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畫片人物鉛筆畫圖片

  動畫片裡面的人物型別有很多。那你知道動畫片人物鉛筆畫是怎樣的嗎?有興趣的一起來看看吧。今天先和小編一起欣賞這些,希望你會有所收穫的。

  欣賞

>

  1

>

  2

>

  3

>

  4

>

  5

  欣賞完之後,請和小編一起看一些關於動畫片的介紹。

  中國建國前的動畫片

  ——早期探索期

  中國的動畫事業發展很早,20年代中國的動畫先驅萬氏兄弟***萬嘉綜***萬籟鳴***、萬嘉淇***萬古蟾***、萬嘉結***萬超塵***和萬嘉坤***萬滌寰******就開始研究動畫製作,第一部中國自制的人畫合演的《大鬧畫室》就是他們製作,1935年,中國第一部有聲動畫《駱駝獻舞》問世。1941年,受到美國動畫《白雪公主》影響,製作了中國第一部大型動畫《鐵扇公主》,在世界電影史上,這是繼美國《白雪公主》、《小人國》和《木偶奇遇記》後的第四部大型動畫,標誌中國當時的動畫水平接近世界的領先水平。日本在這段時期處於戰前草創期,動畫製作水平還比較低,而且由於軍國主義影響,使得其戰鬥場面的製作的到一定發展。不過這段時期日本引進了一些國外的動畫,中國的《鐵扇公主》也在其列,日本漫畫之神手冢治虫看到後,深受震動。中國美術電影始於20年代初,“萬氏兄弟”在上海拍攝了中國最早一批動畫片,其中影響較大的是長片《鐵扇公主》。由於無人投資於1942年後中斷了。40年代初,錢家駿等在重慶也攝製動畫短片《農家樂》,但也未獲發展。新中國美術電影於1947年開始攝製,在東北解放區興山鎮先後產生了新中國第一部木偶片《皇帝夢》和動畫片《甕中捉鱉》。人民藝術家陳波兒和日本動畫專家方明***持永只仁***等為此作出了重要貢獻。他們在人員不足,裝置簡陋和條件下完成攝製工作,難能可貴,為新中國美術電影的發展揭開序幕。

  中國建國初期動畫片

  ——蓬勃發展期***建國到1965年***

  建國後,中國的動畫事業可以說是得到了非常快速的發展,不但作品多,而且精品也非常多。從1950年的一部動畫,發展到60年代已經每年都能製作出十多部動畫,其中特別值得一提的就是1961~1964年製作的《大鬧天宮》,它可以說是當時國內動畫的顛峰之作,從人物、動作、畫面、聲效等等都達到當時世界的最高水平。1949年專門攝製美術片的機構——美術片組在長春東北電影製片廠成立,漫畫家特偉和畫家靳夕為主要領導人。1950年遷上海,成為上海電影製片廠的一部分。隨著人員不斷擴大,1957年建立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特偉任廠長,從建組時十幾人發展到200多人。萬籟鳴、萬古蟾、萬超塵、錢家駿、虞哲光、章超群、雷雨、金近、馬國良、包蕾等一批著名藝術家、文學家先後參加這一工作。從此,美術電影就以上海為基地迅速繁榮發展。20世紀50年代前期***1950~1956***是它的成長階段,藝術人員的增加,帶來創作的發展。通過製片實踐又培養了一大批年輕的藝術、技術人才,為美術電影事業發展奠定了基礎。在這一階段中,攝製了一批優秀影片,如動畫片《好朋友》、《烏鴉為什麼是黑的》、《驕傲的將軍》、木偶片《機智的山羊》、《神筆》等。尤其《驕傲的將軍》和《神筆》,在探索民族風格方面作了成功的實驗。在技術方面也有可喜的成就,1953年拍攝了第一部彩色木偶片《小小英雄》,1954年完成的木偶片《小梅的夢》,是首次採用真人和木偶合成的技術,1955年第一部彩色動畫片《烏鴉為什麼是黑的》也獲得成功。從此,美術片進入了彩色片時期。建廠以後到“十年***”前***1957~1966***是美術電影鼎盛時期,百花齊放,形式多樣,美術片的藝術特點得到充分發揮,民族風格更為成熟和完美,拍出了一批至今依然是中國美術電影歷史上最優秀的作品,在國內外聲譽鵲起。周恩來生前指出:美術電影部門在中國電影事業中,是具有獨特風格的比較優秀的部門。1958年增添了一個新的品種——剪紙片,第一部作品《豬八戒吃西瓜》一舉成功。由於它具有鮮明的民間藝術特色而受到好評,開闢了發展剪紙片藝術的新路。1960年創造了水墨動畫片,把典雅的中國水墨畫與動畫電影相結合,形成了最有中國特色的藝術風格,《小蝌蚪找媽媽》和《牧笛》這兩部影片因此獲得極大成功。它們以優美的畫面和詩的意境,使動畫藝術進入更高的審美境界,令人耳目一新,是動畫史上的一個創舉,它的成就在國內外引人矚目。1961年至1964年拍攝的大型動畫片《大鬧天宮》***上、下集共120分鐘***,是這一時期重大作品之一,在世界上產生廣泛影響。把神話小說《西遊記》中的故事,形象地再現於電影銀幕,有豐富的想象力。

