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菊東籬下書法作品圖片欣賞

  採菊東籬下是陶淵明飲酒中的一句詩句,這首詩有非常高的文學價值。關於這首詩的書法作品,有獨特的藝術特色與魅力,受到人們大量的欣賞。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採菊東籬下書法作品圖片。

  採菊東籬下書法作品欣賞

  陶淵明***365~427***,東晉大詩人。名潛,字元亮,私諡靖節,潯陽柴桑人***今江西九江人***。因不滿官場的黑暗,政治上的腐敗,41歲棄官歸田!回柴桑歸隱。此後直至他逝世的23年間,以耕讀自娛,未在入仕。陶詩以其沖淡清遠之筆,寫田園生活、墟里風光,為詩歌開闢一全新境界。   大約作於晉安帝義熙十二三年間,是陶淵明重要代表作。《飲酒》組詩共二十首,此為第五首。前有小序,說明全是醉後的作品,不是一時所寫,並無內在聯絡,興至揮毫,獨立成篇。這首主要表現隱居生活的情趣,於勞動之餘,飲酒致醉之後,在晚霞的輝映之下,在山嵐的籠罩中,採菊東籬,遙望南山,此時情味,何其深永!陶詩的一大特色就是樸厚,感覺和情理渾然一體,不可分割。他常常用“忘言”“忘懷”等詞語阻斷對情理規律的探索和揭示,這或者就是詩歌迴歸自然的一種表現。



  採菊東籬下書法圖片

  這首詩是非常好的一首詩,它的好就在感情非常真率,一切都自然他開頭說“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把自己的房子建築在人世間,可是聽不到車馬的喧鬧,那麼“在人境”一定會有“車馬喧”,為什麼沒有“車馬喧”呢?他自己自問,說“問君何能爾”,就是我問你是什麼原因能夠達到這樣的地步呢?下面他答到“心遠地自偏”,“心遠地自偏”對我們今天也不無啟發,就是我們今天生活在一個非常現代化的、非常喧鬧的這樣一個社會當中,我們已經不可能像陶淵明時代那樣隱居到山林裡面去。我們在這個非常熱鬧的現實當中,只要我們每個人他的心遠離了一些名利、一些物質的追求、遠離了一些世俗的官場,那麼我們住的地方也會變得偏僻起來,我們的心情也會變得寧靜起來。我們也會克服一些浮躁的情緒,這樣使自己變得非常的寧靜,這個對於我們自己人生的修養,對於我們社會的安寧都是很有好處的。“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這是陶淵明非常有名的詠菊的詩歌,“採菊東籬下”是一俯,“悠然見南山”是一仰,在“採菊東籬下”這不經意之間抬起頭來看南山,那秀麗的南山就是廬山,他家鄉的廬山,一下就撲進了他的眼簾。所以這個“見”字用得非常好,蘇東坡曾經說:如果把這個“見”南山改成“望”南山,則一片神氣都索然矣。下面他就說“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就是說山裡面自然的景觀早晨和晚上都非常好,在傍晚時分飛鳥呼朋喚侶結伴而歸,大自然是在這個很自然的氣氛中飛鳥就回到鳥巢中去了。然後從這樣一種非常自然的、非常率真的意境中,陶淵明感受到人生的某一種境地。但是這樣一種非常微妙的境地,是難以用語言來表達的,只可意會不可言傳,所以“欲辯已忘言”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