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國茶文化的振興歷史

  時至現代,資訊高速發展,國學和傳統文化經過多輪外來文化和文明的衝擊,我們的茶文化被弱化了,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的,一起來看看。

  

  茶具走入現代,從形式和器型方面都呈現出百花齊放、百家齊鳴的勢態。玻璃器皿,陶瓷器皿,紫砂杯、壺是現代茶具的主流。在現代茶事中,"公道杯"、"聞香杯"、"電熱隨手泡"的加入更豐富了茶事的內容。"公道杯"又稱茶海,一般為玻璃或陶瓷材質,其主要作用是均勻茶湯,體現了茶道"平和平等"的精神;"聞香杯"與"品茗杯"配套使用,多被用在鐵觀音、臺灣高山烏龍等高香茶的品評中,聞香杯杯型細長,適於貯香,使茶事過程中的味覺體驗更為豐富;"電熱隨手泡"為燒水器皿,具有潔淨、快速等特點,在現代茶事中的使用非常普及。

  隨著茶文化在現代的深入,一部分茶人逐漸偏好意境高遠、意韻優美的古代茶器、文玩茶器。顧景舟先生親制的紫砂壺在各種拍賣會屢創佳績;近十年來,仿製宋代汝窯、官窯、哥窯、定窯的茶器倍受市場歡迎;而煮水用具日本老鐵壺也身價一路飈升。茶文化的繁榮,帶動了茶具發展,茶之美中,必有器之美,這是我們這個時代為茶文化留下的斑點燦爛,也是這個時代茶人、茶器藝人,向歷代茶人的一個致敬。茶與文人確有難解之緣,茶似乎又專為文人所生。茶助文人的詩興筆思,有啟迪文思的特殊功效。

  飲茶,可以說是老舍一生的嗜好。他認為“喝茶本身是一門藝術”。他在《多鼠齋雜談》中寫道:“我是地道中國人,咖啡、可可、啤酒、皆非所喜,而獨喜茶。”“有一杯好茶,我便能萬物靜觀皆自得。”

  舊時“老北京”最喜喝的是花茶,“除去花茶不算茶”,他們認為只有花茶才算是茶。老舍作為“老北京”自然也不例外,他也酷愛花茶,自備有上品花茶。汪曾祺在他的散文《尋常茶話》裡說:“我不大喜歡花茶,但好的花茶例外,比如老舍先生家的花茶。”雖說老舍喜飲花茶,但不像“老北京”一味偏愛。他喜好茶中上品,不論綠茶、紅茶或其他茶類都愛品嚐,相容幷蓄。我國各地名茶,諸如“西湖龍井”、“黃山毛峰”、“祁門紅茶”、“重慶砣茶”……無不品嚐。且茶癮大,稱得上茶中癮君子,一日三換,早中晚各執一壺。他還有個習慣,愛喝濃茶。在他的自傳體小說《正紅旗下》寫到他家裡窮,在他“滿月”那天,請不 起滿月酒,只好以“清茶恭候”賓客。“用小砂壺沏的茶葉末兒,老放在爐口旁邊保暖,茶葉很濃,有時候也有點香味。”老舍後來喜飲濃茶,可能還有點家緣。

  老舍好客、喜結交。他移居雲南時,一次朋友來聚會,請客吃飯沒錢,便烤幾罐土茶,圍著炭盆品茗敘舊,來個“寒夜客來茶當酒”,品茗清談,屬於真正的文人雅士風度!

  抗戰期間老舍蟄居重慶時,曾在一篇雜文裡提出要戒茶,這決非本意。“不管我願不願意,近來茶價的增高已叫我常常起一身小雞皮疙瘩。”憶當年國民黨統治下的陪都,連老舍這樣的大作家也因物價飛漲而喝不起茶,竟然悲憤地提出要“戒茶”,以示抗議。嗟呼,茶葉太貴,比吃飯更難。像老舍這樣嗜茶頌茶的文人茶客,他是愛其物、恨其價,愛與恨兼融於茶事之中。老舍與冰心友誼情深,常往登門拜訪,一進門便大聲問:“客人來了,茶泡好了沒有?”冰心總是不負老舍茶興,以她家鄉福建盛產的茉莉香片款待老舍。濃濃的馥郁花香,老舍聞香品味,嘖嘖稱好。他們茶情之深,茶誼之濃,老舍後來曾寫過一首七律贈給冰心夫婦,開頭首聯是“中年喜到故人家,揮汗頻頻索好茶”。以此懷念他們抗戰時在重慶艱苦歲月中結下的茶誼。回到北京後,老舍每次外出,見到喜愛的茶葉,總要捎上一些帶回北京,分送冰心和他的朋友們。

