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象棋勝負怎麼定

  國際象棋的對局目的是把對方的王將死。下面小編給你介紹,歡迎閱讀。

  國際象棋定勝負的方法講解

  比賽規定:一方的王受到對方棋子攻擊時,成為王被照將,攻擊方稱為“將軍”,此時被攻擊方必須立即“應將”,如果無法避開將軍,王即被將死***長將除外***。除“將死”外,還有“超時判負”與“和局”。出現以下情況,算和局:

  一方輪走時,提議作和,對方同意;

  雙方都無法將死對方王時,判和;

  雙方連續不斷的重複一個局面2次以上,成為“長將和”;

  輪到一方走棋,王沒有被將軍,但卻無路可走,成為“逼和”;

  對局中同一局面出現三次,而且每次都是同一方走的,並且沒有任何可走棋步的差別,判為和局。

  雙方在連續50回合內都沒有吃掉對方任何一子,並且未移動一個兵的,判為和局。***說明:“沒有任何可走棋步的差別”主要指沒有過路兵和易位的區別***等級分記分方法

  國際象棋的記分方式實行級別、積分制。級別分別是無級別、30-1級。每個級別需要積 累100分。有關輸贏後積分的詳細計算方法如下***注意:輸方扣分等於贏方得分***:

  和局:雙方現有積分相差10分以內,無積分;相差10-99分,則分低方得***10+差分/10***/2;相差100分以上,分低方得差分/4。

  低級別方贏:雙方現有積分相差100分以上,則得差分/2;相差10-99分,得10+差分/10;相差10分以內,得10分。

  高級別方贏:雙方現有積分相差200分以上,無積分;相差100-199分,得2分;相差10-99分,得10-差分/12.5;相差10分以內,得10分。

  下過50盤以後得分/失分會趨於穩定。

  附:國際象棋的專業術語介紹

  棋子價值

  每個棋手在分析局勢、對比實力以及進行子力兌換時,需要明確各種棋子的價值。目前一般以兵為計算單位。兵為1,馬與象為3,車為5,後為9。王不能兌換不給定值。各種不同棋子的實際價值,依其所佔空間位置、與其他棋子協同作戰的關係以及局面形勢,以至對局經歷的階段,而發生實際的差異。

  比如兵衝到底線就可升格為後、馬、車、象之一,當它接近底線時,價值可能明顯升高數倍,相聯的兵或並列的駢兵比重疊兵強,孤兵***或懸兵***在不同的發展中可能是弱點,也可能成為攻擊的支柱,價值不同,象有好象與壞象之分,在殘局中異色格象比同色格象容易和棋,等等。棋子的實際價值是變動價值。對這種種變化所作的估計和判斷是制定不同的戰略戰術計劃的基礎。

  質差與補償

  兌換過程中棋子一般價值的損失***比如車換馬、車換象、後換車馬或車象***,有時能換取主動權或在空間、形勢、時間速度、子力協同方面取得一定補償。這種補償與質差相抵的得失,是估計局面、分析形勢的重要因素。

  雙象優勢

  每次雙象控制不同色格,相互補充,協同作戰。兌換其一必然削弱與該象同色格的控制,任對方子力馳騁其間,因此雙象一般比馬象優越。

  棄兵局

  用犧牲兵為代價謀求出子速度和主動權的開局戰略叫“棄兵局”。常見的棄兵局有中心棄兵、王翼棄兵、後翼棄兵等。

  兵形

  兵的走法是直進斜吃。由此特點常形成後面的兵保護前面兵的“兵的鏈條”,以封鎖對方從正面突擊的道路。“兵鏈”中落在最後無兵保護的兵為落後兵,是“兵鏈”的弱點。這種落後兵如處在半開放線上就更易受攻擊,它前面的一格常為對方佔據。c4-d5-e4這樣的兵形為楔形兵。f7-g6-h7這樣的兵形為龍眼形或堡壘形。

  戰術組合

  各種簡單戰術如捉雙、閃擊、閃將、牽制、半牽制、引誘、誘離、消除保護、截斷、封鎖、騰空格子、轉讓走子權、底線殺、悶殺,第 7橫排殺、破壞王前兵陣、強制兌換、兵升格、反擊、過渡、等著等等的綜合運用,是帶有緊湊和強制特點的複雜連環計,常帶出人意外地“棄”兵“棄”子性質,故有人稱之為“連珠妙著”。

  空間優勢***地盤優勢***

  一方子力在棋盤中所佔格子和所控制部位的數量上佔優勢,它與陣勢結構的特點有關,是判斷局面優劣和主動權的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