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道的茶道茶藝表演流程步驟

  中國茶道發展迅速,目前有很多人都在茶道茶藝表演,那麼你們知道茶道茶藝表演步驟是什麼樣子的嗎?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的十八道的茶道茶藝表演步驟,一起來看看。

  十八道的茶道茶藝表演步驟

  1、清泉初沸:要泡好一壺茶,水質是很重要的,宋代文豪蘇東坡總結經驗說:“活水還需活火烹”即活煮甘泉。

  2、傾茶入則:將特定的茶慢慢傾入茶則。

  3、鑑賞佳茗:我們所用的烏龍茶是著名的品種安溪“鐵觀音”,條索捲曲壯結,色澤鮮潤,歷來有美如觀音重如鐵,久泡有餘香之稱。

  4、茶壺淋霖:

  ***1***起燙壺的作用。

  ***2***燙盅。

  ***3***冷卻水:因第一泡是中溫潤泡,水溫只需80度左右,起溫壺溫茶葉的作用,同時能使第二泡的色香味更好的發揮。

  5、烏龍入宮:***落茶***我們把茶壺比成宮殿,呈現出烏龍茶的身價。品飲烏龍茶講究頭泡湯,二泡茶,三泡、四泡是精華,頭一泡衝出的茶湯我們一般不喝。

  6、若琛出浴:若琛是古代景德鎮的一位制杯能手,因它制的杯白、小、薄,後人為了紀念他,把品茗杯也稱若琛杯。

  7、懸壺高衝:***沖茶***高衝有利於激燙茶葉,使它的色、香、味更好的發揮。

  8、推泡抽眉:是用壺蓋颳去泛起的白色泡沫。

  9、薰洗仙顏:沖洗壺身,同時觀看茶熟。

  10、遊山玩水:把壺底的餘水沾幹抹掉。

  11、關公巡城:將沖泡一分鐘左右的茶依次巡迴注入茶海,均勻分配茶湯,使每一杯茶濃度一樣。而茶應倒七分滿留下三分是情意,以表示我們對中國茶文化的情和意。

  12、韓信點兵:壺中茶少許時,一點一點均勻地滴入各茶杯中,以表達點點滴滴的茶香味一致。

  13、鯉魚翻身:把聞香杯的茶倒入品茗杯中,將扣合的杯子翻轉過來,稱之為“鯉魚翻身”。中國古神話傳說,鯉魚翻身躍過龍門可化龍昇天而去,我們藉助這道程式祝福在坐的各位嘉賓,生活美滿,事業發達。

  14、喜聞幽香:把聞香杯輕輕提起,將空杯角觸及鼻端,深呼吸,喜聞幽香。

  15、三龍護鼎:***端杯***藝術上端品茗杯的姿勢,拇指和食指輕扶品茗杯沿,中指頂住杯底。

  16、鑑賞湯色:***看茶***請看看茶湯的顏色是否清澈明亮。

  17、細品佳茗:一杯茶分幾小口慢慢啜飲,您會感到口鼻生香,喉低迴甘。

  18、重賞餘韻:重賞品茗空杯的餘香。

  鐵觀音十八道茶藝表演

  第一道:“若琛出浴”茶是至清至潔,天寒地域的靈物,用開水燙洗一下,本來就已經乾淨的品茗杯和聞香杯。使杯杯底做到至清至潔,—塵不染,也是對各位嘉賓的尊敬。

  第二道:“火煮山泉”泡茶用水極為講究,宋代大文豪蘇東坡是一個精通茶道的茶人,他總結泡茶的經驗時說:“活水還須活火烹”活煮甘泉,即用旺火來煮沸壺中的山泉水,今天我們選用的是純淨水。

  第三道:“葉嘉酬賓”葉嘉是宋代詩人蘇東坡對茶葉的美稱,葉嘉酬賓是請大家鑑賞茶葉,可看其外形、色澤,以及嗅聞香氣。這是鐵觀音,其顏色青中常翠,外形為包揉形,以勻稱、緊結、完整為上品。

  第四道:“孟臣沐淋”孟臣是明代的制壺名家***惠孟臣***,後人將孟臣代指各種名貴的紫砂壺,因為紫砂壺有保溫、保味、聚香的特點,泡茶前我們用沸水淋澆壺身可起到保持壺溫的作用。亦可藉此為各位嘉賓接風洗臣,洗去一路風塵。

  第五道:“若琛出浴”茶是至清至潔,天寒地域的靈物,用開水燙洗一下,本來就已經乾淨的品茗杯和聞香杯。使杯身杯底做到至清至潔,—塵不染,也是對各位嘉賓的尊敬。

  第六道:“烏龍入宮”茶似烏龍,壺似宮殿,取茶通常取壺的二分之一處這主要取決於大家的濃淡口味,詩人蘇軾把烏龍入宮比做佳人入室,他言:“細作小詩君勿笑,從來佳茗似佳人”,在詩句中把上好的烏龍茶比作讓人一見傾心的絕代佳人,輕移蓮步,使得滿室生香,形容烏龍茶的美好。

