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種植多肉植物

  顧名思義,多肉是指那些多水多汁多肉的植物。說的專業些,是指那些營養器官肥大的植物,其葉片退化,以利於儲存大量的水分。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的種植多肉植物的技術,一起來看看。

  種植多肉植物的技術

  景天科的多肉相對來說都比較好養,像朧月、白牡丹、黃麗、乙女心、玉蝶等都是好養的品種,生命力頑強。百合科比較好養的品種有玉露、寶草、三角琉璃蓮等,非常適合新手練手。還有就是對於新手來說仙人掌科植物更容易養。

  入門,就看你是養肉,還是買肉。植物長得好,那一定是自然的賜予;長得不好,一定是人為的破壞。養肉,我們要做的就是提供良好的環境。生長,是植物自己的事。提供的環境好了,植物自然會出狀態回報,環境有問題,長殘了是必須的。

  挑選時最好選擇帶鬚根、根系不幹枯的植株,以便買回栽植後再較短時間內發新根。植株應色彩正常,花紋清洗,無病斑、蟲斑、水漬狀斑。選購組合盆栽時,不僅要注意植株組合的錯落有致、疏密有間,是否新奇有趣,還要注意各類之間生活習性是否相近。

  最常用的應該是陶盆,瓦盆、瓷盆、塑料盆等等,陶盆漂亮透氣性也好,非常適合種植多肉,其次是瓦盆,瓦盆最大的優點是透氣且便宜,適合種植多肉。瓷盆漂亮,但基本上不透氣,如果土壤結構比較好,瓷盆也是可以使用的。花盆的大小和深淺是最重要的。一般而言,多肉植物的根系不是十分發達,土壤過多水分一時揮發蒸騰不了,容易導致腐爛,所以要本著“寧小勿大,寧淺勿深”的原則選盆,如果花盆過深就要注意在底部多加非土壤填充物,比如磚塊石頭之類的透水介質。介質,土壤疏鬆透氣、排水良好,但有一定保水能力,呈中性或微酸性。適合多肉種植的介質很多,但是非常重要的一點就是要無菌,造成多肉死亡的直接原因往往是腐爛,植物的腐爛只有一個直接原因就是菌類感染。多肉在移栽過程中,如果介質本身就帶有各種病菌,在加上後期的護理不當***譬如頻繁的澆水***就很容易造成菌類的感染。因此在一開始的土壤選擇上就應當選擇無菌,或者殺過菌的。殺菌的常見方式有兩種,一種是用殺菌劑譬如多菌靈之類的。另一種可以利用高溫殺菌,譬如聽過有人在鍋上翻炒過還聽說過有人把土放進微波爐裡烤過。

  澆水前看天氣預報,澆水結合本地空氣溼度。春、秋澆水可隨意,這兩個季節肉肉正在瘋狂生長。夏季澆水最好在早、晚。冬季澆水最好在正午。推薦新手使用“空盆法”:準備兩個相同的盆,放上相同介質,一個種上植株,另一個不種。澆水時按相同方式和水量,下次澆水前,把未種植的盆土倒出,觀察土壤乾溼度,幹則澆水,不幹不澆。澆水時不是直接淋在植物上,是在盆的邊上澆水。

  對於剛剛上盆的植株來說,給肥料還不適合。根還沒有長好,給肥料難以吸收。一般在植物長的比較穩定的時候可以少量給點薄肥。多肉們都很喜歡陽光,有一定的光照會長得更好。

  多肉們都很喜歡陽光,有一定的光照會長得更好。剛剛上盆的多肉植物不要馬上見陽光,應該等它們在陰涼通風的環境下先長好根,穩定了再見陽光,否則易脫水死亡。生長期的多肉植物一般都需要陽光,通常每天1-2個小時即可。但休眠期要避開烈日的照射,比如夏天很多多肉植物都會休眠,這個時候要做的就是遮陽、通風,且少水。

  一般植物生長到一年,可以考慮給其換盆了,具體根據植物大小而定。在換盆時,原來的土可以完全去掉或留一半,和新土混在一起,老土要檢視是否有蟲害,如有就全部去掉,重新把植物栽好就可以了。

  多肉植物不算太招蟲子。平常沒蟲子時不用殺蟲,一旦發現有蟲,根據殺蟲劑說明連續殺蟲2—3次即可。如果植物老是無精打采或奄奄一息,需要對植物的根部進行檢查,看是否有介殼蟲或根部發黑腐爛等狀況,有蟲就去蟲換土;如果根部腐爛就需要把腐爛的根剪掉,非常嚴重的話整個根都要全部去掉。

  種植多肉植物的要求

  植物的種植,總是離不開三點,水分,介質,光照,多肉也不例外。光照更多的是影響植物生長狀態的好壞,屬於進階級的。但是水分和介質則可以直接影響植物的生死。有很多種植新手,剛開始種點什麼東西的時候,總是隨意的用了一些土,又熱情洋溢呵護有加的天天給植物澆水。

  土壤疏鬆透氣、排水良好,但有一定保水能力,呈中性或微酸性。適合多肉種植的介質很多,但是非常重要的一點就是要無菌,造成多肉死亡的直接原因往往是腐爛,植物的腐爛只有一個直接原因就是菌類感染。多肉在移栽過程中,如果介質本身就帶有各種病菌,在加上後期的護理不當***譬如頻繁的澆水***就很容易造成菌類的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