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筆書法練習行書

  寫好行書,不但要掌握單個的字法,更要注重字與字、行與行間的矛盾關係,在矛盾中尋求更高的統一。下面小編帶給大家的是,希望你們喜歡。

  欣賞

>

  圖片1

  圖片2

  圖片3

  圖片4

  圖片5

  行書的結構

  行書是在楷書的基礎上發展起源的,介於楷書、草書之間的一種字型,是為了彌補楷書的書寫速度太慢和草書的難於辨認而產生的。“行”是“行走”的意思,因此它不像草書那樣潦草,也不像楷書那樣端正。實質上它是楷書的草化或草書的楷化。楷法多於草法的叫“行楷”,草法多於楷法的叫“行草”。

  一、大小相兼

  就是每個字呈現大小不同,存在著一個字的筆與筆相連,字與字之間的連帶,既有實連,也有意連,有斷有連,顧盼呼應。

  二、收放結合

  一般是線條短的為收,線條長的為放;回鋒為收,側鋒為放;多數是左收右放,上收下放,但也可以互相轉換,不排除左放右收,上放下收。

  三、疏密得體

  一般是上密下疏,左密右疏,內密外疏。中宮緊結,凡是框進去的留白越小越好,劃圈的筆畫留白也是越小越好。佈局上字距緊壓,行距拉開,跌撲縱躍,蒼勁多姿。

  四、濃淡相融

  行書書寫應輕鬆、活潑、迅捷,掌握好疾與遲、動與靜的結合。墨色安排上應首字為濃,末字為枯。線條長細短粗,輕重適宜,濃淡相間。和草書差不多,但沒那麼草。

  行書書法特點

  第一,形體統一。此指字型、造型的統一。行書的字型應表現行書的特點,不能把篆體、隸體照搬進來。即使用楷體,也不能用嚴格意義的楷書,只能用楷書的繁體字,而用行書筆法,否則就不協調了。結體造型統一,是指行書結體或肥或瘦,或扁或長,或縱勢或橫勢,或錯落或平整,都要在主體統一下加以變化,對比也是一種藝術手段,但不可生硬,總之要在協調下求變化。

  第二,用筆統一。即要在一幅作品中始終統一用行書筆法,而且要用一家筆法,做到筆法的一致性,一種格調。學行書者往往學過多家用筆,容易雜用,用得不好即會產生格調不統一。可以根據個人的喜好,或肥或瘦,或肥瘦兼顧,或方或圓,或方圓兼顧,或橫勢開拓,或縱筆凌厲,總要在一種筆法為主下求變化,筆法線條之間相互協調,和諧一致,有統一,有變化。

  第三,章法統一。是指結體大小、虛實、縱橫、平整、錯落等方面,要在一幅作品中統一協調。當然統一併不是要求整齊劃一,不是死板而無生氣,而是說始終如一地前後協調變化,關鍵在善於處理協調和變化的關係,不可生硬,不可對比重複單調。

  第四,風格統一。不是隻單純地指格式統一,條幅、對聯、中堂、橫幅等格式本身各有各的格式要求。這裡主要指一幅作品的書風,即風格本身要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