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繪畫主題教案

  繪畫是幼兒表達情感的一種重要方式,正確指導幼兒繪畫對幼兒身心健康發展格外重要。今天小編帶給大家的是,歡迎參閱。

  篇1

  【教學目標】

  1、輔導孩子採用圓曲線畫氣球時,不要強調畫圓,應著重鼓勵孩子設計式樣新穎的氣球。

  2、深色仍採用勾線平滌,可換一種深色勾線。

  【教學準備】

  幼兒作畫工具,教師範畫。

  【教學過程】

  一、引出課題。

  師:逢年過節,不管是在大街,還是在公園,到處都可以看到各式各樣的氣球隨風飄動,空中彷彿開滿了五顏六色的花朵,好看極了。小朋友沒有喜歡玩氣球的,下面我們就來學習畫氣球。

  二、講解、示範。

  1、氣球由球體和拒球線組成,畫得扁一點歪一點都沒關係,只要注意畫幾個氣球時,要有高低,不要排列太整齊,球體上可隨意畫一些花紋圖案,讓氣球更漂亮。

  2、除這樣畫外,小朋友們還可以設一些形狀更有趣的氣球,如熊貓氣球,小牛氣球,娃娃臉氣球等。

  3、畫好氣球再畫北景,先用曲線隨意畫出雲姑娘的外形,再加上眼和嘴,最後在雲形上端畫幾條曲線,表示雲姑娘的劉海。

  三、幼兒作畫。

  教師在一旁指導幼兒構圖。

  篇2

  【活動目標】

  1、嘗試用延續的線體現春遊的情景,樂意以邊念兒歌邊作畫的形式繪畫。

  2、能準確畫出人的五官,體驗繪畫時帶來的快樂。

  【活動準備】

  1、場景佈置:花兒、小樹、小橋。

  2、音樂磁帶《郊遊》、人手一份記號筆和畫紙。

  【活動過程】

  1、匯入活動:

  師:小朋友們,你們知道現在已經是什麼季節了嗎?

  師:是啊,美麗的春天來了,小樹、小草都綠了,小花也開的五顏六色,想不想和老師一起去走走,去看看?來,讓我們一個跟著一個去春遊吧!

  2、師幼隨音樂春遊。

  師邊走邊說:看,這邊的花兒開得真好看,我們圍著它繞一圈,走走走,看到小花繞一圈,小朋友也來說一說,小樹綠了,我們也來圍著它繞一圈,走走走,看到小橋繞一圈,那邊還有小橋,我們也繞一圈,走走走,看到小橋繞一圈。

  鼓勵幼兒和老師一起邊走邊說。***繞場地走兩遍,讓幼兒充分適應兒歌。***

  3、師:小朋友,你們累不累啊,來,到這裡坐下來歇會吧。

  4、師提問:剛才一路上你都看到了什麼啊?

  你們開心嗎?那開心的時候,我們的小臉會怎麼樣?你也可以看看你周圍的小朋友開心的時候是什麼樣子。***引導幼兒說出開心時眼睛和嘴巴的變化。***

  5、學習徒手練習畫延續的線。

  師:小朋友的表情都很開心,說明春遊很快樂,想不想把快樂的春遊記錄下來啊,來,伸出你們的小手,和老師一起邊畫邊說說兒歌好嗎?準備好了嗎?我們出發,走走走,走走走,看到小花繞一圈,注意了,要繞圈了,看看怎麼繞,別停下來,讓我們繼續走,走走走,走走走,看到小樹繞一圈…

  6、用繪畫的形式體現春遊時的快樂。

  ***1***師出示記號筆,“如果用筆,你會畫嗎?伸出你的小手跟老師一起在這張好看的畫紙來畫畫吧,先開啟畫筆粗粗的一頭。”

  師範畫。鼓勵幼兒再次與老師一起邊畫邊念兒歌:走走走,走走走,看到花兒繞一圈,走走走,走走走,看到小樹繞一圈…***提醒幼兒線要連續的畫、不要斷下來,圈可大可小,畫的時候不要擠在一起,儘量在空白的地方畫。***

  “咦?小朋友在哪呢,我們來找一找,眼睛彎彎的,嘴巴翹翹的,***師在圓圈上畫出人的五官。***哈哈原來這裡藏著一個小朋友呢?看看他像我們班上的誰?”

