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文化旅遊發展方法

  中國旅遊與茶文化有什麼關係呢?茶文化旅遊應該怎麼發展?下面一起來看看小編為大家精心推薦的,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

       

  一、旅遊經濟與茶文化的契合點

  旅遊通常衍生遊樂活動、餐飲及購物等幾個環節,與茶文化有很好的契合度。首先,現在以文化藝術為主題的體驗式旅遊倍受推崇,既娛樂身心又增長見識,而茶道本身就是一種藝術,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旅遊中游客能品茗香茶並欣賞不同風格的茶藝表演,能給遊客帶來更好的休閒生活體驗。中國各地現有20多種形式的茶道表演或茶禮表演,各具地方及民族色彩,且朝著藝術化的、故事化、規範化發展,如浙江的龍井茶禮、湖南擂茶表演、江西的禪茶、廣東福建的功夫茶、雲南的三道茶、陝西的唐代宮廷茶道等。茶藝表演集中了中國的傳統文化和茶文化內涵,將民俗、民風、詩詞歌舞、書法繪畫、壺藝、茶藝等融為一體,吸引著海內外遊客的目光。其次,餐飲是旅遊的重要環節。中國飲食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茶食品也有很長的歷史和經驗。各地茶葉做的飯菜已超過100種。而茶膳以清淡、爽口、開胃為特色,並配以多種罐裝茶飲料和熱飲清茶,非常適應各種年齡段遊客的需要。比較有名的有:杭州特色的龍井蝦仁、雙龍戲珠;北京特色的純芽龍鬚、銀針慶有餘、茶餃;臺灣特色碧螺春筍、綠茶白蓮、香片淋餅等。茶餐廳在廣東、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已成為中式餐廳的重要補充。茶膳的基本形式有早茶、套餐、家常菜飯、特色茶宴***婚禮及生日茶宴等***,備受各階層人士的青睞。遊客在旅遊的過程中通常需要購買一些紀念品及地方特產。有茶文化要素的特色商品是遊客喜歡購買的商品之一。在茶文化旅遊景點除了可購買傳統茶葉、茶具產品和一般旅遊茶產品之外,新型茶葉商品如茶餅、茶糖、保健功能茶、減肥茶、茶類字畫等也拓展了茶文化商品的名單。

  二、杭州茶文化旅遊開發現存的問題

  儘管杭州擁有著茶文化旅遊開發得天獨厚的優勢,經過當地政府的引導已經取得了一些成績,但是綜合來看,杭州茶文化旅遊仍然處於探索階段,在許多方面都存在著一些不足與問題。

  ***一***宣傳力度不夠,茶文化遊客稀少以中國茶葉博物館為例,該博物館坐落於歷史古都杭州,是一所茶文化專題博物館,但是當前該館門可羅雀,不僅遊客稀少,連工作人員也寥寥可數。透過這一現象,我們應該看到更深層面的問題,即當地政府對茶文化的宣傳力度不夠。儘管杭州曾經舉辦過多次茶事活動,但是由於多渠道的宣傳工作沒有到位,從而導致了杭州茶文化僅僅在旅遊節的時候曇花一現,平常則無人問津。此外,並沒有將茶文化的深度內涵充分發掘,從而導致遊客對茶的理解過於片面,僅僅將其等同於高雅的“解渴”,並沒有深刻認識到茶文化旅遊的社會價值與文化價值。這也是導致杭州茶文化旅遊沒有達到預期效果的主要原因。

  ***二***獨立的茶文化旅遊線路開發不足杭州是我國東南部重要的產茶地,該地的茶文化具有著源遠的歷史印記,較其他產茶地具有著極為獨特的先天優勢。但是縱觀當前杭州的茶文化旅遊綠線開發,可以發現尚未形成獨立的茶文化專項旅遊線路,這一不足嚴重製約了當地茶文化旅遊的開展。此外,當地開展的龍井茶文化旅遊活動在形式與內容上都過於單一,僅僅靠茶品購物、採茶炒茶與品茶觀藝很難吸引到大量的遊客。當前杭州茶文化並未形成自身獨特的賣點,沒有深入發掘當地特色與旅遊優勢,從而導致茶文化資源的浪費。

