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筆魏碑書法欣賞_魏碑書法作品

  在書法史上,趙之謙是清代碑學理論的最有力實踐者,其魏碑體書風的形成,使碑派技法體系進一步趨向完善,從而使其成為有清一代第一位在正、行、篆、隸諸體上真正全面學碑的典範。沙孟海評曰:“把森嚴方樸的北碑,用婉轉流麗的筆子行所無事地寫出來,這要算趙之謙第一副本領了。”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毛筆魏碑書法欣賞。

  毛筆魏碑書法欣賞

>

  毛筆魏碑書法欣賞1

  毛筆魏碑書法欣賞2

  毛筆魏碑書法欣賞3

  毛筆魏碑書法欣賞4

  毛筆魏碑書法欣賞5

>

     魏碑書法基本介紹

  魏碑,是南北朝時期北朝的碑碣、摩崖、造像、墓誌銘等石刻文字的總稱,其中尤以北魏的書法水平為高,風格多樣,樸拙險峻,舒暢流麗。極有名的如《鄭文公碑》、《張猛龍碑》、《高貞碑》、《元懷墓誌》及《張玄墓誌》,已開隋、唐楷書法則的先河。清代中期倡導“尊碑抑帖”,衝破“館閣體”的束縛,碑學興起,書風為之一變。魏碑上承漢隸傳統,下啟唐楷新風,為現代漢字的結體、筆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但有許多摩崖石刻,並不是先行書丹上石,而是直接在石面上雕鑿的,臨寫時要注意不使刀痕誇張,免生習氣。---《古代碑帖鑑賞》費聲騫

  魏碑書法起源介紹

  書法在我國曆史上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它不僅是文化傳播的工具,同時也陶冶著人們的思想品格,更有延年益壽之效。書法分類有多種:楷書,隸書,草書,行書,魏碑作為楷書的一種,散發著她獨特的魅力.

  魏晉南北朝時期,社會動盪不安,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適應社會意識需要的佛、道之學勃然興盛。佛、道的宣傳方法是以寫經為一大功德。尤其佛學,凡新建寺塔、塑造佛像,必延聘文學之士,撰寫文章以紀其事。或鑿石以作碑碣,或就天然巖壁摩崖刻寫,一時間,從漢代風行的立碑時尚,轉向佛學的建寺造塔、立碑刻石。四海之內雖戰亂不止,造像求長生的心理卻更加熾烈,刻石佛記文字漫山遍谷,不下數千萬。魏碑應運而生。

  東晉以後,南北分裂,書法亦分為南北兩派。北派書體,帶著漢隸的遺型,筆法古拙勁正,而風格質樸方嚴,長於榜書,這就是所說的魏碑。南派書法,多疏放妍妙,長於尺牘。南北朝,因為地域差別,個人習性、書風迥然不同。北書剛強,南書蘊藉,各臻其妙,無分上下。

  魏碑書法筆劃嚴謹、樸厚靈動,豐腴不失於板刻,上承漢隸,下開唐楷,兼有隸楷兩體之神韻。它的書法藝術是在漢隸和晉楷的基礎上發展演化而來的,堪稱漢碑中的上品。古今書家對此碑都給予最高評價,可謂漢碑整合之碑。近現代書法家,對魏碑甚為推崇,臨學者眾多,尤以我國北方地區更興,也許雄強古樸的魏碑與北方人豪放的相符,有較高造詣者也為數不少。如南京的蕭嫻為康有為的學生,用筆瀟灑中參透魏碑的筆意。武中奇,慰天池等書法造化出奇,凝神透勁,其魏碑味道仍是很濃的。他們書法之高,在於取魏碑之神,而創造出有自已個性特色的藝術境界。書法的最高境界在於入門而取形,出門而取神。

毛筆魏碑書法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