  ***2***“你們想不想在好看的紙上畫畫今天春遊的事情呢?”

  “不過老師要提幾點小小的要求,請你們在畫的時候一邊畫一邊念好聽的兒歌,繞圈的時候圈可以大也可以小,但是不要擁擠,畫的時候線條要連續,不要斷,最後畫好後和你的好朋友說說你都把誰畫進畫裡了。

  幼兒操作,鼓勵先畫好的幼兒向好朋友介紹自己的作品。

  7、展示幼兒作品,並給予評價。

  從以下幾個方面評價作品:線條是否流暢、畫的小朋友是多是少,繞的圈大小等等。

  師:今天我們小班的小朋友可真棒,小手可真能幹,能用筆把我們最開心的事—春遊畫出來,春天可真是太美了,來,讓我們一起到外面去找找春天吧!

  篇3

  【教材分析】

  《撕紙畫:圓圓的大西瓜》是一種選用彩紙,通過手撕、裝飾的辦法而完成的畫。活動的重點是手撕畫大西瓜的創作。而難點則放在撕圓形的西瓜。撕紙活動能滿足幼兒的探索興趣。通過撕紙活動的開展,意在幫助幼兒在撕紙能力方面得到發展,激發幼兒對撕紙活動的興趣,並對撕紙活動形成初步的欣賞美、感受美、表現美的情感體驗,從而進一步體驗撕紙活動帶來的無限樂趣,給幼兒一次美的薰陶,美的教育。

  本次活動《圓圓的大西瓜》符合幼兒年齡特徵。對於小班幼兒而言,他們的小肌肉發育還不完全,手部的精細動作還相對薄弱,動手能力也較差,特別是在撕紙方面表現的尤其突出,他們對撕紙力度及外形不會把握,但這個年齡段的幼兒又比較喜歡撕撕貼貼。所以在《撕紙畫:圓圓的大西瓜》中,我在紙上打了一圈小孔,減少活動的難度。通過鍛鍊幼兒手指肌肉的協調性和靈活性,訓練手腦並用的能力,充分發揮幼兒各方面的能力。還可以使幼兒增強注意力和持之以恆的耐心,同時也可以培養幼兒的觀察力,想象力,發展幼兒的動手能力。

  【活動目標】

  1、學習撕圓形的西瓜和添畫西瓜上的紋路。

  2、鍛鍊幼兒的小手肌肉,發展幼兒的手指動作的協調性。

  3、體驗撕紙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1、教具:西瓜實物,背景圖一張,音樂磁帶。

  2、學具:西瓜操作紙若干、記號筆若干。

  活動重點:手撕畫大西瓜的創作,能用撕貼和添畫的方式豐富畫面。

  活動難點:撕圓形的西瓜。

  【活動過程】

  一、出示西瓜,教師引導幼兒觀察西瓜

  師:寶寶們,你們喜歡吃西瓜嗎?***出示西瓜***西瓜長什麼樣子的?

  幼兒交流,教師小結。

  [通過提問“西爪長什麼樣子?”喚起幼兒的已有經驗,充分讓幼兒說一說,並通過交流總結出西瓜的外形特徵。]

  二、探索斷點式撕西瓜的方法

  1、教師示範撕西瓜的方法:

  師:看,這裡有一片西瓜地,西瓜地裡有許多西瓜,誰來找找看,西瓜在哪裡?

  ***情節創設,引導幼兒自主探索,進一步激發幼兒的興趣***

  師:我們來看看,這個西瓜有什麼特別的地方?***引導幼兒摸摸、說說***

  師:怎樣把西瓜取下來呢?

  幼兒交流,嘗試取西瓜。教師總結並示範。

  ***通過教師的肢體和語言引導幼兒觀察,西瓜藏在紙裡,需要撕下來。讓幼兒嘗試撕紙***

  師:***一邊撕紙,一邊撕念兒歌***“大拇哥,二拇弟,變成小夾夾,輕輕撕開小口子,沿著小孔慢慢撕。”“撕小孔的時候,前後撕一撕,夾一夾,前後撕一撕……。”

  [在幼兒已經經驗的基礎上,示範總結撕西瓜的方法]

  2、幼兒嘗試斷點式撕西瓜

  師:剛才老師是怎樣把西瓜取出來的?我們把小手拿出來邊念兒歌邊來學一學。“大拇哥,二拇弟,變成小夾夾,輕輕撕開小口子,沿著小孔慢慢撕。”“撕小孔的時候,前後撕一撕,夾一夾,前後撕一撕……。”***師引導幼兒邊念兒歌邊做動作***[集體學習斷點式撕西瓜的技能]

  師:誰也想在西瓜地裡摘一個西瓜?***幼兒嘗試斷點式撕西瓜***

  師:我們其他小朋友一起幫她念一念兒歌,好不好?“大拇哥,二拇弟,變成小夾夾,輕輕撕開小口子,沿著小孔慢慢撕。”“撕小孔的時候,前後撕一撕,夾一夾,前後撕一撕……。”[有針對性的個別指導,]

