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預防老人突然跌倒

  社會老齡化越來越嚴重,那麼呢?老人為什麼會突然跌倒?不如跟著小編一起來學習老人突然跌倒的原因吧!

  老人會突然跌倒的原因

  1、環境因素

  地面不平或過於光滑、鞋底太滑、光線不足、臺階樓梯障礙。特別是老年人外出時,對臨時住處或活動場所的環境不熟悉。遇到以上情況,稍不注意就容易發生跌倒。

  2、心血管疾病

  部分老人患有某種心血管疾病,如高血壓病、冠心病、腦動脈硬化、心律失常、體位性低血壓等,均可出現短暫的腦血管供血不足,致大腦缺血缺氧,使老人突然發生腦功能失調,出現一過性意識喪失而昏厥跌倒。

  3、視力減退

  老年人易患常見的眼病,如白內障、青光眼、黃斑退行性變和夜間視力下降等,很容易在行走時被障礙物絆例。

  4、藥物影響

  部分老人患有某種疾病需要較長時間使用藥物治療,如高血壓病服降壓藥,患抑鬱症服抗抑鬱藥,糖尿病口服降糖藥,失眠時服***、催眠藥等。這些藥物均可影響腦部供血、機體的平衡功能。

  5、步態失調

  老人行走時,舉足不如年輕時方便,身體的重心前移,造成身體處於前傾姿勢,很容易被絆倒。有的老年人還患有肢體功能障礙、平衡障礙等導致步態失調的疾病,如偏癱、關節炎等。

  6、小腦萎縮

  小腦萎縮會造成各肢體反應遲緩,產生不協調,且對平衡反應較為緩慢。

  因為平衡失調,老年朋友會在不同的狀況下摔倒:走路的時候交談。姿勢的轉變,如從坐姿、臥姿到站姿的時候。研究表明,對比於年青人,老年人不能同時勝任兩件事情,因此當他們說話的時候,可能會突然停止步行,失去平衡而跌倒。

  預防老人突然跌倒的方法

  20-30%的跌倒會造成老年人中度以上的損傷,常見的損傷有軟組織受損、骨折、創傷性腦損傷。不同程度的損傷降低了老年人的自理能力,並增加了早逝的危險性。所以,家人要做好老人跌倒的預防工作:

  1、老年人生活的環境,要儘量減少臺階、門檻等障礙物,並注意光線亮度,地面儘量採用木質地板,衛生間地面應採用防滑的材料。浴室儘量用防滑地毯。

  2、老年人酒後、熱水澡後、長時間臥床、久蹲後,坐起、行走動作不要太急,應緩慢進行。

  3、不要擅自服用藥物,對於服***、鎮靜、催眠的患者要特別引起注意,不應多活動。

  4、老年人如果感到疲勞、睡眠不足時,也不應多活動。

  5、對於高齡老人或體弱多病的老人外出時,家屬應一起陪同,隨時觀察老人的表現,如面色、表情、說話和動作等,如有異常應停止行走,及時坐下休息。

  6、定期到醫院做進一步全面體檢,確認有無引起摔跤的疾病。

  7、運動可增強下肢肌力改善平衡,其中打太極是一項非常好的鍛鍊。70到90多歲的老年人練習太極拳48周,其跌倒危險會降低25%。

  8、選擇合適舒適的鞋子,避免高跟鞋、人字拖。在選購鞋子的時候需試穿,儘量選擇有鞋帶的鞋子,如果繫鞋帶有困難,可以挑選貼上扣型別的。女性如果腳背比較寬大,建議穿男士鞋。

  9、將堆積於過道,廚房、浴室的報紙,電線,電話線等雜物清除。

  10、茶几,書架、植物等避免放在狹窄的地方。

  11、衣服、碗碟、食物等生活必需品放置在容易拿到的地方。

  12、地上有積液、食物要及時清除。

  13、如果有條件,也可在浴室內外安裝把手。

  14、在臥室、浴室和過道都裝上夜間照明燈,若半夜經常需要起床,床頭櫃最好備有一個檯燈,開燈後再起來,手電筒應放在容易找到的地方以備應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