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辨別古幣的收藏價值

  收藏古錢幣的人越來越多。古錢幣具有一定收藏價值,也具有較大的升值空間和潛力,收藏古錢幣時有必要掌握識別技巧,那麼下面一起來看看小編為大家精心推薦的,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

  

  辨別古幣的價值主要從其鑄造時間、書法、形制和文字方面入手,此外還要辨別古幣鑄造工藝。因為大部分的貴重稀有的錢幣在鑄造工藝上與普通錢幣有很大的不同,其比工藝普通的古幣價值要高好幾倍不止。隨著目前收藏市場上集錢熱的不斷升溫,行家們都對設計藝術有特色的品種情有獨鍾。如五代十國、遼、金、西夏和南北朝時期,由於人口較少,所需的錢幣量不大,而且朝代存活時間短,錢幣的流出量和存世量就更少了,所以這些古錢幣的價格可是高且珍品林立的。

  古錢幣的收藏價值是從其鑄造數量、存世量和技術工藝、文獻記載以及幣材的質地、品相等條件來決定的,並不是說年代越久遠就越值錢。很多像歷史上一些朝代曾經鑄造的具有封賞、紀念性質的特殊錢幣就具有很高的史料收藏價值。一般來講,這類錢幣比正式用錢幣鑄造量少、存世量少、珍稀程度高。對於古錢官鑄和私鑄的不同收藏價值,個別古錢收藏者表示,中國古代錢幣大致分官鑄和私鑄兩種制式,具有較高的收藏價值的是成色十足、製作精良的官鑄錢幣。

  古錢比收藏的四大誤區

  誤區一——只收藏好錢

  收藏古錢,當然是品相越好越值錢。不過,有些古錢因年深日久,已缺廓少邊,有的甚至還少了一角。這種古錢,若是罕見的,收藏價值同樣很高。

  誤區二——只收藏大錢

  在古錢中,大量的是小平錢等小型錢,折五型以上的大型錢較多的只有大觀通寶、泰和重寶、至正通寶、大中通寶、洪武通寶、天啟通寶***明***、咸豐通寶、太平天國等少數幾種,其他的數量很少,很難找到。如果只收藏這些大型錢,路子就會越來越窄。而且許多小平錢等小型錢也具有很高的收藏價值,並不亞於大型錢,比如“古泉五十名珍”中,就有鹹通玄寶、大蜀通寶、大齊通寶、乾亨通寶、天顯通寶、皇統元寶、大朝通寶***銅***、中統元寶等小型錢近20種。因此,只收藏古錢中的大型錢未免過於片面。

  誤區三——只收藏名錢

  古錢收藏愛好者能收藏較多的名錢固然很好,而有些雖沒有被列入“古泉五十名珍”的古錢,傳世數量也很少,同樣具有較高的收藏價值,未來增值的可能性很大。如背穿上“陝”的宣和通寶,背穿上“河”和背穿下“戶”的萬曆通寶,背穿上“招”或“帥”的大明通寶,背穿上“川”的大順通寶等,在古錢市場上也難以見到,一旦發現,也應像名錢那樣進行收藏。

  誤區四——只收藏銅錢

  在古代,銅錢是主要流通貨幣,只有少量鐵錢和鉛錫錢。流傳至今,鐵錢和鉛錫錢已不多見,尤其是鐵錢,經多年腐蝕,鏽跡斑斑,有的已很難辨認。因此,古錢收藏愛好者應在收藏銅錢的同時,重視收集鐵錢和鉛錫錢。

  古錢幣識別真假四大技巧

  第一、聆聽古幣扔在地上的聲音,太悶或者太響其實都不好。現在玩古幣收藏的人喜歡清脆悶響適中的聲音,這樣的古幣是真品的機率很大。

  第二、味覺也是判斷錢幣材質的一種方式。金幣略帶甜味,銀幣略帶鹹味,而銅幣則是苦味的。這種方式不適宜初入古幣收藏的玩家嘗試。

  第三、古幣入手時的手感也是判斷真偽的最快途徑。傳世古幣一般都沉甸甸的,而且溫潤如玉,經過古人把玩後,特別有質感。

  第四、古鏽是長時間在地底封閉空間中自然形成的,味道雖然濃郁,但是並不刺激。新鏽是用化學方式催成的,因此味道相對刺鼻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