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高特色風景畫

  梵高在人類美術史上的重要地位不僅因為他創作出了大量經典的繪畫作品,擔當了後印象派的代表,成為表現主義的先驅,還在於他將內心情感的表現和鮮明的個性帶入繪畫當中。以下是小編分享給大家的,一起來看看吧!

  

  
【:1】

  
【:2】

  
【:3】

  
【:4】

  
【:5】

  看完了以上的之後,下面就來認識一下梵高吧!

  梵高的生平簡歷

  梵高出生於荷蘭鄉村的一個新教牧師家庭,早年的他做過職員和商行經紀人,還當過礦區的傳教士。他充滿幻想、愛走極端,在生活中屢遭挫折和失敗,最後他投身於繪畫,決心“在繪畫中與自己苦鬥”。他早期畫風寫實,受到荷蘭傳統繪畫及法國寫實主義畫派的影響。1886年,他來到巴黎,結識印象派和新印象派畫家,並接觸到日本浮世繪的作品。視野的擴充套件使其畫風鉅變,他的畫,開始由早期的沉悶、昏暗,而變得簡潔、明亮和色彩強烈。而當他1888年來到法國南部小鎮阿爾的時候,則已經擺脫印象派及新印象派的影響,走到了與之背道而馳的境地。在阿爾,梵高想要組織一個畫家社團。1888年,梵高更應邀前往,但由於二人性格的衝突和觀念的分歧,合作很快便告失敗。此後,梵高的瘋病***有人記載是“癲癇病”***時常發作,但神志清醒時他仍然堅持作畫。1890年7月,他在精神錯亂中開槍自殺,年僅37歲。

  這位易激動而富於神經質的藝術家,在其短暫一生中留下大量震撼人心的傑作。他的藝術,是心靈的表現。他曾說:“作畫我並不謀求準確,我要更有力地表現我自己”,他並不關注於客觀物象的再現,而注重表現對事物的感受。亨利·福西隆在論述凡高時說道:“他是他時代中最熱情和最抒情的畫家。……對他來說,一切事物都具有表情、迫切性和吸引力。一切形式、一切面容都具有一種驚人的詩意”,“他感到大自然生命中具有一種神祕的昇華,他希望將它捕捉。這一切對他意味著是一個充滿狂熱和甜蜜的謎,他希望他的藝術能將其吞沒一切的熱情傳達給人類” ***奧夫沙羅夫編《凡高論》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1987年,第95頁***。

  為了能更充分地表現內在的情感,梵高探索出一種所謂表現主義的繪畫語言。他認為:“顏色不是要達到區域性的真實,而是要啟示某種激情。”在他畫中,濃重響亮的色彩對比往往達到極限。而他那富於激情的旋轉、躍動的筆觸,則使他的麥田、柏樹、星空等,有如火焰般升騰、顫動,震撼觀者的心靈。在他的畫上,強烈的情感完全溶化在色彩與筆觸的交響樂中。


1.梵高田園風景畫

2.梵高風景畫圖片

3.梵高水粉風景畫

4.梵高的風景畫圖片

5.梵高風景畫代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