  師:又取出一個西瓜了,我們發現這個西瓜上面還少了點什麼?***花紋***花紋是怎麼樣的?***彎彎的***那你把花紋填上去吧。[引導幼兒添畫西瓜上的花紋]

  師:那你把西瓜送到水果店去吧。

  三、幼兒撕貼:圓圓的西瓜。

  1、師:後面桌子上還有很多西瓜,我們把它取下來,放到水果店裡去吧。

  2、師:想一想西瓜是怎樣取下來的?***複習兒歌***取下來了以後,還要用記號筆給西瓜裝飾漂亮的花紋。撕下來的廢紙扔在垃圾筒裡。[教師展示操作材料,提出作畫要求;鼓勵幼兒運用畫筆把西瓜的花紋也畫出來]

  3、幼兒撕貼,教師巡迴指導。

  瞭解幼兒撕紙的情況,幫助能力弱的幼兒,指導幼兒撕出圓形。

  ***1***提醒幼兒先撕開一個小口子,再沿著小孔慢慢撕;

  ***2***提醒幼兒注意衛生,把撕下來的廢紙扔在垃圾筒;

  ***3***取完西瓜後,把西瓜放到水果店裡去。

  四、評價活動:展示幼兒作品,讓大家相互欣賞。

  請幼兒說說:你最喜歡哪隻西瓜?為什麼?

  [通過相互評價欣賞,深深的體會到成功的快樂和活動的樂趣。]

  五、延伸活動:品嚐大西瓜

  師:我們一起來嘗一嘗大西瓜吧,想想看,西瓜切開了,又可以這麼撕呢?

  [為幼兒的後續撕紙活動做鋪墊。鼓勵幼兒繼續探索]

  【活動反思】

  1、活動中我是否關注了兒童?是怎樣關注兒童的?自己在活動中有效觀察、判斷的例項***最少一例***

  活動中我關注了兒童。比如:在開頭匯入喚起已有經驗時,我關注到了每個舉手的寶寶,予以他們發言的機會並且適時做出迴應,幫助幼兒歸類總結。

  2、活動中的技能難點幼兒的掌握情況如何?我怎樣嘗試讓幼兒通過觀察、比較、發現等方法進行自主學習。

  活動難點:撕圓形的西瓜。

  如何解決:

  通過出示西瓜實物,直觀形象的讓幼兒瞭解西瓜的外形,結合幼兒的講訴和老師的總結,豐富幼兒的經驗。通過瓜地的圖畫,以及尋找西瓜,創設活動情節,進一步引起幼兒的興趣,找到西瓜後發現西瓜藏在一張紙裡,怎麼把西瓜取下來?讓幼兒自主探索,引出撕紙畫。通過老師的示範和個別幼兒的指導,集體學習等環節,加上兒歌輔助幼兒撕紙。幼兒掌握斷點撕紙技能時,教師進一步引導幼兒給西瓜添畫。在每個示範指導過程中,也非常注重細節,比如撕下來的紙放垃圾桶等,每個環節的循序漸進,解決本節課的難點。

  3、在幼兒的座位安排上,是否考慮到用強弱組合的方式促進幼兒之間的相互學習。

  考慮到了幼兒的座位安排,是以“動靜結合”的方式,不容易安靜的幼兒和安靜的幼兒坐在一起。而操作的時候,我並沒有侷限幼兒的選擇,讓幼兒自主選取地方進行操作。

  4、幼兒創作過程中,我是否實施了分層指導,***各個層次一個例項***

  在過程中,我發現有個別能力弱的孩子,並沒有完全理解“歸類”。因此,在操過程中,我引導性得提問:大樹怎麼到馬路上去了?汽車還能開嗎?以此類問題來提醒幼兒,操作過程中要動小腦筋進行歸類。而能力強的幼兒,我鼓勵他們儘量拿起畫筆,將自己和好朋友邀請到馬路上來,我以榜樣作用的方法告訴幼兒:瞧,某某小朋友把自己畫到馬路上去了!真棒!你們也來畫一畫吧!在聽到這樣的表揚之後,很多幼兒都大膽嘗試,效果很好。

  5、在幼兒的作品及行為評價時,我是否做到了多視角、多通道評價。

  在幼兒操作過程中,除了根據以往對孩子經驗的判斷,我還根據活動中孩子實際出現的情況,及時進行有效指導,比如幼兒撕紙比較著急,我就用兒歌來提醒幫組他。同上提醒他慢一點。還有幼兒想畫但不敢畫,因此我選擇激勵的方式,西瓜還要穿上漂亮的衣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