但是還是想到處轉轉,到處看看。這個時候,您再把那些變招拿出來,打一打,欣賞欣賞。背不背得住,不強求。***對於小孩子,建議全部背誦下來。***您吧前三局欣賞透了,橘中祕裡面那種大劈大砍的風格,您也就心領神會了。

  接下來,您要吧注意力集中起來,您要分析,這種大劈大砍的局面在對局中是如何慢慢形成的,在和別人實戰的時候,我經常被別人大劈大砍,從來沒有砍過別人,是因為什麼。也就是說,從一開始開局,到形成大劈大砍的攻勢,在此期間棋譜中是如何調兵遣將的。對車,馬,炮分別有什麼樣的不同處理。比如說你可以看看棋譜中對車的穿插是如何設計的。以此類推。如此這般,您才算吧這局棋譜一步一步地生吞活剝了。

        打古棋譜的側重點,兼談飛刀,佈局陷阱

  ***1***古代棋譜一般是簡短的,有些古代棋譜有很重的人為創造的痕跡。

  比如,大家看看古譜,比如您開啟橘中祕,您會發現,裡面的對局都非常短,基本二十來個回合就沒有了,而且有很明顯的設計的痕跡,就是說是雙方配合出來的, 為什麼???一句話:這些棋譜最重要的是來培養出您的棋風和棋感的!!!之所以短,是因為太長了,不利於您從整體上把握對局,對局很短的話,您下到後面,還能想起來是如何一步一步形成如此局面的,大局觀能逐漸形成。之所以棋譜中會有人為配合的痕跡,打個比喻,就好像一個父親,為了培養孩子的勇氣和信心,在和孩子玩摔跤遊戲的時候,要故意吧自己摔到地上,要故意讓孩子覺得我比父親強。說到底還是為了幫助您熟悉這種棋風,培養出一定的棋風。

  這些對局,一般都是在開局沒有幾步,就開始直接圍繞對方的老將開始出招了。在對方的"配合下",最終將對方將死。比如您開啟橘中祕的時候,可以感受一下,那種不顧一切,棄子爭先,直指人心,直搗黃龍的氣勢!感受多了,您會培養出自己的風格,大局觀也會一定程度提升的,可以試一試。這是打這些棋譜的其中一個主要作用。

  ***2***和古棋譜上完全一樣的對局現實中是很難走出來的,但是風格是永恆的,比如我有一個師兄,他拿過全省冠軍,和他下棋的每一個人,開局剛走幾步,都能感覺他像是從橘中祕裡面跳出來的,積極搶攻,勢大力沉。你明明很清楚他的風格,你明明知道他下一次和你下棋的時候還是這個風格,可你就是擋不住!當年我和他對弈了好幾年,才算勉強能將局勢穩住,當我能和他下到僵持的時候,他就認可我的水平了。他的這種風格,體現在棋盤上,就是大勢。高手對弈的時候,講究大勢。大勢所趨!先比大勢,後比算度,最後才是一些小技巧。

  從一開局,就在經營這個大勢,用自己的大勢去壓制對手的大勢,這樣下到中局,您才能舒服一些。這就是所謂開局開好了,這盤棋就贏了一大半了。要是自己的大勢被別人壓制住了,那就離輸棋不遠了,所謂大勢已去!很多象棋初學者和水平比自己高得人對弈,開局下不了幾步,感覺就不舒服,一進入中盤,立馬就被動了,甚至都沒法下了,這就是您的大勢被壓制住了。這樣下下去,最後輸了棋,很多人就把責任推到中局的算度上,說自己算度不夠,這個其實是沒看到本質問題,您一開局就丟了您的大勢,中局再想找回來,不是說不可能,難度肯定是很大的。

  ***3***說到這,有的朋友說,這個勢的問題,現在我知道了,但是要怎麼培養出自己的勢呢??

  勢-----來源於風格,棋風。和算度的關係是有,但是不太大。而打古代棋譜,根本目的不是為了讓您吧那些對局給背下來***初學者以背誦入手***,您又不是去參加古棋譜背誦大賽。而是為了培養出這種風格。棋風和棋譜一樣,也大致分兩派別,少林和武當派。一個天天打橘中祕的人,和一個天天打梅花譜的人,棋風是大不相同的,甚至性格都大不形同。這基本等同於一個人天天讀孟子,另一個人天天讀孔子論語。讀孟子的人一見到不順心的人或事,立馬挽袖子衝上去開打。***所以有人開玩笑說孟子這本書是罵經,翻開這本書,戰鬥氣息撲面而來啊***而天天讀孔子的人,遵循的大都是溫良恭儉讓的規範。

