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畫收藏價值分析

  藝術,始終佔據著重要地位,人們對於國畫的喜愛,更是可見一斑。那國畫收藏的價值有什麼?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希望對您有用。

  

  書畫的藝術價值,主要由書畫家的功力、個性和創新在作品中的體現,還在於它所反映和表現自然、社會和生活的本質特徵,並滿足人們的審美需要所體現出來的價值。我們說這幅作品藝術價值很高,那幅作品沒有什麼藝術價值,就是從這幾方面評判的。具體來說,一、作品的藝術技法精不精到;二、作者的表現方法有沒有獨到之處;三、作者對社會的認識深不深刻。

  繪畫作為一種藝術,是自然,社會和生活通過人的思考,並賦予人的思想、感情和個性的產物。它源於自然、社會和生活,又是自然,社會和生活的再加工、再創造、再提練,而不是自然、社會和生活的機械模擬。所以中國畫要求“外師造化,中得心源”,“以形寫神”,“形神兼備”,“妙在似與不似之間”。

  有個別繪畫作品,摒棄了中國畫最基本的表現形式,只憑空想像繪畫各種莫名其妙的圖形,連作者本人也說不清畫的是什麼內容,表現的是什麼主題。這種繪畫形式雖然號稱是一種個性的發揮或是一種突破和創新,卻不能反映自然、社會和生活美的真正藝術。不能給人以美的享受,所以,這樣的作品,便無藝術價值可言。也有的書畫作品,既無功力,又無個性,更無新意,只是自然的模擬或前人墨跡的抄本。這樣的作品,也不可能有什麼藝術價值。

  書畫的藝術價值,還在於它對社會所產生的影響和對書畫藝術事業的發展所起到的作用。例如,在中國書畫的發展史上,某位大家開創了某個畫種的新紀元,某個人豐富了技法技巧,某個畫家開拓了題材,某位大家開創了某個新的書畫流派。他們的開創,得到了社會的公認,並受到了後人的推崇、模仿和發展。毫無疑問,他們的作品則有更高的藝術價值。

  國畫收藏方法

  幾年前,國內書畫市場開始火熱,尤其是國畫,更成為收藏主要種類。雖然油畫一度佔據上風,但是國畫的收藏在今年火熱的藝術品市場上風采依舊。在國畫收藏中,當代名家的作品潛力非常大,除了藝術價值外,升值快也是當代名家作品顯著特點。

  在收藏當代名家作品時也不可盲目,主要專注於畫家本身最擅長的種類,比如,當代著名畫家、博寶藝術網加盟藝術家王成喜先生的梅花可謂獨步當代畫壇,那種鐵骨錚錚的精神氣概讓國畫傳統題材之一的梅花具有格外的氣質。王成喜的梅花多次在各大拍賣中拍出高價格,升值潛力和市場前景是不容置疑的。、

  不要著急收藏名人名家的畫,這樣很容易出現資金上的短缺。每一個畫家,他有一個成熟期和未成熟期,還有一個高峰期,收藏一幅國畫,是要收藏這個畫家將要成名、還未成大名的時候的國畫作品。還有一種普遍“撒網”的方式,就是成大批購買,然後等待自己購買的這些作品在未來升值,這種做法的好處就是可以以很便宜的價錢買到將來非常有升值潛力的作品,缺點就是風險不小。

  國畫收藏注意事項

  一、藝術性第一,年代第二

  收藏古玩的朋友往往看重 “年份”,而忽視藏品本身的藝術性。須知,你收藏的是古代藝術品,不是所有的古物。有的古物“年份”很足,卻不具藝術性或藝術性甚低,則不宜納入“藝術收藏”範圍。如宋元時期的青白瓷壙碗,出土量非常巨大,真正具備藝術收藏價值的並不多,還不如年份短得多的清代藝術瓷。

  二、寧收小名頭精品,不收大名頭爛品

  作者知名度是藝術收藏投資必須考慮的一項,但是,並不等於說“知名度越高越有收藏投資價值”。值得注意的是收藏原則仍然是藝術性第一,知名度第二。

  三、寧收碎玉,不藏全瓦

  藝術品有時因各種原因難保“十品”,尤其是古玩,經歷歲月滄桑,常難達十分之完整度。當一件精彩但有殘損的作品和一件品相完善卻平庸的作品在你面前,您如何選擇?收藏的原則是 “寧為玉碎不為瓦全”。本來古玩收藏就是“抱殘守缺”,不宜有過分的求全心理。另外,核心部分和關鍵部分如果缺損也必須放棄。比如明代德化窯觀音像,如果缺一手,可藏;如果缺在頭臉部,則不可藏。

  四、不收跟風作品

  不可否認,一切藝術家的作品都或多或少地融入了自己的個性成分,即使臨摹品也有臨摹者個性的投射。但是此作品往往個性不突出,所以必須在“個性”前加“鮮明”二字,作為強調。成功藝術家的作品必須具備鮮明的辨識性,具有強烈的原創精神和創新意識,即使不看落款,也能看出是某家的作品。

  五、只收好的,不收貴的

  當代中國的藝術品市場仍處於混亂無序的狀態中,過度炒作和虛假成交已經是司空見慣之事。許多藝術品的市場表現與其實際的藝術價值往往不同步,甚至與其藝術價值背道而馳。那種認為拍出高價的就是好作品的觀點和以“市場風向標”為“入倉”依據的做法還值得商榷。

  好作品,這關乎藝術收藏投資者的藝術鑑賞水平或其藝術收藏投資顧問的鑑賞水平。作品的貴賤,必須與藝術品的質量聯絡起來考量,而不是僅僅看其一平尺多少。“藝術無價”不等於“藝術品無價”,藝術品一旦進入藝術市場,那麼它無論多麼“偉大”都是有價的。另外貴與不貴需聯絡作品的藝術水準及其藝術家的發展前景來辯證判斷。

  六、切忌遍地開花

  當代藝術家多如牛毛,群星璀璨。藝術收藏投資愛好者沒必要“見好必收”“遍地開花”。除非你資金特別雄厚,精力特別旺盛。否則最好選取一兩家或兩三家。總之在選擇藝術家上要重質量,而不是重數量。

  七、只收藝術家作品

  政界名人、學界名人、名作家、大科學家、影視明星、體壇明星、名僧名道等名人作品,除非其本人同時又是造詣不低的書畫家,否則其作品皆不宜收藏。他們的塗鴉之作可以當做“名人墨跡”收藏,但絕不可以當做藝術品收藏投資。而像饒宗頤這樣的文化大師,在書畫方面也是嘎嘎獨造,其本身就是書畫大家,則可納入藝術收藏之列。

  八、不是所有名家作品都有價值

  這條有兩層意思:其一,有的大名家名實難副。在中國內地這種逆淘汰的體制下,平庸者往往居上位,傑出者卻居於野,直到身後才大放異彩;其二,即使是名副其實的名家,其作品也不是每件皆優秀。有時因為應酬、身體健康、情緒低落等原因會創作出低劣平庸或不盡人意的作品。另外,在藝術家一生的藝術生涯中,其早、中、晚期的作品水平懸殊往往是非常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