  造型藝術和動畫技巧都達到很高水平。大型木偶片《孔雀公主》,它以生動的情節,恢巨集的場景,表現了中國傣族地區的美麗神話,影片的精湛技巧,標誌著木偶片藝術的成熟。剪紙片《金色的海螺》是這一時期剪紙片中最出色的作品,它發揮了鏤刻藝術的特色,使這一古老的民間傳統表達得絢麗多彩。《黃金夢》是一部漫畫風格的動畫片,以粗獷的線條和誇張的形象諷刺一群貪得無厭的富豪,又是一種新的形式。1960年,拍攝的《聰明的鴨子》,是新生的摺紙片,這種充滿兒童情趣的紙偶藝術,又成為美術電影家族中新的一員。可以看出,在這段時期中國開始嘗試使用不同的動畫製作方法,大膽使用中國的傳統藝術形式。1947年,中國製作了第一部木偶動畫《皇帝夢》;1958年,拍攝了第一部剪紙動畫《豬八戒吃西瓜》;1960年,完成了第一部水墨動畫《小蝌蚪找媽媽》;1960年,第一部摺紙動畫《聰明的鴨子》。新的動畫形式加入,中國動畫事業也到達了一個高峰。為介紹中國美術電影的成就,於1960年舉辦“美術電影展覽會”,先後在北京、上海等八大城市展出,產生廣泛影響,於1960年又到香港展覽,在海外獲得更大聲譽。同時,日本動畫業也在發展,其時處於戰後探索期。日本的動畫業在不斷探索中發展。而最應當注意的就是,手冢治虫開始了他的動畫事業。1960年,手冢治虫創立“蟲製作公司”,製作動畫。其後,1963年,推出了《鐵臂阿童木》,這是日本第一套長篇電視動畫;1966年,推出日本第一套彩色電視動畫《森林大帝》。這可以說是日本動畫業事實上的開端,其後日本動畫開始了其勢不可擋的進步步伐。這個時期內,中國的動畫發展還是領先於日本的,雖然日本1963就有了《鐵臂阿童木》這樣的長篇動畫,但中國有大型動畫《大鬧天宮》,並不輸於日本。而且中國的傳統藝術應用到動畫中來,是日本完全無法比的。不過,使用傳統藝術製作動畫的代價之一就是需要更多的時間與精力,這個可能也是當時為什麼不製作長篇動畫的原因之一;另一個原因就是,當時電視在中國還沒有普及,所以動畫主要還是在電影院播放,所以這個時候的動畫還沒有長篇的連續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