  有勢的打擊沒勢的,勢強的打擊勢弱的,那要是雙方都有勢,而且勢都一樣強怎麼辦?很簡單,您那就慢慢下吧。您找一個下的比較長的大師對局,你仔細看一下開局以及開局過度到到中局那一段,基本上都是平分秋色的。

  ***4***總結一下;打古代棋譜,對於開局來說,您抓住關鍵核心:養成棋風,能形成良好的勢,有大局觀。至於裡面的佈局陷阱,佈局飛刀啊,瞭解就行了。想用這個來害別人,贏別人,也許您和比你水平低很多的人下棋的時候能贏個幾盤,但是這和您棋力的提升基本沒什麼關係。相當於您用背後拍磚頭的方法吧泰森,播求,李小龍都給拍死了,也不代表您的格鬥水平有進步,您說是這個理吧。痴迷於佈局飛刀,感覺這個是祕訣,是訣竅,總想著在對弈的時候弄個佈局陷阱讓別人上當,說實話,這是一種投機心理!您說我學了佈局飛刀,殺幾個比我水平低的愛好者,也很爽啊。我想說的是,這有用什麼用呢?您用佈局飛刀殺死過幾個職業棋手嗎,殺死過幾個大師嗎?您吧前十年象甲的所有開局記錄都拿出來,裡面有多少大師是中了佈局飛刀的?少之又少,幾乎可以忽略不計!為什麼?這是因為幾乎所有飛刀都不是完美的,用這些佈局飛刀都是有風險的,你的企圖越大,你所使用的這個佈局飛刀就越有風險。

  我前面說過一個胡榮華和呂大師對弈,併成功運用用佈局飛刀的例子。第一,在此之這種佈局變招,在任何棋譜上都沒有見到過,是胡大師的原創!第二,佈局飛刀成功的成果是開局結束後,吃了呂大師的一個兵***或是一個象,具體棋譜大家可以查一下***,僅此而已!***但是對大師們來說這已經是致命的了***在悄悄地告訴您,那些職業選手,他們知道的飛刀往往比你還多哦。使用飛刀是需要一定條件的,比如,雙方實力有一定差距。因此,還是老老實實提升棋力,才是上策。

  總之,飛刀就是個錦上添花的東西,瞭解瞭解,不被人害就行了,難道您還真想在和胡榮華對弈的時候用飛刀啊,您就不怕您學到飛刀的那本象棋書都是他編的?咱們學象棋,還是要儘量往上看嘛。

  最後,我身邊還存在為數不少的一些人,他們開局棋譜打了很多,實戰開局時大勢也能保持住,進入中局後一開始還可以,但是越走越被動。跑來問我為什麼。我說您聽過一個詞沒有,叫做勢均力敵。您是勢均了,但是您力不敵啊。籠統地說,開局比勢,中局比力。您到中局,算度不行,您這是“勢均力不敵”啊,焉有不敗之理?至於力,就放到下一個話題去聊了。

        打現代棋譜的側重點,兼談中局

  ***1***很多朋友糾結於到底是打古代棋譜,還是打現代對局譜。

  打個比喻吧,打古代棋譜,相當於您學習英語語法,背誦單詞。而打現代對局,相當於您看英語900句之類的口語教材。如果您想紮紮實實地提高英語水平,肯定是按部就班學語法,記單詞, 然後再去學習對話。如果您只是為了去英國旅遊的時候,在商場裡面用一下,您就直接學900句就可以了。不知道我的這個比喻是否恰當。

  ***2***打現代棋譜的目的是什麼?

  第一,掌握最新的開局變化,開局趨勢。說實話,這個對於初學者,基本沒有什麼意義,這也是我為什麼一直強調您要從背誦棋譜,提高棋力做起的原因。很多對局,您看的很精彩,電視裡面講解的也很精彩,一個星期以後,這局棋在您腦袋裡可能什麼也留不下了,什麼也不是,就是說只是當時看的很爽,對實際的水平提高幫助有限。

  如果讓您馬上給我講一個10年前全國比賽的精彩對局,吧整盤棋都覆盤出來,這對大多數人都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對職業選手也是。如果讓您馬上給我吧梅花譜裡面第二局覆盤出來,對很多象棋愛好者估計還是很難的任務,但是對於大部分有些水平的棋手或者職業選手,這可不是什麼難事。

