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養生常識有哪些需要注意的

  冬季是一個養生的最佳季節,說到養生就離不開飲食。那麼冬季應該如何進行飲食養生呢?下面跟隨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冬季推薦飲食養生食物

  板栗

  板栗又叫栗子,有補腎強精的作用。中醫學認為,栗子性味甘溫,有養胃健脾、補腎壯腰、強筋活血、止血消腫等功效。

  栗子對高血壓、冠心病、動脈粥樣硬化等具有較好的防治作用。老年人常食栗子,對抗老防衰、延年益壽大有好處。

  溫馨小提醒:需注意的是,栗子生食難於消化,熟食時易滯氣,故不可食用太多,以免消化不良。

  鮮棗

  這個時候吃水果首先推薦的就是脆甜的鮮棗了。鮮棗不僅甜脆多汁,而且營養豐富,維生素C含量最高,每100克中有243毫克的維生素C.100克的鮮棗還富含非常高的鉀元素,這可是高血壓的人在這個時間段食物的最佳選擇。

  溫馨小提醒:鮮棗雖然好吃,要適量食用,棗皮堅硬,不易消化,一定要細嚼慢嚥。食用過多,不然會損傷胃腸,會引起胃酸過多、腹脹等。此外,還也會影響營養物質的吸收。

  羊肉

  羊肉是我國人民食用的主要肉類之一,羊肉比豬肉的肉質要細嫩,而且比豬肉和牛肉的脂肪、膽固醇含量都要少。相對豬肉而言,羊肉蛋白質含量較多,脂肪含量較少。

  維生素B1、B2、B6以及鐵、鋅、硒的含量頗為豐富。此外,羊肉肉質細嫩,容易消化吸收,多吃羊肉有助於提高身體免疫力。羊肉熱量比牛肉要高,歷來被當做秋冬禦寒和進補的重要食品之一。

  冬季飲食養生粥

  芝麻粥

  搗碎芝麻與大米同煮,可治眩暈、記憶力衰退、鬚髮早白等。芝麻50克、米100克。先將芝麻炒熟,最好研成細末,待米煮熟後,拌入芝麻同食。秋季常食,可益壽延年,還可潤肺,是冬季保健粥的佼佼者。對便祕、肺燥咳嗽者有一定療效。

  胡桃粥

  取胡桃仁搗碎同粳米同煮,有補腎、益肺、潤腸的功用。胡桃肉20克、米100克。核桃肉洗淨,放入鍋中,同米煮粥,大火煮沸,轉用文火熬煮至熟即成。常食核桃粥,不僅能補腎,還可以預防陽萎、遺精,有延年抗衰老作用。

  梨粥

  梨2只,洗淨後帶核切碎加粳米100克,和水煮粥。因梨具有良好的潤燥作用,可作為秋令常食的保健食品。

  百合杏仁粥

  鮮百合、杏仁與粳米同煮,加白糖適量溫服,能潤肺止咳,清心安神,用於病後虛熱,乾咳勞咳。

  菊花粥

  菊花60克、米100克。先將菊花煎湯,再同米煮成粥。因其具有散風熱、清時火、明目等功效,對秋季風熱型感冒、心煩咽燥、目赤腫痛等有較好的治療功效。同時對心血管疾病也有較好防治作用。

  胡蘿蔔粥

  取新鮮胡蘿蔔切碎,同粳米共煮,能健胃、補脾,助消化。將胡蘿蔔用素油煸炒,加100克米和水煮粥。因胡蘿蔔中含有胡蘿蔔素,人體攝入後可轉化為維生素A,適於面板乾燥、口脣乾裂者食用。

  木耳粥

  取木耳、粳米加冰糖同煮,潤肺生津,滋陰養胃,補腦強心。

  蓮子粥

  將蓮子發漲後,在水中用刷子將表皮擦去,抽出蓮心放清水煮爛,再與粳米同煮食用,具有健脾止瀉、益腎固澀、養心安神之功,適用於脾虛食少,腹虛帶下、遺精尿頻、心煩失眠、健忘多夢。

  烏雞肉粥

  烏雞同粳米同煮,加調味,用於高血壓、貧血、營養不良等。

  赤小豆粥

  赤小豆50克、米100克、白糖少許。赤小豆和米同放鍋中,大火煮開,改用文火熬煮,食用時,放入白糖即可。有清熱利尿、止渴之功效。

  冬季飲食養生注意事項

  多溫熱少寒涼

  中醫認為,秋季進補適宜“平和”,冬季進補適宜“封藏”。這個時候,食補要“巧”,如果過食燥熱峻補之品,會損傷陰氣、擾動陽氣,進而加重乾燥症狀。

  對於進入冬季出現怕冷、手腳發涼的人群,建議食用一些作用溫和的溫補食品,如雞肉、黃牛肉、蝦、韭菜、刀豆等。

  對於陰精不足,口眼乾澀的人群,建議食用養陰潤燥、補腎填精的食物,如山藥、胡桃仁、白果、芡實、豆腐、牛乳、黑芝麻等。

  少食鹹多吃苦和鮮

  要少食鹹,多吃苦味食物。此時節應補腎,減鹹增苦,可補腎固精。適合選擇的食物包括芹菜、萵筍、生菜、苦菊等,這些苦味食物中含有氨基酸、維生素、生物鹼、微量元素等,具有抗菌消炎、提神醒腦、消除疲勞等多種醫療、保健功能。

  此外,根據冬季養腎的原則,冬季可以適量多吃點鮮味食物,如海帶、紫菜以及海蜇等,具有補益陰血等作用。

  愛上火的人以平補為主

  對於愛上火的人群,進補應以平補為主,主要有兩類食物:

  一類是不熱不寒、性質平和的食物,如粳米、玉米、水果、蔬菜等。

  一種是既能補氣又能補陰的食物,如山藥、蜂蜜等,以及既能補陽又能補陰的食物,如枸杞子。這個時節裡,還可多吃些增加活力的蔬菜,比如菠菜、捲心菜、紅椒、洋蔥、茄子,這些蔬菜都富含維生素或礦物質,有助於人們增強抵抗力,度過寒冷季節。

  進補肉類不適當所有人

  天氣越來越寒冷,通過食補為人體補充能量符合中醫所說“因時”進補的原則,但以進食肉類為主的冬季食補並不適合所有人,類似蘿蔔燉羊肉、羊肉火鍋之類的溫補食品適合身體健康的人食用,但對於溼熱體質、肝火旺體質以及痰溼體質的人來說,多吃肉類可能出現流鼻血、口舌生瘡、煩躁等症狀。

看過冬季養生常識有哪些的人會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