  第七道:“高山流水”茶藝講究高沖水,低斟茶。

  第八道:“春風拂面”用壺蓋輕輕推掉壺口的茶沫。烏龍茶講究“頭泡湯,二泡茶,三泡四泡是精華”。功夫茶的第一遍茶湯,我們一般只用來洗茶,俗稱溫潤泡,亦可用於養壺。

  第九道:重洗仙顏:意喻著第二次沖水,淋澆壺身,保持壺溫。讓茶葉在壺中充分的釋放香韻。

  第十道:“遊山玩水”功夫茶的浸泡時間非常講究,過長苦澀,過短則無味,因此要在最佳時間將茶湯倒

  第十一道:“祥龍行雨”取其“甘霖普降”的吉祥之意。“鳳凰點頭”象徵著向各位嘉賓行禮致敬

  第十二道:“珠聯璧合”我們將品茗杯扣於聞香杯上,將香氣保留在聞香杯內,稱為“珠連璧合”。在此祝各位嘉賓家庭幸福美滿。

  第十三道:“鯉魚翻身”中國古代神話傳說,鯉

  魚翻身躍過龍門可化龍昇天而去,我們借這道程式,祝福在座的各位嘉賓跳躍一切阻礙,事業發達

  第十四道:“敬奉香茗”坐酌淋淋水,看間澀澀塵,無由持一碗,敬於愛茶人。

  第十五道:“喜聞幽香” 請各位輕輕提取聞香杯45度,花好月圓,把高口的聞香杯放在鼻前輕輕轉動,你便可喜聞幽香,高口的聞香杯裡如同開滿百花的幽谷,隨著溫度的逐漸降低,你可聞到不同的芬芳。

  第十六道:“三龍護鼎” 即用大拇指和食指輕扶杯沿,中指緊托杯底,這樣舉杯既穩重又雅觀

  第十七道:“鑑賞湯色”現請嘉賓鑑賞鐵觀音的湯色呈金黃明亮。

  第十八道:“細品佳茗”一口玉露初品,茶湯***後不要馬上嚥下,而應吸氣,使茶湯與舌尖舌面的味蕾充份接觸您可小酌一下;第二口 好事成雙,這口品下主要品茶湯過喉的滋味是鮮爽,甘醇還是生澀平淡;第三口 三品石乳,您可一飲而下。希望各位在快節奏的現代生活中,充分享受那幽情雅趣,讓忙碌的身心有個寧靜的迴歸。

  茶道表演流程

  第一道淨手和欣賞器具

  也就是洗手,喝茶衛生很重要,先引茶人荷,請來賓賞茶,然後是賞具:品茶講究用景瓷宜陶,景德鎮的瓷器或宜興的紫砂壺為上,這個都是為了喝茶前有個放鬆心情的準備。

  第二道燙杯溫壺

  就是把茶葉器具都用開水沖洗一次,目的也是為了衛生清潔,同時給茶具預熱,這樣出來的茶的味道更香,將沸水傾入紫砂壺、公道杯、聞香杯、品茗杯中,也有朋友說這叫潔具提溫。

  第三道馬龍入宮

  把茶葉放到器具裡,也就是放茶過程到茶壺裡,名字叫的好聽,程式簡單,表演可以適當加入花式,更具有茶韻。

  第四道洗茶

  將沸水倒入壺中,讓水和茶葉適當接觸,然後又迅速倒出。目的是為了把茶葉表面的不清潔物質去掉,還有就是把沒炒制好的茶葉過濾掉。

  第五道沖泡

  把沸水再次倒入壺中,倒水過程中壺嘴“點頭”三次,別一次把壺倒滿,茶道的程式其實也只是好看而已,只有這步才是平時大家常用的,表演上有即所謂“鳳凰三點頭”,向客人示敬。

  第六道春風拂面

  完全是表現技巧美觀需求,水要高出壺口,用壺蓋拂去茶末兒,把浮在上面的茶葉去掉,為的是隻喝茶水不要讓上面浮的茶葉到口中。

  第七道封壺

  蓋上壺蓋,儲存茶壺裡茶葉沖泡出來的香氣,用沸水遍澆壺身也是這個目的。

  第八道分杯

  準備喝茶開始的步驟,用茶夾將聞香杯、品茗杯分組,放在茶托上,方便加茶。

  第九道玉液回壺

  輕輕將壺中茶水倒入公道杯,使每個人都能品到色、香、味一致的茶。給人精神上的享受和感官上的刺激,簡單點說就是給客人每人一杯茶。

  第十道分壺

  然後將茶湯分別倒入每個客人的聞香杯,茶道的程式茶斟七分滿,表示對客人的尊敬。

  第十一道奉茶

  把杯子雙手送到客人面前注意倒茶禮儀,以茶奉客的中國古代禮儀之本。

  第十二道聞香

  這個是客人開始獨自感悟的步驟,客人將茶湯倒入品茶杯,輕嗅聞香杯中的餘香,最好能有陶醉狀,表示對主人茶的欣賞和讚歎。

  第十三道品茗

  現在終於可以喝茶了,呵呵,客人用三指取品茗杯,分三口輕啜慢飲,然後放下,可以在談話交流期間繼續如此,顯示茶在交流中的地位和必不可少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