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的黃金準則是什麼

  準則能讓你做的更好,在準則下進行書畫收藏有助於你更好地收藏字畫,那麼下面一起來看看小編為大家精心推薦的書畫,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

  現代書畫收藏的黃金準則

  1、收藏自己感興趣的書畫作品。收藏講究緣分,而緣分不僅僅指機遇,同時還是興趣,更是心境。如果單純把收藏看成是錢的增值,時間一長就會使自己的心情變得很糾結,令收藏藝術品中蘊含的迷人樂趣大打折扣。書畫收藏說的深入一點就是一門學問,做學問就要我們自己有興趣去學,如果自己不感興趣或者討厭,那麼這個學問你就不會有任何的收穫的。

  2、收藏最好的作品。最好的才最具收藏價值。舉個例子,眾所周知徐悲鴻大師是現代很多知名畫家的老師,是上世紀最偉大的畫家之一,他在去世前創作的為數不多的駿馬圖作品被公認為是其藝術成就的最高峰。

  3、量力而為。當然,上面我們說了買最好的,但是最好肯定也是最貴的,經濟能力肯定是我們需要考慮的一個方面。所以要收藏物美價廉的藏品,當然這也需要我們自身能力的提高才行。收藏有地域性,藝術家因其成長、生活的地域不同,其作品也會呈現出不同的面貌,這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風格、流派。

  4、收藏有潛力的作家的作品。儘管目前中國書畫、油畫等藝術品的價格已經很高了,但對於一般收藏者來說機會還是有的。要想在收藏方面真正有所收穫,必須要下一番苦功,對於自己感興趣的作家的作品做深入的研究和分析,看其是否具備我們收藏的潛力和價值。

  書畫收藏有三個基本要素“掛、收、藏”。

  掛:書畫藝術品的展示和收藏功能是並存的,只藏不展就失去了書畫藝術品的欣賞價值。但展示中的張掛是否得法,會直接影響書畫藝術品的壽命。有些人把書畫一掛就是數月,甚至一年半載,這對書畫是一種傷害。一般來說,書畫張掛不宜過久,條件許可的話,應一月一換。此外,潮溼多雨天氣裡最好不要張掛,因為這樣一來,書畫容易上潮發黴,出現斑點,損壞畫面。書畫掛久了,難免落塵生蟲,還需經常用雞毛撣或軟毛刷輕輕清掃,保持畫面整潔,防塵防蟲。

  收:書畫張掛一段時間後,需要收捲起來入箱存放。入箱前,應先把書畫面上的灰塵撣去,再用綢、絹一類的軟料輕輕抹淨,然後卷好,卷時要注意不能一下子卷實,先鬆鬆成卷,之後用左手執軸頭,右手輔之,慢慢卷實。卷實後用畫帶扎牢,畫帶以絲棉質為佳。捆紮不可太緊,緊了日久會留下帶痕,鬆了也不行,會有被折壓的可能。卷好紮好後還要包裹,用舊報紙包裹既經濟,效果又好,因為報紙的油墨味可以驅蟲。如果擔心日久油墨滲壞書畫,可先在報紙裡捲進一張牛皮紙與書畫相隔。名貴書畫還應配製專用書畫袋,一袋裝一幅,書畫袋最好用棉織品做,因為它的透氣性較好,密不透風的塑料袋和膠袋透氣性差,書畫存放其中易發生黴變。

  藏:書畫藝術品收卷後要入箱存放。存放書畫的箱子做工要精,最好為樟木質,因為樟木可以防蟲。如果能塗抹漆層,對於防止溼氣侵入效果更好,此外用鐵皮櫃存放書畫也是不錯的選擇。書畫存放箱櫃,應同時放入適量的樟腦丸或粉劑,以及吸潮劑。存放一段時間後,還需選擇好天氣,把書畫取出來掛幾天,既可讓自己和他人欣賞把玩一番,也能讓書畫透透氣。古人有春、秋晒畫的習慣,因為這兩個季節比較適合書畫的通風與晾晒,晾晒期間,除了可欣賞、品味書畫作品的藝術性,還可以發現書畫在存放過程中的不明顯變化,如受潮、蟲蛀等,並可對其進行及時、有效的處理.

  不明顯變化,如受潮、蟲蛀等,並可對其進行及時、有效的處理.

