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學中國畫之畫小蝌蚪圖片

  中國畫藝術旨在強調一種意向性的表達,在初學的中國畫中,小蝌蚪的中國畫也恰好能表現這種意向性的畫面。你想看看畫小蝌蚪的初學中國畫是怎樣的嗎?一起來看看吧。今天先和小編一起欣賞這些,希望你會有所收穫的。

  欣賞

  1

  2

  3

  4

  5

  欣賞完之後,請和小編一起看一些關於國畫的介紹。

  國畫花鳥畫代表特點

  鳥語花香作為大自然中美的物件,早在三代上古,詩人六義,多識於鳥獸草木之名,而繪事之妙,亦相繼寓興於此,與詩人相為表裡。據文獻記載,六朝時的顧景秀,劉胤祖皆精於蟬雀,筆跡謹細,賦彩新麗,形象微妙,是花鳥畫之蓓蕾初萌,至唐代薛稷的畫稿,馮紹正的畫雞,姜皎的畫鷹,均有名於時,大略以工筆設色的畫法寫生逼真,中唐以後,花鳥畫正式獨立成科,可以作為標誌的便是邊鸞,於錫,樑廣等一大批花鳥畫家的湧現。其中的邊鸞的成就最高,他長於寫生,畫法工筆重彩,筆跡輕利,賦彩鮮明,形象生動逼真,中國花鳥畫的傳以及工草沒色的技法,到邊鸞已經達到相當水平了。

  進入五代,以“黃徐異體”為旗幟,花鳥畫一科臻於圓轉成熟。當時西蜀的畫壇, 由習光胤,滕昌祐帶去了唐代的傳統技法,到了黃筌父子手裡獲得了進一步發揚光大,作風豔麗豐滿,諺稱黃家富貴,南唐的畫壇,則以徐熙為代表,以落墨為格等江湖汀花野竹,水鳥淵魚,意境清淡雋秀,諺稱“徐熙野逸”,後世花鳥畫的發展,沒有超出這兩大基本的傳統技法之外的。

  黃氏父子有“寫生珍禽圖”,“山鷓棘圖”,存世,其作風,技法,大體而言先用細淡的墨線勾出物象的輪廓,然後再根據物件的不同質感在相應的輪廓內渲染色彩,所以達到高度的真實性和生動性。然而,徐熙及南唐諸家的真跡卻無有流傳,對於“徐熙野逸”的作風和技法,無從考證。

  國畫之花鳥畫提倡著意

  皇帝宋徽宗趙佶,對畫院的建設不遺餘力,對花鳥畫的提倡尤其著意。概括其對繪畫藝術的要求,大體上可以歸結為兩點:一是注重寫生追求客觀的真實性,二是通過命題考試追求的含蓄性。在其影響下當時畫院的花鳥畫創作呈現出形象逼真、意境生動的特色。比之二黃,有了長足的進步。

  其畫風有兩種,一種用濃郁的重彩畫成,源於黃體,另一種用清淡的水墨畫成,源於徐熙。其作風又有兩種:一種工筆細勾淡染,與院體無異,只是變色為墨而另一種粗筆,連勾帶染,點垛兼施,但依然恪守形象的真實性。南宋宮廷畫院的花鳥,在藝木思想上乃畫風形態上,無不受趙佶的直接或間接影響,其中不少著名的畫家如李安忠、李迪等,本來就是宣和畫院的畫師。

  此外如林椿,吳炳等均為一時高手從具體畫法而論,南宋畫院雖與宣和畫院一脈相承,但宣和畫院多為大幅畫創作,至南宋初期的李迪猶然,而南宋畫院多為斗方,團扇形制的小幅面創作。因此,就風意境而論,前者有輝煌壯麗之觀,後者清新腕約之致。除工筆設色的一路之外,當時的禪林之中亦以花鳥畫畫壇化為頓悟的機緣,畫法用水墨大寫意,極其恣肆奔放,完全脫略形似以神韻為尚,其意境又在徐熙落墨法之外。先在畫院後又入禪林的梁楷所作多取遠景,牧溪則多寫近景;梁楷擅於用筆而性格較為剛斫,牧溪擅於用墨而性格稍趨柔和,這一路畫風后來東傳日本,對日本畫壇影響至為深遠。文人士大夫中,除枯木,竹石,梅蘭外,如楊無咎,趙孟堅等,還兼能畫水墨水嫌體,雜卉畫法用工筆雙勾,而有別於其梅,蘭,竹的點垛,但氣韻的清高幽雋則是無有二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