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肉植物有蟲害怎麼辦

  多肉植物相對於其他植物來說,病蟲害是比較少的,當你發現病蟲害的時候,要正確處理,下面小編就教你幾種簡單的方法處理蟲害,希望對你有幫助。

  多肉植物相對於其他植物來說,病蟲害是比較少見的,但是隨著時間與環境的變化,有蟲蟲也是自然現象,蟲子與植物共同生長是正常的。一旦發現蟲害大家也不必過於驚慌,只要正確處理就好了。

  多肉的病蟲害防止要遵循“以防為主,防治結合”的原則。保證多肉植物有良好的栽培環境,定期清潔栽培場所,給肉肉創造適宜的溫度、溼度、光照及良好的通風環境。下面為大家介紹一些常見的多肉植物蟲害及處理方法。

  多肉植物的蟲害防護

  介殼蟲:多肉植物出現最多的蟲害,危害面很廣。常見的介殼蟲有兩種:一種是普通的白色介殼蟲,常被稱為“白粉介”,喜歡粘在葉背和葉片中心;另一種是根粉介殼蟲,常出現在土壤中,極少爬到土面上來,這是最難發現且難根治的蟲害。

  白色介殼蟲:平時比較容易發現,只要翻一翻葉子就能看到,特別是在乾燥的盆栽中容易出現。蟲子的傳播速度比較快,會從一株爬到另一株,所以要儘快隔離處理。它們以吮吸植物汁液為生,繁殖速度快,嚴重時會使植物枝條凋零或整株枯死。仙人掌類植物、十二卷屬的多肉植物最容易遭受危害。

  防治方法:發現後立即用牙籤或鑷子消滅就好,為了防止蟲卵或幼蟲,之後還需經常檢查,反覆消滅。若數量較多,可將水中加入微量酒精或農藥擦拭葉片,新增的藥物不要太多,以免對植物造成損傷。

  根粉介殼蟲:這種蟲很令人頭疼,因為它們只生存在土壤裡,粘附在根系上,不易被發現。蟲子會不斷髮展壯大,直到整個花盆內部全是。澆水時,蟲卵有時會漂在水中,傳播速度很快。被“粉根”寄生的多肉植物生長緩慢,甚至不長,很容易使植物爛根,導致死亡。景天科、番杏科容易出現,其他多肉植物極少出現。

  防治方法:發現後要更換新的土壤及花器,將沾有蟲子的根系全部剪掉,再用水沖洗根系,晒乾後重新種植;若蟲害嚴重,可以使用藥物,如“蚧必治”、“速撲殺”等。

  紅蜘蛛:該蟲以口器吮吸幼嫩莖葉的汁液,被害莖葉會出現黃褐色斑痕或枯黃脫落,產生的斑痕永留不退。在生活習性上它喜歡乾燥炎熱的環境,所以夏季多發此蟲害。主要危害蘿藦科、大戟科、菊科、百合科的多肉植物。

  防治方法:發生後除加強通風、進行降溫措施之外,數量少時可以直接用手清理掉,多次噴灑水***紅蜘蛛還是比較怕水的***。數量多時可以配合藥物,如“護花神”或阿維菌素。

  蚜蟲:常危害景天科和菊科的多肉植物,吮吸植物幼嫩部分的汁液,導致植物生長衰弱。成年蚜蟲還會長出翅膀飛行,繁殖及生長速度非常快,破壞能力較強。通過飛行,還會傳播到其他植株,影響範圍大,若得不到及時救治,室內會生成“蚜蟲大軍”。

  防治方法:蚜蟲比較容易應對,平時要加強通風或直接放到室外露養一段時間,蚜蟲就會少很多。少量蚜蟲可直接用手清理掉,量多可以用水沖洗,或使用藥物清理,使用“護花神”就可以清理。

  尖眼蕈蚊***小飛黑***:在通風不佳、潮溼的土壤中產生,卵在土壤裡,幼蟲不會飛,在拋開土壤就能看到,繁殖速度比較快。幼蟲會啃食植物根部和多汁葉片,可以傳染真菌,造成植株感染。

  防治方法:防範的最佳方法是加強通風、多晒太陽,保證乾燥的環境。如果發現出現小黑飛,要講花盆內的土壤全部換掉,並清新花盆與根系重新種植,必要時可噴一點點藥。

  蛞蝓***鼻涕蟲***和蝸牛:在陽臺、院子裡露天栽培的多肉植物會接觸到蛞蝓和蝸牛,千萬不要小看它們,它們啃食葉片的速度相當快。蛞蝓會鑽入苗盆並將幼苗上半部咬壞,蝸牛會使植物表皮造成難看的疤痕。

  防治方法:發現後要馬上處理,避免環境過度潮溼,清除植物周圍的雜草和盆內苗床內雜草。目前已有防治的藥物,可按說明噴灑在苗床和盆四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