  這就是區別!基本功而已。

  第二,現代的棋譜,大家接觸的基本上都是全國比賽對局記錄之類的,都是高水平的對局。對於這個水平的棋手來說,開局就佔便宜,是很難的事情,所以這些對局有個特點,就是開局基本平分秋色,到中局以後,雙方才開始角力。所以就像我之前說的,對於這些棋譜,重點在研究其中局。看看高水平的選手是如何近身纏鬥的。

  第三,可以特別留意的是兩點,一是由開局進入中局的那個階段。另一個是在由中局進入殘局的那個階段,職業選手是如何處理的。關鍵在轉折處,主要看思路。

  中局篇

  ***3***我身邊很多朋友,都有一個問題,開局還不錯,中局走著走著就被動了。甚至很多年都解決不了這個問題。其實,這個很大程度上是算度問題,就是我前面提到的勢均力敵的“力”。有的朋友說,我殘局習題解了很多,感覺自己算度也還可以啊,怎麼一道中局就不行了呢,感覺自己算不過來了,腦力不夠了,為什麼呢???答:這是因為殘局的局面比較清晰,子力比較少,您的思路不容易受到干擾,基本上都是目標明確,接著往下算就行了。但是中局就不一樣了。中局和殘局最大的不同,就是中局線索多,您要考慮方方面面,受到的干擾很多。經常是想了這個方面,又忘了那個方面。所以,僅僅以殘局的算度來應付中局,是遠遠不夠的。

  ***4***如何提高中局水平?

  第一,提高基本功,加強殘局習題的基礎上,您可以專門找一些中局的講解書來看看。這類書籍和殘局習題有很大不同,殘局習題的最終目的是訓練如何吧對方老將殺死。而練習中局習題的目的不是吧對方將死,是在複雜的局面中找到最佳的行棋方案***感覺難度和複雜度立馬上去了啊***。您甚至可以開卷考試,最關鍵的是要分析,那個最優解是如何分析出來的。說到中局的算度,其實核心就是這個找到最優解的能力。

  第二,吧中局放到整盤棋中去分析,比如多大全國比賽的對局記錄,打譜的時候,重點分析中局的過程。

  第三,多多實戰。這個就是為什麼好多人說,我就不打棋譜,我也不解殘局習題,我就天天和別人下棋,我感覺水平也能進步啊。您別急,聽我慢慢說。首先要肯定的是,多多實戰,是能提高中局能力的!不打棋譜,不解殘局習題,天天和別人下棋,這就好像接頭的古惑仔,天天打架,打的時間長了,體力也有了,也積累了一些打架的經驗,打一般人是沒有問題的!但是上擂臺和職業拳手打,是很危險的。為什麼??因為您沒有系統訓練,沒有系統的搏擊能力,基本功不牢。您說我有經驗啊,可是您個人十幾年的經驗,能和橘中祕梅花譜裡面幾代人的經驗比嗎??如果您已經有了很長時間的下棋對弈的經驗,您按照職業棋手的方式稍微訓練一下的話,進步將是非常快的,最起碼比您只靠實戰積累的要快。而且只靠實戰積累經驗有個問題,就是到了一定水平以後,很長時間都難以繼續提高了,而且連進一步提高的方法都很迷茫。

  插一句話,有句俗話叫和臭棋簍子下棋,越下越臭。反過來,和水平好的棋手下棋,越下越好。真的是這樣嗎???如果是職業棋手,或者基本功非常好的棋手,他和臭棋簍子下再多的棋,他也不會降低水平的。反過來說,如果您基礎不紮實,基本的棋力都沒有,和再多大師下棋,都是沒用的,很難提高,至少提高是相當慢的。對於這些朋友,讓您與胡榮華下一盤,和讓您與家門口衚衕裡水平最高的王大爺下一盤,是沒有什麼區別的。因為您感受不到裡面的智慧所在啊。象棋是個系統工程,光是基本功,要說的東西也太多。

  基本功

  所謂基本功,即最基本的,用來練出功夫的東西。您練一天,就出一天的功夫,練一個月就出一個月的功夫。所以,基本功是一輩子的東西。不是說剛學下棋,頭兩天看看,以後就再也不練了。一日練,一日功,一日不練百日空!

  但凡下棋的人,一般會依次***根據我的經驗,是依次***遇到三個心魔:得失心,勝負心,榮辱心。這三種心魔不是口頭上說一說的,他真的是會直接影響您水平的進步啊!!!套一句俗話,下棋如登山,一步一層天。您每克服一個,水平就會大為提高。

  先說得失心:先說得失心:

  這個是在初學者身上比較常見的。吃了別人的棋子很高,立刻洋洋得意起來,緊接著就得意忘形。一旦自己一大意丟了子就很氣餒,就心煩意亂,立刻就亂了陣腳。甚至在下棋的時候臉上都能表現出來。有如此心態,和您談棄子搶先,不要貪小便宜,讓您有大局觀不是白扯嘛,說什麼通過下棋來修身養性,更是白日做夢!!有人說下棋好,能夠以棋入道。俗話說“為學日進,為道日損”您一個棋子都不願意損,還談什麼以棋入道啊!!

