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膏像寫生技巧

  素描除了瞭解形體結構外,寫生素描主要是如何運用明暗調子正確地表現對 象的結構、體積、空間和相互關係。物質世界的外部形態是千變萬化,然而歸納起來,則可概括為幾種最為基本的幾何形態:立方體、圓柱體、圓錐體、球體等;石膏幾何體以其固有色的單純和形體關係的單純,為我們提供了初識造型的最好課題。 下面以亞歷山大的石膏像為例,介紹一下石膏寫生的技巧。

  亞歷山大切面像的結構

  學習過素描石膏像的人們,對亞歷山大切面像應高比較熟悉,它對於造型訓練十分關鍵,它的難度介於石膏幾何形體和石膏胸像之間,既比幾何形體的形象複雜,又比石膏胸像易於觀察表現,應為它的所有型都是利用幾何形進行塑造的,便於人們對於各部分形象的觀察。

  下面簡述“亞歷山大”切面像的基本結構。“亞歷山大”切面像的結構分為:鬚髮、前額骨、眉弓、鼻子、顴骨、口、下頜骨等幾個部分。

  鬚髮部分位於頭部四周,由若干三角形、四邊形和五邊形所構成,且每一縷鬚髮皆為幾個幾何形所組成的立體造型,便於人們進行觀察。

  前額骨分為四大塊幾何形中間兩塊為兩兩相接的四邊形,額骨中間凸起左右額骨則為五邊形,顳骨部分位於前額骨兩側。眉弓位於前額骨下方,向外凸起。鼻子呈現出稜柱狀,左右顴骨分別由四個幾何形所構成。口的形象為若干個三角形和四邊形的組合形狀。下頜骨為正、側三個大塊。切面像中的每一個集合型都準確的把人物頭部的基本結構表現出來。

  測量方法

  在進行石膏像寫生時,測量方法直接關係著所畫出的型是否準確,是否達到素描寫生的要求,下面就簡單介紹測量方法。

  對寫生物件進行測量時,要按照上下、左右分別進行。以對鼻子的測量為例:手握一隻鉛筆,手臂伸直,不要晃動。把一筆的上部邊緣對準所要測量的一側,然後拇指在筆桿上移動找出長度,然後以這個測量長度為準,再對其他部位的型分別進行測量,才能找準人像的比例。再用水平線和垂直線分別測量頭部其他結構的位置,這樣一張石膏人像的型、比例、結構就已經基本上準確的畫了出來。

        畫圖技巧
   
    第一步:構圖定位

  在素描寫生時,首先要考慮的是如何把所畫內容合理的安排在畫面之中,因為安排正確與否直接關係到畫面給予人的視覺效果。在畫面安排時,要本著前寬後窄、上窄下寬的原則安排畫面,這裡指的“前”就是指人物眼睛所看的方向。

  第二步:畫大的形狀

  構圖定位後,要用長直線條輕輕地把頭部的外部型勾畫出來,並且找出髮髻線、眉弓、鼻底、口的位置以及他們的左右寬度。這個步驟要求要準確,以便於下一步刻畫的順利進行。

  第三步:鋪設大的明暗色塊

  在構圖定位,起大稿後,要對石膏切面像鋪設大的明暗色塊。這個步驟要求畫者準確的找出明暗交界線的位置,在交界線的背光部分用較重的鉛筆進行大面積繪畫,畫的時候要用十字交叉線條,畫面才不會出現髒的效果。

  第四步:細緻刻畫

  這個部分要求畫者對石膏像的比例、結構、明暗表現進行更審議不能的調整,畫的時候最好從五官處畫起,然後向四邊逐漸推移,這樣畫能夠把起大型時可能出現的一些問題,進行修改,以保證石膏頭像寫生的準確性。

  第五步:畫面調整

  在進行完前四步的基礎上,這一部分的調整時十分關鍵的。調整可以把畫面進一步的統一,把石膏切面像的亮面、灰面、交界線、暗面反光等極為清晰的表現出來。畫的時候從暗面開始,先對交界線進行加強,然後把暗面概括的進行表現,反光部分可以用橡皮輕蘸,達到一種較為和諧的視覺效果。畫面調整主要是對灰色調的刻畫,通過調整,讓灰色調顯得更加豐富,所畫出的石膏切面像才會更耐看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