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容養顏餐

  除了美容養顏和提高免疫力等功效外,更因為加了杏仁露而增添了特有的營養。下面小編給大家介紹,希望對你有用!

  

  第一天:餐後來一道“獼猴桃色拉”

  重點:幫助肌膚排毒

  水果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多吃水果可以幫助肌膚排毒,而彌猴桃有很高含量的維生素C,可干擾黑色素生成,有助於消除面板上的暗沉,餐後來一道“彌猴桃色拉”可以排除毒素,讓肌膚更明亮。

  獼猴桃色拉的做法:

  原料:

  獼猴桃3個 蝦仁5個 乳酪粉30克 雞蛋1個 油適量 沙拉醬30克。

  做法:

  1.獼猴桃洗淨去皮,對半切開,用挖球器挖出果肉,做成獼猴桃盅;挖出的果肉切丁;雞蛋打入碗中攪勻成蛋汁備用。

  2.蝦仁洗淨,挑去泥腸,依序沾裹蛋汁之後再沾乳酪粉,放入熱油鍋中炸呈金黃色撈出,瀝乾油備用。

  3.獼猴桃盅內放入蝦仁、獼猴桃肉,淋上千島沙拉醬即可。

  第二天:餐前來一碗“海帶豬腳湯”

  海帶豬腳湯的做法:

  重點:增加肌膚的彈性

  豬腳含有豐富膠質,三餐持續攝取5000mg的膠原蛋白質可增加肌膚的彈性,減少細紋,讓肌膚看起來更年輕。

  原料:

  豬腳剁塊、泡好洗好的幹海帶、生薑和鹽。

  做法:

  1、豬腳塊在沸水裡焯過;

  2、加水和姜塊在砂鍋裡小火-大火-小火的順序燉煮,在大火過程中下海帶;

  3、燉到豬腳軟爛起鍋加點鹽和蔥花。

  第三天:早餐豆漿正餐豆製品

  重點:增加肌膚的細滑度

  豆漿和豆製品中富含維生素C和E,每天飲用豆漿或食用適量豆製品能增加肌膚的細滑度,並改善疤痕。

  五豆豆漿的做法:

  原料:

  黃豆30克,黑豆10克,青豆10克,豌豆10克,花生米10克,水1200毫升,糖適量。

  做法:

  1、五種豆類浸泡6~16小時,備用;

  2、將浸泡好的五豆一起放入豆漿機,加入適量水,打碎煮熟,

  3、用豆漿濾網過濾後即可食用。

  第四天: “紅豆湯” 代替飲水

  重點:補血行氣排水腫

  紅豆自古便是養生聖品,不但可以排水腫,還可以補血行氣。如果用紅豆湯代替飲水,能讓你即使不上腮紅也可擁有紅潤的蘋果臉。

  桂圓大棗紅豆湯的做法:

  原料:

  幹桂圓30克、大棗50克、紅豆150克、清水1500克。

  做法:

  1、紅豆用清水洗淨,浸泡2小時備用;

  2、桂圓去殼留肉備用;

  3、泡好的紅豆、大棗、清水,上火煮沸;

  4、加入桂圓;

  5、再次沸騰後,轉文火煲60分鐘。

  第五天:午餐紅糖糕,睡前紅糖水

  重點:加速代謝和美白

  紅糖在日本被視為美膚聖品,它含有的氨基酸和微量元素可以幫助肌膚排毒,若午餐一塊紅糖糕,睡前一杯紅糖水則可以加速痘痘和粉刺的代謝速度,美白肌膚。

  紅糖糕的做法:

  原料:

  湯麵、紅糖

  做法:

  1、燙麵小劑子按成小圓片;

  2、圓麵皮包入紅糖;

  3、像包湯圓一樣團成小球,按成圓餅狀;

  4、制好的小圓餅表面塗抹一層油備用;

  5、鍋置火上,燒熱後注入半鍋油,燒至五成熱時,下入糖糕生坯;

  6、糖糕浮起時,關火再以餘溫炸5分鐘左右,撈出瀝油即可。

  第六天:三餐不忘薏仁牛奶粥

  重點:滋潤肌膚突出美白效果

  牛奶滋潤肌膚,薏仁幫助排水腫,薏仁加牛奶排水又潤顏。三餐各食一小碗,可以讓肌膚的美白效果更突出。

  薏仁牛奶粥的做法:

  原料:

  15克薏仁、15克紅豆、15克冰糖、100毫升低脂鮮奶。

  1、先用冷水把薏仁和紅豆一起浸泡三十分鐘。

  2、把浸泡後的薏仁和紅豆放入電鍋中煮熟備用。

  3、把冰糖放入電鍋中和薏仁、紅豆一起攪拌,一直到冰糖溶化為止,再加入低脂鮮奶,稍微攪拌均勻,就可以食用了。

  第七天:工作間歇暢飲蜂蜜紅棗茶

  重點:活血養顏

  蜂蜜含有大量易被人體吸收的氨基酸、維生素及糖類,可使面板細嫩有光澤,紅棗具有活血養顏的功能,若能於工作間歇暢飲幾杯蜂蜜紅棗茶,能加強血液迴圈,還能改善手腳冰冷的狀況。

  蜂蜜紅棗茶的做法:

  原料:

  乾紅棗150克、冰糖50克***或黃片糖***、蜂蜜200ML、水350ML。

  做法:

  1、乾紅糖洗淨,將棗切開挖去核。

  2、將去核紅棗和冰糖放入鍋中,加水。

  3、大火煮沸後蓋上蓋子,轉小火煮至湯水收幹。

  4、用打蛋器將鍋內的紅棗攪拌成泥,繼續煮至水份收幹,成非常黏稠的棗泥狀。

  5、將棗泥盛入容器中,晾涼後倒入蜂蜜攪拌均勻,密封好放入冰箱儲存。

  6、飲用時,取適量蜂蜜棗泥,衝入溫開水調勻即可。

  7、棗皮也留在其中,所以飲用時會有棗皮,一起吃掉吧。

  注:

  1、棗核性燥熱,容易使人上火,所以要去掉棗核後再煮。

  2、糖尿病人不宜多吃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