  ***三***缺少高素質茶文化旅遊專業人才茶文化作為高雅的代名詞,相關旅遊活動的開展也是以讓遊客享受超然的精神體會為主打的。但是僅僅靠遊客自身的感悟是無法領會深層次的人生境界的,必須依靠高素質的茶文化旅遊專業人才來繼續擰講解與引導,才能使遊客真正獲得物質享受之外的精神體會。但是,縱觀當前杭州地區的茶文化旅遊人才現狀,可以發現,當地的旅遊專業人才十分匱乏,並未形成較為渾厚的茶文化旅遊軟環境。杭州地區開設茶文化課程的院校也十分有限,尚未具備較強的茶文化專業教育資源。此外,社會上對於茶文化旅遊人才的培訓機構也不多,在這個背景下,很難實現當地茶文化與旅遊的有效銜接。

  ***四***對茶文化旅遊資源生態開發與保護不夠重視旅遊活動的開展必須依靠必要的基礎設施建設,茶文化旅遊也不例外,茶文化旅遊的開展必然會對當地的環境產生一定的影響。茶樹的生長需要具備較高的環境標準,但是當前杭州地區的茶文化生態旅遊仍然處於起步階段,尚未形成較為科學的規劃體系。由於這個原因,許多開發商與茶農僅僅關注經濟利益,忽略了茶園茶區的可持續發展。

  三、杭州茶文化旅遊深度開發的對策

  想要尋求杭州茶文化旅遊的深度開發,必須要立足當地實際,走茶文化內涵旅遊的路線。杭州具有著極為悠久的茶文化,因此必須要根據當前旅遊行業的市場需求有所針對的挖掘茶文化內涵,此外,還要加強茶文化內涵的配套服務設施的建設工作。綜合分析上述問題,筆者提出了以下幾點對策。試論杭州茶文化旅遊的深度開發伍佳斌茶文化旅遊作為文化旅遊持續發展的產物,近些年來在我國許多省市廣泛興起。眾所周知,杭州是我國著名的茶鄉,以豐富的茶文化文明全國。本文將研究目光著眼於杭州茶文化旅遊的深度開發,深入剖析了相關背景、發展現狀及現存的問題,旨在為杭州茶文化的旅遊開發提供一些建設性的思考與建議。

  ***一***加大宣傳促銷,培育客源市場唯有具備到位的宣傳促銷,杭州茶文化旅遊的知名度才能有效提高,才能吸引到更多的遊客。因此,當地旅遊主管部門應該充分發揮自身引導作用,加強於當地旅遊企業的聯合,藉助於多樣化的宣傳媒介,如電視、報刊、網路、雜誌等,開展全方位的廣告宣傳,將本地的特色茶文化旅遊推出浙江省、推出國門。通過宣傳力度的增強,使得率喲組合對杭州特色的茶文化旅遊資源有一個充分的瞭解,使得遊客對於杭州茶文化的旅遊興趣有效激發。在開展相關營銷活動的過程中,一定要有層次有重點的進行。以海外市場開拓為例,應該著重關注以日韓、東南亞、印度等國為代表的亞洲茶文化圈的客源國,由於這些國家長期以來受到中國茶文化的薰陶,在茶藝茶道、飲茶習俗方面與中國都有許多相似之處,因此通過到位的宣傳營銷能夠使得這些國家的潛在遊客成為杭州茶文化旅遊穩定的客源。

  ***二***適當增加茶文化旅遊專線,豐富產品內涵鑑於當前杭州地區尚未形成科學完善的茶文化旅遊專線,因此應該在契合市場需求的前提下,不斷豐富杭州地區茶文化旅遊產品的形式與內容,增設茶文化旅遊專線,如茶俗風情遊、茶鄉夏令營、優茶品嚐遊等。要關注到茶文化內涵的深度挖掘,使得茶產品的內涵得到不斷的豐富。

  ***三***提高從業人員的茶文化知識與素養想要確保茶文化遊客都能體會到物質享受之外的精神體會,必須要加強茶文化旅遊從業人員的專業知識與素養培訓。茶文化旅遊從業人員不僅要具備專業的旅遊知識,還要擁有良好的茶文知識,唯有這樣才能有效提升茶文化旅遊的質量。除此之外,當地旅遊管理部門應該加強與各大院校的合作,積極的開設與茶文化相關的專業,加強茶文化專業人才的培育工作,從而為杭州茶文化旅遊的可持續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人才力量。

