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夫茶道的表演步驟

  工夫茶道流行於中國閩南及廣東的潮汕地區一帶,是一種歷史悠久極為講究的品飲藝術,在當地也是一種莊重的待客禮儀。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的,一起來看看。

  

  工夫茶表演用具:茶,以安溪鐵觀音、武夷巖茶為好。器,能容水3~4杯的孟臣罐***宜興紫砂壺***、若琛甌 ***茶杯***、玉書碾***水壺***、潮汕烘爐***電爐或酒精爐***、賞茶盤、茶船等。

  ***一***鑑賞香茗:主泡師用茶則從茶倉中取出一壺量的茶葉,置於賞茶盤中,助泡接過賞茶盤,讓客人鑑賞幹茶,並介紹所用茶的特點。

  ***二***孟臣淋霖:用沸水澆壺身,其目的在於為壺體加溫,即所謂“溫壺”。

  ***三***烏龍入宮:將茶葉用茶匙拔入茶壺,裝茶的順序應是先細再粗後茶梗。

  ***四***懸壺高衝:向孟臣罐中注水,水滿壺口為止。

  ***五***春風拂面***刮頂淋眉***:少壺蓋颳去壺口的泡沫,蓋上壺蓋,衝去壺頂產泡沫。淋壺可衝淋壺蓋和壺身,但不可衝到氣孔上,否則水易衝入壺中。淋壺的目的一為清洗,二為使壺內外皆熱,以利於茶香的發揮。

  ***六***薰洗仙顏:迅速倒出壺中之水,是為洗茶,目的是洗去茶葉表面的浮塵。

  ***七***若琛出浴:用第一泡茶水燙杯,又謂“溫杯”,轉動杯身,如同飛輪旋轉,又似飛花歡舞。

  ***八***玉液回壺:用高衝法再次向壺內注滿沸水。

  ***九***遊山玩水:也稱運壺,執壺沿茶船運轉一圈,滴淨壺底的水滴,以免水滴落入杯中,影響茶之聖潔。

  ***十***關公巡城:迴圈斟茶,茶壺似巡城之關羽。此番目的是為使杯中茶湯濃淡一致,且低斟是為不使香氣過多散失。

  ***十一***韓信點兵:巡城至茶湯將盡時,將壺中所餘斟於每一杯中,這些是全壺茶湯中的精華,應一點一滴平均分注,因而戲稱韓信點兵。

  ***十二***敬奉香茗:先敬主賓,或以老幼為序。

  ***十三***品香審韻:先聞香,後品茗。品茗時,以拇指與食指扶住杯沿,以中指抵住杯底,俗稱三龍護鼎。品飲要分三口進行,“三口方知味,三番才動心”,茶湯的鮮醇甘爽,令人回味無窮。

  ***十四***高衝低篩:沖泡第二泡茶,重複第八步動作。

  ***十五***若琛復浴:手法同若琛出浴。

  ***十六***重酌妙香:重複第九、十、十一步動作。

  ***十七***再識醇韻:重複第十三步動作。

  ***十八***三斟流霞:沖泡第三泡茶。鐵觀音等烏龍茶,內質好,香氣濃郁持久,有“七泡有餘香”之美稱。因是表演,故只衝泡三次,希望能為來賓帶來美好的回味。

  ***十九***完成整套潮州工夫茶的沖泡程式。

  工夫茶道的茶藝要求

  工夫茶有一整套與眾不同的古色古香的茶具,人稱“茶房四寶”。一是“玉書?”,是一隻赭褐色的扁形的陶燒水壺,容水僅200毫升左右,二是潮汕風爐,用以生火燒水;三是孟臣罐,一種小型精緻的宜興紫砂壺,相傳出於一代紫砂名匠惠孟臣之手,大小若鵝蛋,容水僅50毫升左右***器小茶香易發***;四是若琛甌,一種小得出奇的白瓷茶杯,只半個乒乓球般大小,通常四隻為一套,放在一個橢圓形的瓷盤中。四寶齊備,方可烹飲。

  工夫茶所用茶以烏龍茶為主,也有用工夫紅茶的。工夫茶的衝飲方法,別具一格。先取潔淨的泉水,洗滌茶具,放入茶盤,用木炭生火,待茶中水開,將孟臣罐、若琛甌一一燙過。繼而在孟臣罐中投入半壺以上的茶葉,衝入沸水至壺口***講究一點的,還將頭道茶水到去,用以再燙茶盅***。衝時需高“衝”,就是將茶裡的沸水,從茶壺上方二三十釐米的高處直衝下去。這種高衝法,可使壺裡每片茶葉都能在滾水裡翻動,充分受熱,並能把茶葉的雜質衝激上水面,溢位壺外。水滿至罐口時,用壺蓋颳去表層浮沫後當即加蓋,以保香氣。有時怕水溫不夠高還可以用沸水淋澆蓋上蓋的茶壺,俗稱“淋壺”,以發茶性。壺在盤中,以水滿而止淋,隨即也可敷上乾淨的熱毛巾以保溫。然後將四個小茶盅***若琛甌***排成方形,杯口相連。待片刻後,茶有香氣溢位時,便可提壺轉圈,將茶湯依次注入四個小盅內,以保證每盅之內,茶汁濃度一致。這種轉著傾注的方法,傳統上稱為“關公巡城”。斟茶時要“低斟”就是用壺嘴貼著盅面斟茶,這樣可以避免發出聲響,也不會使茶湯泛起泡沫。注到最後一點一滴時,還要轉著往四個小盅內滴茶***當地人認為這是茶之精華所在***。此舉,傳統上稱為“韓信點兵”工夫茶茶壺小,壺把更小,所以提壺斟茶,須用大拇指和中指夾住壺把,食指則輕輕按住壺蓋。等到“韓信點兵”時,食指又把壺蓋輕輕推開一點,這樣茶湯就可以滴乾淨了。飲完一輪再飲下一輪時,要用滾水燙杯淨杯,這也有一定的規矩與技巧。先在一隻盞中注滿滾水,然後把盞內水倒入另一盞中,這時用三個手指拿著盞,讓盞的邊沿浸在那隻盛滿滾水的盞中,然後靈巧地用三個指頭使茶盞在手中輕輕轉動,這樣盞沿都經滾水涮了一遍。茶入杯後,不能馬上就喝,按工夫茶的規矩,應先舉杯,置於鼻端,聞一下撲鼻而來的濃郁的香味,然後才啜茶***,讓茶湯在口中慢慢迴旋,辨其真味。為此,近年來港臺一帶的工夫茶更配以徑小壁深的"聞香杯",以助細賞茶香。此時,口鼻生香,喉吻生經,周身舒坦。飲工夫茶,重在細細品嚐。工夫茶可謂是中國一種古風猶寸的茶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