  正確收藏書畫的方法

  一看作品——作品本身的藝術水平

  作品本身的藝術水平,才是衡量其價值的主要因素。這涉及到書畫的三境界:景物境界、筆墨境界和人文境界。一幅作品本身對山川自然“象其物宜”的描繪,就是景物的境界。可以看到它的技法、景色之美、章法佈局之妙。如果在景物的基礎上,還有“筆精墨妙”的筆墨境界那就更好。中國的山水畫以筆取氣得其陽剛之美,以墨取暈得其陰柔之美。筆墨的精妙可生髮氣韻,氣韻生動乃畫之高境。書畫作品的人文境界可以體現在題材、畫旨、畫趣、詩詞題跋等方面。就像李可染《童趣》的題畫詩“忽聞蟋蟀鳴,容易秋風起”,一句題跋使整個畫境因之鮮活,滲透出一股田園詩般的質樸深情。

  二看書法——書法水平的高低

  老一輩藝術家張仃曾呼籲“守住中國畫的底線”,這個底線就是書法。書法表現在國畫中,一是書法用筆,二是題跋書寫的藝術美。中國畫講究書法用筆,“以書入畫”是古代畫家一直在實踐和追求的。“骨法用筆”指的就是書法用筆。蘇東坡、倪瓚、徐渭、黃賓虹等都是以書入畫的高手。書法是一門需要長年累月練習的藝術,寫書者要平心靜氣才行。同樣的作品,題跋較長者比窮款者價值要高一些。

  言之無文,行而不遠。書畫家的學術水平會影響他創作的深度和可持續度。理論指導實踐,這也是古人要讀萬卷書的一個原因。通過閱讀、創作與交流,久而形成自己的一套理論體系,或是對藝術的獨特視角,這對藝術家的成長有重要的意義。這種知識還包括文學、史學、音樂、舞蹈、中醫、太極等,從傳統文化中汲取營養,豐富和深化創作內涵,作品才有格調。

  三看修養——綜合修養

  人們常說“畫如其人”、“書如其人”。畫是人格的顯現,人格是修養的結果。如果一個畫家畫得很好,修養也高,那他就一定是潛力股。綜合修養的提高,需要讀萬卷書和行萬里路。尤其是中國古典文學方面的知識,要融會貫通,並在情感生髮之時,配合意象訴諸筆端,形成獨特的面貌。

  名家與非名家,是衡量藝術價值和投資價值的重要界限。在某種程度上,藝術品投資就是投資名家的作品。這裡名家也分大名家和小名家。一些影響力和知名度特別大的書畫家作品,雖然收益比較高,但投資成本也高。

  四看閱歷——年齡結構

  評論家在讚揚一些年齡較大的藝術家時,常用到“人畫俱老”、“人書俱老”的字眼。這是說書畫家隨著人生閱歷的增加,對書畫的理解,對筆墨精神的把握會更獨到。這一點在中國畫的寫意畫種中表現得尤為明顯。

  有些作品需要藝術家更多的精力,所以在畫家年富力強的時候也是多出精品的時候。比如一些工筆畫、油畫、大構圖的山水等。

  五看悠閒——畫家的財富自由度

  古代舞文弄墨者多是士大夫文人,在悠閒中,彈素琴閱金經,陶身心養浩氣,有大量的財富來保證其充裕的創作時間。黃公望的《富春山居圖》據說畫了4年,這位大痴道人懷著對山水自然的崇拜和對友人的敬重,筆耕不輟,不遺餘力,才有流芳千古的佳作產生。

  六看德行——畫家的品德與人脈

  德高望重的人,大家都樂意接觸,他們的書畫作品也照樣喜聞樂見。人品既高,畫品不得不高。待人接物有風度,提攜後進,自然人人敬重,就像齊白石、黃賓虹、啟功、沈鵬等書畫家。如此一來,有著高古情懷和澡雪精神的畫家作品自然會受到歡迎。

  七看渠道——交易平臺的選擇

  書畫收藏是文化,是學問,也是樂趣。然而鑑賞並非易事,鑑是指鑑別藏品的真偽、優劣,這不僅需要技術上的支援,而且需要學識修養,博覽群書,廣積資料和實際經驗,這並非一朝一夕可以達到的。對於普通書畫投資者來說,除了提高自己的鑑賞能力外,專業的交易平臺的選擇是關鍵,能把收藏風險降到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