  老舍的日常生活離不開茶,出國或外出體驗生活時,總是隨身攜帶茶葉。一次他到莫斯科開會,蘇聯人知道老舍愛喝茶,倒是特意給他預備了一個熱水瓶。可是老舍剛沏好一杯茶,還沒喝幾口,一轉身服務員就給倒掉了,惹得老舍神情激憤地說:“他不知道中國人喝茶是一天喝到晚的!”這也難怪,喝茶從早喝到晚,也許只有中國人才如此。西方人也愛喝茶,可他們是論“頓”的,有時間觀念,如晨茶、上午茶、下午茶、晚茶。莫斯科賓館裡的服務員看到半杯剩茶放在那裡,以為老舍喝剩不要了,就把它倒掉了。這是個誤會,這是中西方茶文化的一次碰撞。

  老舍生前有個習慣,就是邊飲茶邊寫作。無論是在重慶北碚或在北京,他寫作時飲茶的習慣一直沒有改變過。創作與飲茶成為老舍先生密不可分的一種生活方式。茶在老舍的文學創作活動中起到了絕妙的作用。老舍1957年創作的話劇《茶館》,是他後期創作中最為成功的一部作品,也是當代中國話劇舞臺上最優秀的劇目之一,在西歐一些國家演出時,被譽為“東方舞臺上的奇蹟”。

  中國茶文化的概況

  茶文化產生之初是由儒家積極入世的思想開始的。兩晉北朝時,一些有眼光的政治家便提出"以茶養廉",以對抗當時的奢侈之風。魏晉以來,天下騷亂,文人無以匡世,漸興清淡之風。這些人終日高談闊論,必有助興之物,於是多興飲宴,所以最初的清淡家多酒徒。如:竹林七賢。後來清淡之風發展到一般文人,但能豪飲終日不醉的畢竟是少數,而茶則可長飲且始終保持清醒,於是清淡家們就轉向好茶。所以後期出現了許多茶人。

  在我國的唐朝時期,疆域廣闊,注重對外交往。長安是當時的政治、文化中心,中國茶文化正是在這種大氣候下形成的。茶文化的形成還與當時佛教的發展,科舉制度,詩風大盛,貢茶的興起,禁酒有關。唐朝陸羽自成一套的茶學、茶藝、茶道思想,及其所著《茶經》,是一個劃時代的標誌。《茶經》非僅述茶,而是把諸家精華及詩人的氣質和藝術思想滲透其中,奠定了中國茶文化的理論基礎。

  唐朝是以僧人、道士、文人為主的茶文化,而宋朝則進一步向上向下拓展。宋朝人拓寬了茶文化的社會層面和文化形式,茶事十分興旺,但茶藝走向繁複、瑣碎、奢侈,失去了唐朝茶文化的思想精神。元朝時,北方民族雖嗜茶,但對宋人繁瑣的茶藝不耐煩。文人也無心以茶事表現自己的風流倜儻,而希望在茶中表現自己的清節,磨練自己的意志。在茶文化中這兩種思潮卻暗暗契合,即茶藝簡約,返樸歸真。在由元到明朝中期的茶文化形式相近,一是茶藝簡約化;二是茶文化精神與自然契合,以茶表現自己的苦節。晚明到清初,精細的茶文化再次出現,製茶、烹飲雖未回到宋人的繁瑣,但茶風趨向纖弱,不少茶人甚至終身生泡在茶裡,出現了玩物喪志的傾向。

  如今,茶已發展成為風靡世界的三大無酒精飲料之一,飲茶嗜好遍及全球。在英國,茶被視為美容、養顏的飲料,從宮廷傳到民間後形成了喝早茶、午後茶的時尚習俗,博學的勃萊迪牧師稱茶為:"健康之液,靈魂之飲"。在法國人眼裡,茶是"最溫柔、最浪漫、最富有詩意的飲品"。在日本,茶不僅被視為是"萬病之藥",是"原子時代的飲料",而且在日本人在長期的飲茶實踐中,使飲茶脫離了日常物質生活需要的範圍,發展昇華為一種優雅的文化藝能--茶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