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地理集體備課組計劃

  集體備課要做到分工合作,相互學習,實現教學經驗、教學方法和資源的共享。下面是小編為您帶來的,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

  一工作重點

  1.學習地理課程標準,做好新課程培訓工作

  認真學習和鑽研各學科課程標準新教材,對實踐中出現的一些問題進行研究反思與調整,力求實現突破課改中的重點和難點。

  2.做好期末複習工作

  認真學習考試說明,探討複習教學策略,做好期末考試的組織、閱卷、分數統計和閱卷分析等有關工作。

  3.抓教學常規

  組織有關學習活動,多研究探索教法,不斷提高課堂效益,研究學法,將如何引導學生改善學習方式,促進學習方式多元化,為研究重點促進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

  二主要活動

  1.理論學習,研究新課程的教法與學法

  2.開設常態課、常規課,及時評課

  3.積極撰寫論文、教學反思,逐步加強自身建設與成長

  4.組織學生積極參加綜合實踐活動

  5.積極開展地理興趣小組活動,舉行地理知識競賽

  6.加強集體備課建設,利用資料備好課、上好課,加強課後的興趣活動地理備課組期末複習計劃

  根據學校工作安排,地理備課組進行一次集體備課,議題為:商討迎接會考和期末統考的複習計劃和策略,提高備課組教育質量。

  一、地理期末複習總體安排,先單元複習再綜合複習。

  單元複習可以說是一項複雜的系統工程,有計劃、有步驟、有方法地開展複習,使學生打下牢固的基本知識、基本技能基礎。單元複習可依據下列的原則與方法:

  1.深化、細化知識點,複習到位。

  單元複習階段,我們應逐項落實其中的要求,深化、細化各知識點,將考試內容分解為概念、規律、特徵等,確實理解、掌握概念的內涵和外延,弄清規律、特徵的引出和適用範圍,糾正學生先入為主的錯誤觀念,爭取一步複習到位,避免“夾生飯”,留下後患。

  2.講練結合,建構完善的知識結構,單元過關。

  單元複習,是以教師的講為主。雖然說是這些內容學生以前都學過,現在是“複習”,但學生的知識遺忘率甚高,有時說是上“新課”也不為過。但是,教師一定要避免將課上成“新課”

  一定要充分挖掘學生原有的知識基礎,邊講邊練,通過大量的練習掌握知識和技能。考試,不僅僅是檢驗學生的知識、技能掌握情況,有時也是學習新知識、新技能的時候。

  要注意對習題的講解,尤其是解題思路的講解,這是發展學生思維能力的關鍵。在講練的同時,不拘泥於教材的順序,將教材中相關內容融會貫通,建構每一單元的知識結構,幫助學生從大處著眼,小處著手。歸納好的大量的知識結構,我們可以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延伸、細化,要注意指導學生自己歸納總結建構自己的知識結構。

  教師應根據學生具體情況有針對性地補充題目,爭取題目對知識點的高覆蓋率,每一單元所要求的知識和技能訓練確實過關。

  3.熟悉地圖和其他各種地理圖表,建立“腦中的地圖”

  在剛剛開始複習地理時,學生常常會忽視使用地理圖表,只對教材上的文字感興趣。而在地理考試中各類地理圖、表佔有重要地位。教師要不時對學生強調,學好地理的關鍵在學好地理圖表,尤其是地圖。

  4.靈活運用多種教法、學法,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主動性。

  教師在複習的過程,固然要注意科學性、系統性,但也要有意識地增加趣味性。根據教學內容,靈活使用分析法、歸納法、比較法等各種教法、學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學生的自學可以彌補教師授課的不足。

  單元複習是整個地理複習的基礎,沒有這個牢固的基礎,綜合複習就將是“空中樓閣”。

  2.綜合複習的原則和方法

  綜合複習以綜合練習及講評為主

  在綜合複習階段,教師需有針對地編制一系列的綜合練習,綜合練習不易過深,過難。及時講評練習,查缺補漏。做好學生的心理疏導工作,調整心理素質,提高應考能力。

  二、具體課時安排

  第17周:新課結束

  第18周:地理第一章《行星地球》和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氣》複習及相關練習

  第19周:後三章的複習及相關練習

  第20周:期末綜合練習

  ***二***

  一、工作指導思想

  以學校總體工作為依據,服從學校各處、室的安排為前提,以提高教科研質量和學生創新能力為目標,增強組內教師的學習意識、科研意識、合作探究意識。

  二、工作目標

  在教導處的指導下,結合本組地理學科實際,1、讓全體教師認真學習和領會新的課程標準,轉變教育觀念,勇於創新,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從教法上尋找突破口,找到學生學習地理興趣的方法 。2、在規定時間內有效完成授課內容的同時,要加大學生課外知識的補充,注重地理基礎知識的廣度,培養興趣點,拓展視野,開拓創新。3、組建地理興趣小組,讓他們勤於動手、樂於探究,培養他們收集和處理資訊的能力。4、努力提升我組地理教師教科研整體水平。

  三、具體措施及進度安排

  ***一***堅持集體備課活動

  每週我們要進行集體備課活動一次。集體備課時,我們要做到“五備”:備課標、備教材、備學生、備教法、備學法。“四定”:定時間、定地點、定內容、定中心發言人。“五統一”:統一教學目標、統一進度、統一練習題、統一研究教法、統一作業。

  具體備課時是討論下週上課內容的重點,難點及學生容易出錯的地方,教學策略和突破方法等,每課確定一位教師主講。每一位教師都要有備而來,踴躍發言,集思廣益,讓個人素質得到充分的展現和提高。每單元確定一位教師對本單元的內容加以提煉和整理,形成完整的單元教案,以電子稿分發給組內教師,以便參考。各教師在領到備課資料以後,結合本班實際修改,對教案補充和再創造,力求體現一種共性和個性的完美結合。同時要抓好組內建設,搞好組內團結,充分調動全組教師工作的積極性,保質保量按時完成學校交辦的地理教學任務和學校領導交辦的其他各項工作。

  ***二***充分利用多媒體網路和地理教室裡的裝置及資源

  集體備課要做到分工合作,相互學習,實現教學經驗、教學方法和資源的共享。開展經常性的相互聽課學習,相互交流教學經驗和心得體會,以達到相互促進,共同提高的目的。要求每位老師每學期要有自己的東西。即:獨創的教學設計一篇、教學心得***論文***一篇、教學反思若干、多媒體課件一課、備課筆記若干篇、讀書筆記若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