  茶文​化旅遊發展模式

  1、美麗茶村模式

  模式概述

  以鄉村為依託,以茶產業為核心的一種發展模式。

  主要特徵

  依託一個自然茶村而打造,村內會有廣泛的茶產業種植基礎;開展一系列的茶俗體驗活動,如採茶、製茶、品茶等;茶香生態民宿是重要的度假產品;村內居民不必拆遷,通過參與茶旅遊服務而受益致富。

  適用區域

  茶產業基礎較好,且靠近都市的鄉村。

  典型案例:杭州梅家塢茶文化村

  專案概況:

  梅家塢地處杭州西湖風景名勝區西部腹地,是西湖龍井茶一級保護區和主產地之一,也是一個有著六百多年曆史的古村,村內有農居500餘戶,周恩來曾5次到訪指導茶葉生產。

  主要產品:

  龍井茶樓、茶香民宿、茶衣表演、採茶體驗、茶林古道、周恩來紀念室。

  2、茶香莊園模式

  模式概述

  是以莊園為形態,集茶種植加工、文化展示、度假養生為一體的開發模式。

  主要特徵

  通常由專業的旅遊投資公司統一建設運營。以茶葉種植加工為產業基礎,會開發形成具有莊園品牌特色的茶葉,並提供私人訂製服務;依託茶園生態開發高階度假養生產品,如茶園度假酒店、茶香SPA等;在專案建設上會秉承極致生態的理念,運用生態木屋、帳篷酒店、自然綠道等產品;會結合所在地的茶文化,進行茶道展示、茶文化博覽等產品的建設。

  適用區域

  茶葉品牌突出、茶園生態優美的區域。

  典型案例:雲南柏聯普洱茶莊園

  專案概況:

  專案投資方為香港柏聯集團,自2006年開始籌備,引入法國葡萄酒莊園模式,投資兩個億,於2008年開業,是集茶葉種植、加工、旅遊、文化等功能於一體的世界第一個普洱茶莊園。現有11000畝的古茶園,6000畝已開採的現代茶園。

  主要產品:

  有機茶園、製茶坊、茶山寨、茶博物館、茶道館、景邁雨林會所。

  3、茶文化模式

  模式概述

  是集中展示和體驗茶文化的一種開發模式。

  主要特徵

  以茶文化展示和體驗為主,會通過多種靜態和動態的方式,展現地方茶文化;園內不一定有大片茶園,但附近會有知名的產茶基地,如武夷山的茶博園;除傳統的雕塑、小品等手法外,還會運用VR、5D等現代技術展示茶文化;通常會有一臺結合當地茶俗的文化演藝,活態化展現茶文化。

  適用區域

  茶文化底蘊深厚且旅遊人氣旺盛的區域。

  典型案例:中華武夷茶博園

  專案概況:

  位於武夷山九曲溪畔,佔地面積約8萬平方米,總體分為景觀園區、地下廣場、山水實景演出觀賞區、茶博館和遊人服務中心等五個部分。以“濃縮武夷茶史,展示巖韻風姿”為設計主題,通過歷代名人的記敘、歷史畫面的再現、茶藝的互動表演,讓大家領略到武夷茶的文化底蘊。

  主要產品:

  茶魂廣場、大紅袍廣場、5D茶體驗館、“御茶迎賓”茶藝秀。

  4、茶商貿城模式

  模式概述

  是以茶加工、茶商貿為核心功能的茶產業園區。

  主要特徵

  選址通常位於城區或交通便利區域;茶商貿是其核心功能,通過出租或出售商鋪,吸引知名茶企入駐聚集;隨著茶商貿的發展,會衍生開發茶文化休閒、茶生態地產等產品。

  適用區域

  交通便利、茶商貿活躍的區域。

  典型案例:中國高山茶城

  專案概況:

  中國高山茶城位於中國高山茶之鄉——福建省大田縣,靠近高速互通口,佔地面積約2000畝,總投資5.06億元,建設內容包括茶業交易中心、茶業集中加工區、茶休閒體驗區。是一座集茶葉生產、研發、銷售等全產業鏈為一體的綜合性茶城。