  關於如何克服得失心,我閒聊幾句,您可以參考。

  ***1***表面文章----學會面不改色心不跳!咱心裡高興失望,臉上也不能直接表露出來啊。別以為這不靠譜,很多大師也這麼幹!比如有些大師,比賽的時候,在自己不小心丟子的情況下,會故意裝作沒事的樣子。當年的一次全國比賽,有個全國前三的特大,粗心大意,一落子才發現,自己吧馬***還是炮我記不清了,好多年過去了***放到別人嘴裡了!只見大師面不改色心不跳,長出一口氣,表現出一種心滿意得的氣氛,讓人感覺好像是一個驚天的陷阱終於佈置好了!!!大師氣定神閒地端起水杯來喝了口水,然後跑到別的桌看別人下棋去了。。。。我記得當時那個對手長考了二十多分鐘,愣是沒吃大師的棋子,走了一步閒著。最妙的是,大師仍然面不改色,只是輕輕搖了搖頭,看那意思好像在說:哎,沒上當,可惜我這麼好的陷阱用不了了。。。。

  這裡插一句話,經常看一些朋友評論:XX大師下的太差了,也就那個水平!XX大師也配叫大師?

  對於這些評論我不予評價,您有發表看法的權利,但是我想問一句:那些職業棋手,大師們或特大們在比賽的時候,究竟比的是什麼呢???有人說比的是棋力,比的是象棋水平!錯!大師們在比賽的時候,什麼都比,就是不比棋力***請允許我誇張一些***!您都到象甲前三,爭冠亞軍了,您還和我談棋力水平,您逗我玩吶?大師們比的是棋力之外的一切!!!比如,比賽前一天晚上有沒有睡好,比如,比賽當天的心情,比如,比賽當天早上吃得滿意不滿意!比如,比賽現場嘈雜不嘈雜。。。總之是棋力之外的一切因素。而這些因素綜合起來,決定了大師能發揮出幾層功夫。您讓胡榮華第一輪碰到呂欽,和最後一輪讓他們碰到,結果很可能是不一樣的!!正因為這些因素的不可預料性,所以咱們對職業棋手儘量還是寬容一些。多說一句,打比賽,真的是個體力活!誰累過誰知道!!!

  2***克服得失心的內功心法----沒有辦法,多打些棋譜,古代現代的,就好像您到戰場上多轉幾圈,以後看見死人就有免疫力了。

  ***3***克服得失心的根本-------提高算度。有得失心,大多是算度不夠,只看眼前一小片。多解解殘局,多多看看中局的一些習題,對您會有幫助。

  剛剛上面又提到了殘局,所以說象棋是一個全面的體系,比的是綜合的棋力,練殘局並不只是為了吧殘局下好。但是講解的時候只能分開來說,希望您不要厚此薄彼。

  最後總結一下:問:怎麼才叫克服了得失心?答:所謂克服了得失心,並不是個虛無縹緲的概念,而是說隨著您棋力的提升,有一天您會發現,您的心裡再也不只是那一兩個棋子了,而是整個盤面,是大勢!換個說法,就是說您不在侷限於一時一地的得失。隨著棋力的上升,能夠逐漸想得更長遠了,有了遠慮,就少了近憂,不在一時一地上患得患失,就是克服了得失心!!!所以克服得失心,雖然看上去是心理問題,其實不在於心理暗示,而在於提高棋力,包括提高最基礎的計算能力!假設您看一步棋漏三步,就不要談克服得失心了,即使克服了,那估計也就是個破罐子破摔的心態,和下棋無關!關於得失心,先聊這麼多吧,我的一些體會,大家看著玩

  ***二*** 再來談談勝負心。

  這個就比較麻煩了,上面說的得失心還好克服,有一定水平基本都能克服掉這個心魔。但是勝負心很多人一輩子也克服不了。說個小事,我在很小的時候,有一次去一個棋攤下棋,那個棋攤的老闆,也是那個棋攤的擂主,快70歲了,他和我下。當時我七歲左右吧,所以圍觀的人很多。當我最後贏了他的時候,他可能覺得這麼多人看著呢,太沒面子了,吧棋盤給掀翻了。我從小下棋的習慣是不管對手是誰,在下棋的過程中我是不抬頭的,不看對方。當他吧棋盤掀翻的時候,我一抬頭,看見他整個腦門,臉,脖子都是通紅的。。。。當時家裡人給了棋盤費,拉著我趕緊說不好意思,落荒而逃,真事。。。。說這個事是想說,克服勝負心,真不容易!!!