  主要產品:

  會展中心、銷售市場、茶事活動中心、高山茶博物館。

  5、茶經濟區模式

  模式概述

  以茶產業為核心、茶文化為靈魂,通過茶產業的發展帶動區域經濟的發展。

  主要特徵

  茶商貿是重點,一般建有茶城、茶交易會展中心等;茶旅結合,會開發一系列茶旅遊專案,如茶文化莊園、茶主題小鎮等;產城一體,將茶產業的發展與城市建設相結合,提升城市文化韻味,完善城市公共設施。

  適用區域

  茶品牌突出、茶產業基礎雄厚的區域。

  典型案例:安溪海峽茶博園

  專案概況:

  “海峽茶博園” 是安溪縣與福建七匹狼集團合作開發建設的重點專案,總規劃佔地25.1平方公里,總投資50億元人民幣。專案以茶文化為主體,以打造提升茶產業為目的,包含鐵觀音生態文化園、茶主題社群、茶主題度假村、茶莊園、現代茶城、山地體育公園、森林公園七大板塊,打造成福建對臺經濟文化交流的先行區,世界知名的茶文化旅遊區,國家級茶文化產業園區。

  主要產品:

  鐵觀音現代茶場、烏龍集鎮、鳳都茶莊園、龍城茶莊園、主題休閒小鎮、茶城總部、茶主題社群等。

  茶文​化旅遊的作用

  茶樹是經濟作物,又是觀賞樹種;茶飲既能滿足人們的口腹之慾,且能帶來精神上的享受,這也使得茶文化旅遊具有滿足物質需求和精神需求的雙重特性。人們在茶文化旅遊活動中,既能品嚐到各地風味獨特的茶飲、茶食,又能獲得精神上的提純。

  著名美學家李澤厚將人的美感分為三個層次,即悅耳悅目,悅心悅意和悅志悅神。同一旅遊客體,不同審美主體的感受不盡相同,往往顯現出多層次性,這主要是因為審美感受一方面受制於審美物件,另一方面還受制於審美個性以及歷史文化等因素。悅耳悅目是指以悅耳、悅目為主的全部審美感官為體驗的愉快感受,這種美感形態往往以直覺為特徵,以生理快感為基礎,這也是廣大旅遊者普遍的審美感受形態。悅心悅意是指透過眼前或耳邊具有審美價值的感性形象,領悟到審美物件某些較為深刻的意蘊,獲得審美感受和情感昇華。悅志悅神是指主體在觀賞審美物件時,經由感知、想象、情感,尤其是理解等心理功能的互動作用,從而喚起精神意志的奮昂和倫理道德上的超越,是審美感受的最高層次。李澤厚提出的“三悅法”也同樣適用於茶文化旅遊中,茶文化旅遊產品其本身的外觀能引發人們的審美感受,如遊客在觀看茶藝表演時,充分調動各項感官功能,觀茶形、察茶色、聽茶聲、聞茶香、品茶味,既能大飽眼福耳福,又能大飽口福,品嚐到清香醇美的茶飲、茶食。茶凝結著傳統文化和地域文化的智慧結晶,遊客在欣賞各地多姿多彩的茶俗、茶藝、茶歌、茶舞時,能夠得到身心放鬆,獲得審美感受。茶同時蘊含著無窮的哲思,細細覺茶態、悟茶質,認真辨其類、思其因,人們在茶中能夠領悟到“廉美和敬”的茶德,從而獲得智慧的啟迪和精神的昇華。

  茶文化旅遊是物質和精神雙重享受的旅遊產品,其物質享受增添了旅遊的樂趣,其精神享受又使其不流於世俗。茶文化旅遊既能滿足人們休閒娛樂的需求,也能帶來精神上的愉悅和昇華。茶之旅是色香味俱全的感官之旅,人們能夠盡情享受茶的醇厚。茶之旅也是休閒娛樂之旅,人們在茶藝、茶歌、茶俗中獲得輕鬆愉快,一掃往日疲憊憂愁。同時,茶之旅又是心靈之旅遊、智慧之旅,人們在茶中感悟人際的和諧、文化的精髓、宇宙的大美。