  有人問:為什麼要克服呢?我贏了我開心,我輸了我傷心,不是挺好的嗎。請大家注意一個概念,克服勝負心並不是叫你不爭取勝利,而是您要能泰然處之。有人問,樓主你說了這麼半天,你自己克服了嗎??說實話,在我打比賽的時候,以及退役以後很長一段時間,我都沒有克服!直到近幾年,才有那麼點感覺,這種感覺不是破罐子破摔,也不是無所謂,而是真正全身心的在棋盤上面,除此之外,其他的什麼都不想。簡單說,就是隻想棋盤的局面該如何處理,而不去想棋盤之外的那個“我”,不去想勝了我會怎樣,輸了的話我何以處之,輸了的話別人會怎麼樣看我啊,等等.

  我們在下棋的時候,尤其是在打比賽的時候,表面上看上去全神貫注,其實腦子裡都至少在幹兩件事,一是在想這盤棋怎麼走會贏,二是在想這麼走的話,贏了我怎麼辦,這麼走萬一輸了我怎麼辦,別人會嘲笑我嗎??都在想那個“我”!!!所以不拋開勝負心,講白了,您不能完全地全神貫注!您在一心二用!!克服勝負心很難!確實很難!

  這下大家都明白為什麼古時候那些大禪師都喜歡下棋了吧,象棋也好,圍棋也好,其實他們是在下棋的過程中修行,是在練習破掉那個“我”。用佛教的話說,就是破掉這個“執”---不執著於“我”。如果您非要問我有什麼辦法可以克服勝負心嗎?我嘗試著聊一下,因為我畢竟境界有限,我姑妄說之,您姑妄聽之。

  ***1***愛象棋!有很多人說自己愛象棋,但是一輸棋就發火。我就問他,您是愛象棋啊,還是愛您自己那張面子更多啊!您要是真能愛象棋愛到把自己這個“我”給忘掉,只愛象棋本身,勝負心自然就沒有了,自然能真正地全神貫注。

  ***2***既然克服勝負心就是全神貫注在棋盤上,忘掉自己這個“我”,那麼怎麼才能忘掉呢?

  精神上忘掉他比較難,咱先從肉體開始。一些初學者甚至下了很多年棋的人,喜歡一邊下棋,一邊有這樣那樣的小動作。抖腳抖手啊什麼的,各式各樣,五花八門。您說您一邊想著棋盤上的局勢,一邊想著自己那張面子,一邊還得讓大腦分心去發命令讓您抖手抖腳,這離全神貫注差的也太遠了不是。日本有個圍棋手,外號“石佛”,據說在他比賽的時候,幾個小時下來,記者給他拍了上百張照片,洗出來一看,姿勢神態一樣一樣,拍一張就夠了。撇開他的棋藝水平不說,就這份定力,很多廟裡那些天天唸經的老和尚也比不上吧!所以咱們初學者在下棋的時候,儘量避免這些小動作。根據我的經驗,對有些人來說,做到這一點真的很難,比殺了他都難。咱們儘量努力吧,每天改一點嘛,日日精進!

  最後和大家分享一個我在別處聽來的祕訣:克服勝負心,其實就是培養自己的定力,追求勝利同時不為勝負所亂,而什麼是定力??答:定力就是修養!那什麼是修養?答:修改掉錯誤的,培養出正確的,一修一養!!!

  談談榮辱心

  當您克服了勝負心的時候,往往在某種情況下還會被榮辱心困擾。您克服了勝負心,只是克服了您一個人的干擾,破除了一個“我”的干擾。但是當您代表全校,代表全市甚至全省參加比賽的時候呢??您會感覺好像有成千上萬個人在背後看著你。您下棋的時候還能完全拋開一切,只分析盤面嗎??很困難吧。

  不要以為只有職業棋手才會碰到榮辱心的干擾。舉個例子,您在棋攤上下棋,有一天來了一個外地的高手,朋友們一致推薦您作為該棋攤最高水平的棋手來迎接挑戰,您的壓力會不會一下子就變大了呢?那您想想那些代表全校參加比賽的呢,那些代表全市,全省參加比賽的呢,亞歷山大啊。肩負的榮辱越大,壓力就越大,就越分心!!這就是榮辱心的干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